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最近一番话,在全球舆论场里,就像投下一颗深水炸弹,炸出了一片惊涛骇浪。 她说,中美关系并没有因为贸易战变得疏远,反而更稳固了。
这话一出,吃瓜群众都懵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天天喊着要跟中国“脱钩”的美国吗? 耶伦这番话,听起来确实有点反常识。 这两年,中美关系明显紧张了不少。
贸易战打得不可开交,科技领域互相卡脖子,地缘政治上更是针锋对对。 怎么看,都不像是亲密无间的关系啊。 但老话说得好,事出反常必有妖。
耶伦作为美国财政部门的掌门人,说话做事,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会信口开河。 那她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还得先来看看美国这些年对华政策的底层逻辑。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既想打压你,又离不开你。
一方面,美国确实在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尤其是在高科技、高端制造业这些领域,那真是不遗余力,恨不得把中国摁在地上摩擦。
这两年,美国对中国的一些产品,比如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和钢铁,都征收了很高的关税。 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全”说事儿,对中国企业实行制裁,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技术。
美国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 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已经给美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所以,必须得趁早下手,把中国的“势头”给打下去,才能永保美国“天下第一”的地位。 但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又有着深深的依赖,特别是在经济领域,那更是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老大,也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很多美国公司在华都有大规模的产业链和市场。
就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动汽车来说,美国虽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高额关税,但同时也给自己留了个“后门”。
美国对中国港口的机械设备加征了25%的关税,不过有个例外,就是美国确实需要的那些商品可以免关税。 这意味着,美国虽然嘴上喊着要跟中国“脱钩”,但实际上,很多关键产品,还是得依赖中国制造。
贸易战的真相是:美国自损八百,却没伤到对手多少。 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的态度,简直是又想这个又想那个,表现得特别明显。
特朗普政府当初发动贸易战,是想通过加税逼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让步,希望能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但结果呢? 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美国的如意算盘,不仅没有打响,反而把自己给坑了。 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对华加征关税的大部分成本,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得多掏1300美元。
高关税不仅让美国国内的东西更贵了,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它们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预期的那样,在贸易战的压力下“屈服”,反而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稳住了阵脚。 比如,中国通过调整汇率、降低企业税负、扩大对外开放等措施,对冲了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也在努力开拓新市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贸易战不仅没让美国再次强大,反而拖累了美国经济。
这也是为什么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嘴上依然对中国强硬,但在贸易问题上,却一直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的原因。
在金融领域,中美之间其实存在着不少暗中的合作,这些合作就像是幕后的一股股暗流,虽然不显眼,但影响深远。
除了经济领域的相互依赖,中美在金融领域,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买家。
美国股市、债市,也都有着大量中国资本的身影。 中美两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两国金融市场的波动都会影响全球经济。 正因如此,尽管中美在其他领域剑拔弩张,但在金融领域,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比如,在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时,中美都加强了金融政策的协调,共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在金融领域没有竞争。 事实上,随着中国金融实力的不断增强,中美在金融领域,也在展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比如,近年来,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试图打破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一直在设法阻止人民币国际化,以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
总的来说,中美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还是多于竞争。 大家都清楚,在全球化的今天,谁也无法置身事外。 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护共同的利益。
所以,耶伦说中美关系“更铁”了,并不是说中美真的成了“好朋友”,而是说,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已经达到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程度。
说白了,就是美国想跟中国“脱钩”,却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 这种“离不开”,不仅体现在经济、金融等现实利益层面,也体现在美国国内政治的博弈中。
拜登政府上台后,一直面临着来自共和党的巨大压力。 共和党一直指责拜登对中国态度太软,呼吁采取更硬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为了安抚国内的“反华”势力,不得不继续对中国采取强硬的姿态,比如,维持对华加征的关税,加强对中国企业的制裁等。
但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也知道,跟中国彻底“闹翻”,对美国来说,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烂招”。
所以,美国的对华政策,就陷入了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想打压中国,又怕“伤及自身”。 想跟中国“脱钩”,又“离不开”中国。
耶伦这番话,其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说给美国国内那些“鹰派”人物听的。
她的潜台词就是: 跟中国对着干,对美国没什么好处。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把中国当成敌人,而是要找到一种方式,让中美之间,能够‘和平共处’。”
中美之间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竞争和合作将并存。未来,两国在一些领域可能会有更多摩擦,但也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找到合作的机会。这个新常态下,双方需要找到平衡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当然,耶伦的这番“真心话”,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从此就会“风平浪静”。 事实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的竞争,都将是常态。
中美两国在国家利益、观念和发展的路上有很多不同。 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跟美国的差距也在慢慢缩小。
这会让美国感到更加危机和焦虑,进而采取更激烈的竞争措施。
所以,在未来,中美之间,在科技、军事、地缘政治等领域,发生摩擦、碰撞,甚至是对抗,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中美之间也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和共同的利益。 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方面,中美都需要加强合作,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中美关系的未来,将会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新常态”。
对于中国来说,要应对这种“新常态”,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战略定力”,不受外界干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这是应对一切挑战的根本所在。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我们的成长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中国一直是世界和平的促进者、全球发展的推动者和国际秩序的守护者。
* **坚持合作共赢理念**:中国愿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不断前行探索。 中美关系的未来,充满着挑战,也充满着机遇。
咱们中国人有信心、有能耐,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