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命运的悲歌,如何终结于崖山之海

微格尔 2024-09-27 04:17:00

在广东新会市南边约50公里处,珠江入海口旁,有一个叫崖门的地方,东边有一座崖山。

700多年前,这里不过是中国南方一处偏僻而不起眼的地方,但却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海战——南宋与蒙古大军的最后决战,以宋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幼帝赵昺与十万军民投海殉国、宋朝灭亡而结束。

如今,江边古炮台早已痕迹斑驳,青山绿树葱葱郁郁,江水依旧不停奔流入海。这里已经修建起一个“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人们在这里了解700多年前那段遥远的历史,也许无法想象当时的海战现场有多壮烈。

崖山,是南宋历史的终点,也是提起南宋便难以绕开的关键之地。自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定都临安(即杭州)开启南宋历史,直至1279年崖山海战后灭亡,在152年的建朝历史中,曾经在多个关键地方发生过一些事情,促使南宋朝廷在与金国和蒙古的政权争斗中一步一步走衰亡。

《弃长安》作者张明扬的新作《崖山》,将目光聚集在12座城池上,串联起南宋与元朝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一系列决定了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将南宋与蒙古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娓娓道来。这也是一段让人看得窝囊、憋屈、悲愤、激昂等情绪掺杂的历史。

从1234年“端平入洛”到1279年崖山海战后灭亡,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南宋朝廷三分之一的统治时间都深陷于与蒙古政权的反复拉扯之中。

当南宋朝廷投向蒙古大军联手灭掉金国,以为迎来了收复国土的翻身时机,却在出兵欲收复开封、洛阳和应天府三京时因为轻敌自大而被打得落荒而逃,也由此拉开了漫长的蒙宋战争的序幕。

作者从大量史料中梳理出丰富繁杂的历史细节并进行勾连,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700多年前的那段岁月,在华夏大地上梭巡,走过十几座曾经发生过大小战事、推动着南宋朝廷走向灭亡的城池。

钓鱼城、鄂州、益都、泸州、襄阳、大都、丁家洲、临安、崖山……看它们硝烟四起,看它们在权力争斗中屹立千年,喧嚣一时,又沉寂于岁月流转,将令人唏嘘的历史埋藏在土地之下。

在那些地方登场的一个个历史人物,以鲜活生动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帝王、权臣、奸相、忠臣、名将……

人性是复杂的,在当时的形势之下,南宋众臣是主战还是主和,是忠还是奸,是坚守城池死战到底还是为免屠城而降敌?忽必烈是宽厚还是野蛮狠绝?曾经对这些人的表象认知和定性,又多了几分思考和理解。

不可否认的是,南宋朝廷已经沉疴难返,即使有文天祥等忠臣名将在勉力支撑,凭个人之力也无法改变时局,终究只能被历史推动着走向已经注定的结局。

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朝廷带着幼帝狼狈地流亡南方,两年后到了广东湛江的硇洲岛——那里正是我老家的一个偏远海岛,如果他们再往南航行,就会到达一海之隔的海南岛,但历史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机会。

在海上飘零、因飓风受惊过度的幼帝宋端宗赵昰在硇洲岛驾崩,其弟赵昺即位。那时年幼的他无力选择自己的人生,只能承担起他的出身给予的身份,成为当时跟随流亡的臣民们心中最后的希望之光。他也一定想不到,不过一年后,在崖山海战失败后被臣子陆秀夫背着投海殉国,以南宋末帝而留名历史。

崖山海战的惨烈,南宋结局的悲壮,却无法掩盖它窝囊的统治历程。重文抑武以维护皇权是南宋历代皇帝谨遵老祖宗赵匡胤的治国方略,朝堂的博弈,文武权力的争斗,经济的衰落,蒙古的强大,这一切都不是南宋朝廷能有力改变的现实。

也许从朝廷南迁建都避祸,秦桧在宋高宗的主导下打压残害岳飞,于1141年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开始,南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即使没有被金国灭掉,也会被其他异族灭掉。南宋覆灭的命运齿轮,从其建立肇始便已经开启。

0 阅读:1

微格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