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特朗普副手万斯:靠出卖族群利益上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

晓晓智跑 2024-08-09 21:03:01

最近,特朗普的副总统候选人詹姆斯·戴维·万斯(J.D. Vance),他的名字在美国政坛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的崛起之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积累与攀升,而是通过一本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一举走进美国政坛,成为共和党极右势力的一颗新星。这本书讲述了万斯成长于美国“铁锈地带”的一个贫苦小镇,最终通过个人努力和机遇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成为成功律师的故事。

书里面饱含了万斯对于五大湖工业区失去工作的美国乡下人的同情,深深打动了美国读者的心,也让万斯这个名字成为了政治热点话题。然而,只要简单探究万斯的政治立场和言论后,不难发现,他所谓的“奋斗”理念和对穷人的态度,实际上揭示了他作为一个出身底层却靠出卖族群利益上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真实面目。

万斯之所以能够在政坛上崭露头角,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书成功捕捉到了美国社会对于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的关注焦点,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所表达的“反精英”立场和对于普通民众的同情。这种同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他试图拉近与选民的距离,展现自己的平民情怀。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个真正关心穷人命运的政客,会在进入政坛之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遗憾的是,答案令人失望。万斯在踏入政界之后,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为他的家乡人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贡献。相反,他大力反对针对穷人的福利补贴,反对进行大规模的二次分配,不惜将贫富差距扩大的责任归咎于少数族裔和外来移民,甚至激进地把美国工人失去工作的原因,误导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以强硬的对华态度来博取民众眼球和捞取政治资本。

在《乡下人的悲歌》中,万斯对美国乡下人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将贫穷归因于社会结构的不公,而非个人的懒惰或懈怠。书中,他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描述了贫穷、药物滥用、家庭暴力和教育缺失如何成为乡下人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当万斯从一名作家转型为政治人物后,他的立场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万斯认为,穷人之所以是穷人,是因为自身的懈怠与懒惰。他声称,对于穷人的救济政策腐蚀了他们的勤劳和意志力,让他们变成了只会依赖福利的废物。这种观点显然忽视了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等和系统性歧视对贫困人口的影响,也无视了大量贫困人群通过政府援助实现自我提升的案例。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适度的社会福利是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万斯所倡导的所谓“个人奋斗”,其实质是忽视社会责任和公平正义,将贫穷的原因简单归因于个人的懒惰和不努力,这无疑是一种片面且不负责任的观点。

那么,万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他认为,应该给穷人一份工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产业结构、教育水平、技能匹配等。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提供工作机会,就能解决贫困问题。此外,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就业的人来说,单纯依靠“工作救济”也是不公平的。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以实现生活的自立和社会的融入。

值得一提的是,万斯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他所倡导的“奋斗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多大的问题。他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申请到耶鲁大学的奖学金,实现了从底层到权力巅峰的跃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否考虑过那些没有他幸运,但却同样优秀和努力的年轻人呢?他们没有得到相应的机会和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成功的模式,很容易让人质疑其是否具有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更为讽刺的是,万斯在成功后开始反对对于其他穷人的福利政策,这种行为与他的成长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想,如果没有那份来自耶鲁的奖学金,他可能永远都无法摆脱那个他曾经极力想要逃离的底层环境。而现在,他却站在了权力的制高点上,否定着那些曾经如同他一样怀揣梦想的青年们获得帮助的权利。这种行为无疑暴露了他作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一面,他似乎是为了迎合共和党内部的极右势力,以及那些对福利政策持批评态度的选民,而牺牲了自己对于底层群体的理解和同情,他完全背叛和出卖了自己的族群。

万斯作为特朗普的副总统候选人,虽然有着一定的政治手腕和影响力,但他的观点和立场却难以令人信服。万斯的故事和政策立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个人的悖论,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在福利政策、阶级流动性和社会正义等问题上的复杂性和矛盾。特朗普团队选择这样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副手,揭露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微妙变化、党派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其选举策略的混乱,这也是美国逐渐走向衰败的又一实证!

0 阅读:4

晓晓智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