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杜月笙墓地:朝向上海,破败寒酸,墓碑上方八个大字令人深思

南萧看花回 2024-10-11 16:23:1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台湾,有位老人,他与一位名人生前并无任何交集,在其死后却义务打扫名人的墓整整三年。

只因为这座墓在他打扫前,实在是太破败了。

这座墓杂草丛生,通往墓的道路上荆棘多到人都过不去,墓碑上也长满青苔。

谁能想到,这座墓的主人,是曾经叱咤风云,令人闻风丧胆的杜月笙呢?

但即便墓已破败,上方的八个大字却依旧醒目,令人深思。

这八个大字本是极好的褒义词,可用在杜月笙的身上,却不免让人感到无限讽刺。

上海大亨,与蒋交好

杜月笙,从他的生平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

他对革命起到过帮助,却也协助过蒋介石想盗取革命的果实。

他游走在黑白两道,在正义与邪恶间试图圆滑平衡,最终却落了个凄凉的结局。

杜月笙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最后那般田地的呢?

还得从他的发家与蒋介石的关系开始说起。

杜月笙在成为上海滩说一不二的老大前,其实就是个卖水果的学徒。

在现阶段的他身上,看不到任何优异品质,恰恰相反,“好逸恶劳”“烂赌成性”等,都是他的代名词。

可杜月笙的人生,在来到上海后发生了改变。

常年混迹烟馆与赌馆让杜月笙相较其他年轻人多了两分鬼机灵,也正是这一点让他被彼时的青帮大佬陈世昌所看重器用。

杜月笙八面玲珑,又颇有“破落户”的阴狠与毒辣。

他与黄金荣、张啸林等上海流氓头子交好,靠着走私贩毒、成立鸦片公司等见不得光的手段,成为上海名噪一时的大亨。

此时的杜月笙有闲有钱有人脉,他对人生的追求已经不再停留在金钱上,而是权力上。

1927年,杜月笙开始渴望能够通过政治活动为自己累积声望,或是权利,而蒋介石给了他这个机会,向其递去了橄榄枝。

在这一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杜月笙也支持了北伐军,与蒋介石相识。

但就在众人以为新的时代要到来之际,蒋介石却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意图与汪精卫同流合污。

蒋介石的狼子野心遇到了革命党人强烈的反抗,蒋介石急需打手镇压反对的声音。

很快,他想到了杜月笙。

杜月笙和黄金荣、张啸林接下了这份脏活,成立了中华共进会,大肆地抓捕、屠杀革命党人。

其中,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就成为杜月笙的第一个目标。

1927年4月11日,杜月笙设局邀请汪寿华。

汪寿华不是不知道前方等待着自己的是一场“鸿门宴”,但为了同胞的生命,他还是去了。

杜月笙在面对汪寿华时再也不掩饰他的残忍,在他的指令下,汪寿华被其手下套入麻袋,直接活埋在枫林桥下。

一个年轻的生命,成为杜月笙递给蒋介石的投名状。

拒绝投降,晚年留港

为蒋介石丧尽天良,干尽坏事的杜月笙,为何被蒋介石抛弃,最终这位曾经的上海恶霸,又为何拒绝蒋介石前往香港。

杜月笙为了蒋介石两肋插刀,但他低估了蒋介石的野心。

蒋介石只想一家独大,他态度强硬地拒绝与中共合作,甚至还将“攘外必先安内”奉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想对共产党人赶尽杀绝。

甚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借助日本的力量。

反观杜月笙,日本从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就对其进行过经济劝降,此后更是多番威逼利诱,均是遭到了杜月笙的严词拒绝。

杜月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他明白要想有家,首先得有国的道理。

理念的不同、黑帮的出身,都让蒋介石在对待杜月笙上,更多的是利用,也让二人的关系渐行渐远。

而双方关系的尴尬,从1945年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回沪事件上,也能看出来。

杜月笙不是不清楚蒋介石的阴晴不定,但他自诩抗战的成功自己也付出过不少努力,想着凭着和蒋介石的关系在上海谋求个一官半职应该不成问题。

杜月笙满怀期待地回到上海,等待着他的却是上海市长与副市长人选皆已定下的消息。

不仅如此,原定对杜月笙的欢迎仪式也沦为泡影,火车站还贴满了反对杜月笙的标语。

经此一事,杜月笙彻底对蒋介石失望,他说出了著名的“夜壶理论”。

他形容自己就是蒋介石的夜壶,需要的时候利用,不需要的时候又重新藏回床下。

杜月笙不是没有想过投靠中共,早在解放战争还未结束前,他就多次与潘汉年密谈,了解中共,并且请求中共的宽大处理。

可杜月笙身背人命,他生性多疑地觉得无法相信中共。

新中国成立前,蒋介石又多次要求杜月笙和他一起前往中国台湾,杜月笙既不想去中国台湾,也不敢留在上海。

1949年5月1日,杜月笙决定留在香港。

留在中国台湾,面朝上海

杜月笙墓地:坐落中国台湾、朝向上海,如今破败寒酸,墓碑上方八个大字,令人不齿。

杜月笙的决定,在他个人看来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但杜月笙真的把心放回肚子里了吗?答案是没有。

1949年5月,马祥生和叶焯山,曾经参与杀害汪寿华的杜月笙手下被执行枪决,汪寿华终于得以瞑目。

这个消息,杜月笙是在报纸上得知的。

他立刻就犹如惊弓之鸟,害怕自己会被中共抓回上海,最后落得和手下一样的下场。

长期的精神内耗让杜月笙一病不起,1951年8月7日,杜月笙陷入昏迷。

短暂的清醒后,杜月笙开始交代起后事。

他表明自己要穿长袍马褂入殓好棺材,等日后有机会送回上海安葬。

这是杜月笙的心事,他始终心系上海,认为那里才是自己的家。

1951年8月16日,在家人的陪伴下,杜月笙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终年63岁。

蒋介石得知了这个消息,“盛情邀请”其家人将杜月笙葬于中国台湾。

与其说是为了二人之间的往昔,不如说是为了他所谓的“反攻大陆”而考虑。

彼时的蒋介石知晓自己不仅丢了地盘,也失了人心,不妨对杜月笙惺惺作态一番,笼络人心。

由于眼下情势复杂,最终杜月笙的家人还是同意了此事,他的第四房姨太姚玉兰,于1952年10月25日带着他的棺椁来到了中国台湾。

在中国台湾,为了慰藉杜月笙生前的归家梦,其墓,位于台北大尖山麓,面朝上海。

墓上方的八个大字,其中义节聿昭为蒋介石亲笔所题,誉闻永彰为张群所题。

这八个大字无不是赞美之意,形容此人的名声气节应当昭告天下、青史留名。

可反观杜月笙的一生,却真真当不得青史留名,杀害我党人士是他,阻挡革命进程是他,欺压百姓、坏事做尽都有他,手上沾满鲜血。

他何德何能配得上这八个大字?

简直就是对他本人,和对杜蒋之间这段不堪过往的最佳讽刺!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上海皇帝”杜月笙之墓残破不堪 路人义扫,中国新闻网,2009年05月04日

昔日上海滩大亨杜月笙隐衷: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环球网,2009-07-09

0 阅读:0

南萧看花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