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乡,我都像踏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次也不例外,车子在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上行驶,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展开,美丽得让人心生疑惑:这真的是我记忆中的那个乡村吗?
一进村,我就被那新建的厕所给震住了。洁白的瓷砖,干净的马桶,还有淡淡的清香,这哪是厕所啊,简直是小别墅里的卫生间嘛!我转了一圈,忍不住自言自语:“这厕所,豪华得让我这个从城里回来的人都自愧不如”
村里头,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夜晚的路灯照亮了归家的路,连那排污沟都改成了暗沟,再也闻不到那股子臭味了。我转悠到村头巷尾,却发现这村子美则美矣,却冷清得吓人。走了半天,愣是没碰到几个人影,只有那老六叔,背着个小挎包,屁颠屁颠跟个巡逻的似的,在村里头晃悠。
“六叔,你这是干啥呢?”我迎上去问道。
“哎,讨个彩头呗。”老六叔叹了口气,“现在这行情,村民们手头都紧,讨到的彩数越来越少了。为了省点钱,我都把烟给戒了。”
我听着心里头不是滋味,这村子外表是光鲜了,可里头的日子,还是没啥起色啊。
“这村子,美是美了,可就是没人气儿啊。”老六叔又叹了口气,瘸着罗圈腿继续往前走。他那背影,在夕阳下拉得老长,看着都让人心酸。
我走到那新建的文化广场,空荡荡的,只有几个老人在乘凉,几个小孩在健身器材上玩耍。想当年,这广场晚上可是热闹非凡,大妈们跳广场舞,孩子们追逐打闹,那才叫一个热闹。可现在呢,冷清得跟啥似的。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厕所,可都是简陋的“露天厕缸”,如今已化作平整的绿地,每当思绪飘回那段时光,“上厕”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心中五味杂陈。以前上厕所,上半身都露给人看,只有蹲下去才隐身,“肥水不落别人厕”,一般都是憋到自家厕缸拉,妇人最难了,天刚蒙蒙亮步履匆匆提着沉重的“屎桶”倒入自家厕缸,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前往池塘清洗,生怕被人撞见,因为提着屎桶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如果一不小心,踩空厕缸上松动的木板(或滚动的闹杆),会溅上一身“屎”。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可村里头的人情味却浓得化不开。
可现在呢,村子虽然变美了,可那份热闹和人情味却没了。我望着那冷冷清清的文化广场,心里头一阵感慨。那时候的广场,晚上可是热闹非凡,大妈们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在旁边追逐打闹,那才叫一个生机勃勃。
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当放露天电影,这里就是全村的热闹中心。大家奔走相告,小孩们扛着板凳抢位置,期待着抗日战斗片的播放。如今,那种热闹和期待,现在再也找不到了。
学校也变了样,新建的教学楼宽敞气派,但学生却越来越少。听说再过几年,这所学校可能就要关门大吉了。生育率下降,加上大人都去城里打工,孩子也跟着走了。剩下的留守儿童,根本形不成气候。新学校虽然宽敞气派,与昔日破旧的祠堂学校形成鲜明对比,但旧时的祠堂热闹非凡,新学校却门庭冷落,这既是时代进步的象征,也是现实的无奈。
而今,那些曾经参差不齐的农田果园,已被整理得井然有序,白茫茫一片,引人遐想其中蕴藏着何种珍贵作物。这些田地如今由外来的企业统一经营,村民们因此获得了丰厚的租金收入,虽不再直接耕作,却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他们或投身于手工艺制作,或在庭院一隅培土种菜,享受着简单纯粹的乐趣。
走到村前的河流,我看到了新桥的建设现场。巨大的机器在轰鸣,但周围却冷冷清清,只有两三个工人在刷手机。以前挖土机作业时,总有一群老人小孩围观,如今却连孩子的身影也难觅。我想起了以前修电站的时候,大坝上人山人海,全县的青壮农民几乎都参与其中。那时候的热闹和现在的冷清,真是天壤之别。
“迈进新时代,建功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纪元。”的大幅标语随处可见,但村民们似乎对此并无太多感触。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在这个新时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村里高音喇叭不断宣传着新农合的重要性,动员村民们缴纳400元医保,以享受医疗报销的福利。然而,大爷老婶们对此却一脸茫然,一听说要交钱,便推说等儿子回来再做决定。负责收缴的干部也为完不成任务而苦恼不已。
美丽乡村建设铺开了,但如何把青壮劳力调回乡村,却是个大问题。城镇化进程太快,把农村的劳力都吸走了。现在让他们回头,谈何容易?农村虽然建得越来越美,但在很多人眼中,它始终是乡下,跟城市没法比。医疗、教育的配套始终是个硬伤。新一代农民对此也颇为重视,但农村要实现城镇化,却如同画饼充饥,最终可能弄得不伦不类。古老的乡村,一村一业,各具特色,韵味十足;而新农村,虽然房屋整齐划一,却往往缺乏人气与生机,静谧得有些过分,缺少了那份应有的活力与喧嚣。
我看着这个美丽却空旷的村庄,心里五味杂陈。新农村,其实是没农也没村。几千年来,农村一直以农业为主导,如今,农业生产、种植养殖已无需农民操心。他们闲暇无事,有的甚至整天沉迷于牌桌之上;村落的形成历经千百年演变,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与汗水,现在却只注重“新”而忽略了“特”。若干年后,当子孙后代回望这一代,或许会评价这是最缺乏创意、最为慵懒的一代!
在条件优越的地区,老村还有机会得到提升改造,与新村交相辉映;文旅产业的兴起,更是依赖于老村的独特魅力。那些充满内涵与韵味的古建筑,是不可复制、无法估量的宝贵财富。然而,许多地方却盲目地摒弃了这些珍贵的遗产,令人痛心疾首。保护老村,往往因为资金短缺而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日渐衰败,残垣断壁,荒草丛生,失去了未来的希望。
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才大张旗鼓地搞“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但若是没人,没有生活和精神层面的提升,一切外在建设都形同虚设。所以接下来应该着重考虑的是,如何把人吸引回来,让新农村有新气象,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不比城里差。
我站在村口,望着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担忧。这个村庄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我希望能看到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活力的乡村,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