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工程”秘密修建17年后,被邓公叫停,参建人不解:快竣工了

德闲说历史故事 2024-10-22 02:18:3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1966年,中国开始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建造一个能装下整座核原料基地的人工洞体,深藏在重庆涪陵的金子山内,代号“816”。大山深处,数万年轻人挖山凿石,一干就是17年。

山洞终于快要完工,却迎来一纸停工命令,这让这些建设者们既茫然又不解,工程明明只差最后一步,为什么突然叫停?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声令下:奔赴深山

故事开始于1966年,风雨如晦的国际局势让我国决定进行三线建设,将战略工业往内地迁移。核工业的项目当然也是重中之重,于是,816工程应运而生。工程选址白涛镇的金子山,位置隐秘,地质稳定,可以很好地隐藏起来,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

建设的命令下达后,6万建设者从天南地北奔赴这里。火车、汽车、步行,几经辗转,来到了乌江边。工程兵许双诚和战友们背着大包小包下了船,迎接他们的是层峦叠嶂的山林和刺骨的寒风。

油毡搭起简易的营房,这些帐篷营房在山风中晃荡,但在年轻人眼里,这就是他们的战场。

816工程是三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时的国际局势紧张,处于冷战高峰期,中国面临着核打击的风险。我国决定将重要的工业和国防设施转移到中西部,以保障国家的安全。三线建设的号角一吹响,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工程兵和青年工人便如潮水般汇聚到内地。

“好人好马上三线”,带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一批批的年轻人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奔赴到荒凉的山沟。对他们来说,816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更是保卫国家、振兴民族的重大任务。

可想而知,工程的选址、规划都极其谨慎,必须要做到隐蔽且可靠。于是,白涛镇这个离主城区遥远的小地方,成了这个绝密工程的“黄金宝地”。

工程全貌:挖山凿石的大会战

816工程的建设,完全是人力挖掘,一镐一铲地开凿出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洞体。没有大型机械,没有足够的炸药,更多的是一股拼劲儿和一双双结满血泡的手。

许多工程兵戏称自己是“被五块石头夹着的一块肉”,因为施工环境极其艰苦,上下左右前方全是坚硬的岩石,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坍塌的石块埋住。

潘开太老人1969年加入工程队伍,当时正值工程建设高峰期。高峰时期,工地上汇集了6万名工程兵和核工业专家,每天24小时三班倒,隧道里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那些洞中的场景,仿佛是另一个世界:坑道幽深,风钻机震得人手脚发麻,机械和钻杆的轰鸣声让耳膜刺痛。尽管如此,建设者们依旧日夜不停地挖掘,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洞内最大的洞室——反应堆大厅,仿佛是一座地下城市。工程师们根据功能把洞体分为18层,每层高6米,洞中有楼,楼中有洞,结构错综复杂,就像是迷宫一样。

主洞室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站在洞室里,整个人显得如此渺小。潘开太回忆,当他们第一次进入这个主洞室的时候,大家都惊叹于这项奇迹工程的宏伟规模。

816工程的保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工程选址后,整个区域立刻被划为军事禁区,从地图上被抹去。建设者们对外宣称是“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工程的对外联系地址也只有重庆4513信箱和四川涪陵55信箱这些代号。

工人们的家人甚至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哪个地方干什么工作。连参加工程的范氏兄弟,也因为保密纪律而三四年互不见面,直到偶然在白涛街上相遇才得以重逢。

保密教育从入场的第一天就开始,建设者们甚至在退伍时还要签署“知密卡片”,承诺终身保密。保密不仅是纪律,更是对国家的责任和忠诚。

建设期间,所有施工单位分区进行,互不串岗,谁也不知道自己挖掘的洞室将来要用来做什么。一位名叫韩志平的老人,几十年后在接受采访时依旧强调:“这是党和国家的机密,我无权告诉你。”

激情燃烧的岁月:参与者的奉献与困惑

816工程的建设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数万名建设者把青春和热血都留在了金子山。许多参与者回忆,那段岁月中,大家面对的“敌人”是坚硬的岩石山体,而他们的武器是工兵铲、风钻和炸药。施工环境恶劣,坑道内昏暗狭窄、烟尘弥漫,但这些困难并未磨灭他们的斗志。

生活条件也同样艰苦,最初住的是废弃仓库或竹棚帐篷,一到晚上四面透风。下雨的时候,被子上盖着塑料布,头上还得支把伞。

吃的是简单的干粮,喝的是山泉水,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蚊虫叮咬,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许多建设者都感到,能够参加国家的核工业建设,是莫大的荣耀和信任。

然而,1984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一纸停建命令让大家感到茫然不解。工程历经了18年,土建工程已经完成了85%,只差一步就可以竣工,却在这一刻戛然而止。许多建设者痛哭流涕,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为之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会突然被终止。

816工程的停建,其实与国家整体战略调整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逐渐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中国也开始把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原本用于应对核战争威胁的816工程,显得不再那么急迫,且耗资巨大,维持下去对国家来说压力过大。于是,邓小平果断作出了停建的决定。

在建设者们眼中,816工程是他们的生命,他们为之付出了最美好的青春和最无悔的努力。面对停建命令,他们感到的不仅是迷茫,更有对自己价值的怀疑。

然而,正是他们这种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的精神,为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中国核工业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结语

1984年停建之后,816工程的洞体被闲置。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曾经绝密的核工业基地逐渐为外界所知。2002年,工程正式解密,2010年首次对外开放。如今,816工程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建设者们虽然没有看到自己辛苦付出的工程投入使用,但他们的精神却深深地烙印在了金子山上。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份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建设者陈怀文曾说:“8342部队流血牺牲并没有白费,它换来的是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宁。”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816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未完成的核工业基地,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提醒着我们,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一群人在大山深处默默无闻地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只为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康。

虽然工程停建,但他们的精神和那段历史,将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成为时代的见证。

参考资料:永远的816:深入未完成的地下核工程,找到一座重生的小镇 澎湃新闻 2019-12-27

0 阅读:1

德闲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