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是奥地利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城堡》。卡夫卡享有世界顶级文学大师的盛誉,西方众多的流派都尊其为“鼻祖”。
《判决》卡夫卡是个要求很高的人,所以临终前他要求朋友们销毁自己的作品,《判决》是极少数在卡夫卡的遗嘱中得以幸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意味着文学上的突破,因为他第一次写了一篇他完全满意的文章。
故事内容其实很简单,整部小说真正出场的人物只有两个:格奥尔格和父亲。当然,还有作品中虽未直接出现、但屡次被提到的人物还有三个:远在彼得堡的朋友,故去的母亲和未婚妻。
格奥尔格是一个子承父业的年轻商人,在他的努力下,公司规模继续扩大。格奥尔格的父亲是一个专制且严厉的人。从小说中可以得知,文中从未露面但多次提及的格奥尔格俄国朋友是他儿时的好友,后来去了俄国,开始还与格奥尔格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只是近几年来,回国的次数渐少,彼此通信的间隔也越来越长,不过格奥尔格依然会给好友写信。
每次写信其实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格奥尔高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生意的成就告诉他的朋友。但是这次,格奥尔格终于决定,把自己订婚的消息告诉朋友,并邀请他参加婚礼。
但在邮寄这封信之前,他要和父亲谈一谈这件事。随后,格奥尔格来到父亲的房间,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父亲的反应很奇怪。起先对此反应冷漠,和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没有什么两样。格奥尔格把父亲带上床,给他盖好了被子。
此时父亲却问起格奥尔格,他是否真的有一个朋友在俄国,又问道:“我盖好了吗?”得到格奥尔格的肯定之后,父亲却大喊了起来:“不!”,立刻“站在床上”。反问格奥尔格是否真有这样一位朋友在彼得堡。继而又严厉指责格奥尔格订婚是亵渎了对已故母亲的怀念和对朋友的出卖。
经过再三询问,想要引导儿子说出他的心里话,格奥尔格却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冷漠的拒绝同答问题,不想和父亲沟通,甚至不想让父亲参与到自己的事情中去。最终父亲将他的本质揭露了出来,让他面对自己的内心。气愤之下判决他投河淹死。故事的最后,格奥尔格也确实这样做了。
卡夫卡的《判决》以父与子之间的沟通,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之间的冷漠。原本亲密无间的父子却备受冷漠,隔阂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根本无法沟通。沟通到最后,父亲居然让儿子去投河,完全失去了人性,整个故事显得荒诞。让人不得不问,那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怎么成这样了。那就得问卡夫卡了。
而这部作品卡夫卡之所以看中,根本原因在于背后的隐喻,卡夫卡其实是以小见大,以父子之间的隔阂和冷漠沟通隐喻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沟通。
专制社会中的荒诞,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在那个社会中,正常的人消失了,所有的人都不成其为人。所有的人都丧失了自我。因此,可以说,判处儿子淹死的父亲也是受害的一方,他失去了儿子同时也赔上自己的一条性命,真正的罪魁是那个可怕的社会与制度。那么,那是个什么社会?什么制度?
专制的社会,荒诞的社会,充满了歌颂、欺诈、瞒骗、伪善、自私、冷酷、高大喜功、整齐划一、宏大场面的社会。那是个扼杀人的天性,扭曲人的心态的社会。
卡夫卡生活20世纪初期的奥匈帝国,那是一个没落腐朽的专制社会。国家的所有权力都集中于君主一人,凌驾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且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为了维系专制统治,君主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官吏的方式来完成权力的确定和行使。
这就决定了官吏的权力来源于上级、君主,而不是人民。来源于上级自然只有上级能监督和约束官吏们,这就等于官吏们也拥有了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的权力,于是官僚主义横行。社会治理充满了任性、武断、野蛮和暴力,对民众是敲骨吸髓的压榨、剥削和奴役。
专制的强化、社会自由度收紧导致奥匈帝国国内经济处于动荡之中。经济放缓带来的收入下降使得社会每个人都有一种巨大的落差感和剥离感,他们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凉意。似乎感受不到未来的前景,每个人都有莫名的焦虑感。同时,专制控制力伸向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强权,民众没有发言权,只有无条件的接受、服从、顺从,变得麻木不仁,冷漠无情!
本文参考文献:
卡夫卡.《判决》
任卫东.个体社会化努力的失败——评卡夫卡的小说《判决》
刘颖,曲平梅.何去何从——评卡夫卡小说《判决》中的市民主体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