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孙策是亲兄弟,为何孙策那么能打,孙权却被称作鼠辈?

访风聊历史 2024-08-30 01:56:51

公元200年,随着孙策被刺身亡,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孙权,忽然被推上了江东之主的位置!

在此之前,孙权一直被自己哥哥保护的极好,从来没上过战场。而且,因为年龄比较小的缘故,孙权之前也没做过什么地方大员。对于如何治理地方政务,如何管理下面的这些官员,他其实是一窍不通。

而且,因为孙权之前没啥战绩,下面的那些孙家旧部,对孙权也不怎么信服。而那些之前被孙策强行压制的扬州豪强,此时更是蠢蠢欲动。

于是,在孙策去世后不久,扬州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甚至就连孙家内部,都有人公然造反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后的几年里,孙权却并没有垮台。在张昭和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后来很快稳住了阵脚,而且还逐渐平定了叛乱,再次统一了江东六郡!

在《三国演义》当中,孙权的名气,远不如刘备和曹操。而且,因为后来东吴和曹魏作战失利,以及吕蒙偷袭荆州的事情,孙权往往被后世称作‘江东鼠辈’。

那么,历史上的孙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样都是一个爹妈生的,为啥孙策就那么能打,而孙权却那么无能?而在孙策死后,孙权又是如何一步步稳住局面,重新控制住江东六郡呢?

这段历史,我们还得从孙权本人说起。

说起来,尽管在《三国演义》当中,孙权和曹操、刘备等人,鼎足而立。尤其是后来,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这更是让大家觉得,三人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但实际上,和曹操、刘备相比,孙权其实要矮了差不过整整一代人。

孙权出生于公元182年。这一年,曹操已经28岁,当时曹操正在担任议郎,天天给汉灵帝上书出主意。而刘备此时则是22岁,虽然还没做官,但在涿郡那边已经有了一些支持者。甚至还有当地的富商,主动出钱资助刘备交朋友。

所以,从年龄上来看,曹操和刘备,给孙权当爹都绰绰有余了。从年龄上来看,孙权应该和曹操的长子曹昂,是差不过岁数的同龄人。

为什么曹操后来会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不是曹操占孙权便宜,而是孙权确实比曹操矮了一代人!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这个年龄,后来造就了孙权不一样的人生。

就在孙权三岁那年,黄巾起义爆发。随后,孙坚开始起兵镇压黄巾军。此后几年里,孙坚又一直南征北战,直到诸侯联合讨董,后来又战死荆州。

在这期间,因为战功的原因,孙坚的地位是越来越高,官职越来越大。但他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却是越来越少。而且,孙坚打仗的时候,他是不能带着家人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奇葩的结果出现。

历史上的孙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孙策,出生的时候比较早。在孙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孙策已经是少年了。所以,孙策对如何打天下的事情,概念很清晰。而且,因为孙坚本人,就是一个敢打敢冲的将军。这直接导致,孙策后来也非常勇猛,打仗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

但在孙策之后,从孙权开始,孙坚后来生的那四个儿子,就都不行了。

这不光是因为,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孙坚严重缺席,导致他们缺乏了来自父亲的教育。同时,孙坚打天下的时候,他们年龄都比较小。对于如何打仗,如何上阵杀敌,根本没有概念!

而在孙权的童年时代,他记忆当中最多的,就是经常搬家。因为孙坚这期间经常去各地打仗,有时候会带着他们,有时候则会为了让他们躲避仇家,去一个安全的地方生活。

而几年之后,到了公元192年,也就是孙权十一岁的时候,孙坚直接战死在了荆州。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有多少心眼呢?再加上后来的孙家,位置越来越高。等到孙权开始帮忙处理问题的时候,孙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上阵冲锋打仗,而是如何处理权谋问题。

所以孙权的少年时代,基本没怎么学过打仗,但对权谋这一块,后来却非常擅长。

而接下来,父亲死后,孙策则是扛起了孙家的大旗。有着哥哥做靠山,孙权的少年时代,倒是也算过得不差。

后来,孙权在十五岁那年,被任命为阳县县令。而后又被举为孝廉和茂才,正式拿到了官方认可的身份。稍大一些之后,他又在孙策的安排下,代理奉义校尉,开始接触军队。

可以说,孙权的父亲,虽然是孙坚,但真正把他养大的,其实是长兄孙策!而对于自己这个兄弟,孙策也确实一直在为他铺路。只要再多给孙策一点时间,他完全可以把孙权,教育成一个有勇有谋,而且精通战争的狠人!

但可惜的是,那些刺客,没给他这个机会。

公元200年,就在官渡之战即将开打之前,孙策突然被人刺杀。临终之前,孙策在交代后事的时候,只能选择将自己的位置,托付给孙权,同时让张昭辅佐孙权。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当时的孙策,明明有儿子,为啥不直接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时孙策的儿子,年龄实在太小了,根本就无法扛起整个江东。而且,孙策刚刚平定江东不久,内部还非常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把江东六郡传给自己的儿子,绝对是祸非福。

另外,当时的孙策,也没有称王称帝,他本人只是一个将军兼太守,连州牧都不是。所以在扬州这边,他只有管理权,而没有控制权。这样一来,他自然没办法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了。

就是在这种的状态下,十九岁的孙权,临危受命,接手了偌大的江东六郡。

因为之前的那些教育经历,此时的孙权,对权谋之道,已经有所涉猎。但对于如何打仗,如何控制军队,他是真的不太懂。这就为后来他被称作‘江东鼠辈’,埋下了伏笔。

不过,刚刚接管江东的孙权,还没空去考虑这些。

他急需考虑的,是如何稳定住江东六郡的基业,别让江东六郡分崩离析。

因为之前的孙策,本人不是扬州牧。所以孙策之前控制扬州,用的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那就利用亲朋故旧的关系。之前孙策每次打下一个地方,都会安排自己的亲戚,或者父亲的老部下,过去担任太守,以及其他地方实职官员,这才勉强控制住了江东六郡。

所以,孙策去世的时候,所谓的江东集团,其实更像是一个联盟,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权。

而那些地方大员,和孙策的关系,也不是君臣关系,而是盟主和盟友的关系。

但盟主这种位置,显然是无法世袭的。

所以,孙权上位之后,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继承这个‘盟主’的位置?如何才能让其他几个郡的太守,认可他这个新盟主呢?

还没等孙权出招,下面的那些人,首先造反了。

孙策临死之前,一共留下了六个郡的地盘,分别是丹阳郡、吴郡、会稽郡、庐江郡、豫章郡以及庐陵郡。

丹阳郡的太守,是孙权的舅舅吴景;吴郡的太守,是孙坚当年的老部下朱治;会稽郡的太守,之前就是孙策本人。庐江郡的太守,名叫李述;豫章郡的太守,是孙权大伯家的长子孙贲;庐陵郡的太守,是孙权大伯家的次子孙辅。

首先闹事的,就是那个李述。

说起来,孙策去世的时候,江东六郡中其他的五个郡,都是孙家人或者老部下在管理。唯有庐江郡的李述,不是孙家的人。

而且,史书上对于这个李述,记载也极少。对于他家长辈是谁,和孙家有什么渊源,之前有什么履历,史书上只字未提。

我们只知道,李述本来是汝南人,也就是袁绍、袁术老家那边的人。

再加上庐江郡的历史,也比较特殊。一直到袁术死之前,这里其实都是袁术的地盘。直到袁术死后,孙策才强攻下来。一直到孙策去世,孙策控制这里,也才刚刚只有一年。

所以,后世很多史学家猜测:很有可能这个李述,并不是孙家的人。只是当初孙策打下庐江之后,为了迅速控制庐江,不得不在这里,扶持一个袁术的旧部做太守。所以,李述才做了庐江太守。

而这样一个人,对孙家显然也没有什么忠诚可言。在孙策死后,李述第一个跳了出来,公开宣布,脱离孙家的控制。

对于这种首先跳出来闹事的,孙权自然不能忍。他第一时间决定出兵,誓要扫平整个庐江郡!

但结果,还没等孙权出兵,孙权又得知了一个坏消息。

就在李述造反的同时,孙家人也开始内乱了。当时孙权三叔的大儿子孙暠,恰好在会稽郡执掌军队。得知孙策被刺身亡的消息之后,孙暠第一时间集结军队,随时准备篡取孙权的继承资格。

关键时刻,一个叫虞翻的人站了出来,阻止的孙暠。

这个虞翻,说起来还真不是孙家的铁杆支持者。就在几年之前,他还是王朗的下属。而后来,孙策横扫江东之后,王朗被击败。原本虞翻还曾想过,追随王朗慷慨赴死。结果最后王朗劝他,让他投降,他这才投靠了孙策。

而这样一个人,投靠孙策之后,显然得不到重用。再加上虞翻本人性格执拗,多次劝孙策不要外出打猎,搞得孙策之前一直不太喜欢他,只是让他做了一个县令。

但在这个时候,虞翻却主动站了出来,阻止了孙暠。

当时虞翻手头,也没有多少军队。但他却主动派人找到孙暠,告诉孙暠,只要你敢造反,我就带着全郡的人,跟你拼死一战,除掉你这个祸害!

见到虞翻如此坚决,孙暠也知道,自己很难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就算强行起兵,最后结果也不太好。所以最后,孙暠只能撤兵,退回了自己的驻地。

而孙权这边,得知此事之后,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家人也会在这个时候捅刀子。而后来,孙权掌权之后,果断夺了孙暠的权力,并且将其彻底边缘化。此后在史书上,我们就再也找不到任何有关孙暠的记载了。

但后来的事情证明,孙权当时还是手软了。因为若干年之后,孙暠这一脉的子孙,并没有因为孙暠的事情被牵连,反倒是执掌了东吴的大权。而他们掌权之后,非但没有帮东吴开疆拓土,反倒是继续做了权臣,搞得东吴后来乱象迭生。

如果孙权此时稍微狠下心,直接砍了自己这个堂兄弟,估计后来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了。

不过,孙暠的出现,显然让孙权意识到了威胁。所以接下来,孙权开始全力笼络孙策的旧部,尤其是孙策之前信任的那些人。他对待张昭,就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周瑜,则是像对待亲哥哥一样。

所以后来,以张昭、周瑜为首的一些老臣,彻底臣服于孙权,后来更是成了孙权统一江东的根基。

解决了孙暠,稳住了老臣。再之后,孙权就开始出兵,讨伐庐江郡的李述。

因为当时曹操那边,正忙着和袁绍打官渡之战。刘表那边,之前刚被孙策打掉了两万精锐。所以,他们此时都没空来管庐江郡这边的事情。

如此一来,孙权平定庐江,就有了充足的把握。

此后的一年里,孙权亲自带兵,征讨庐江郡,并且将李述困在了庐江郡的皖城。最终,在孙权的围困下,皖城耗尽所有的粮草之后,被孙权攻破,李述也被孙权所杀。

而拿下庐江郡之后,孙权又任命孙河,做了新的庐江太守。这个孙河,是之前孙坚收养的族子,可以理解成是孙坚的干儿子。他对孙家,同样也是忠心耿耿。在他做了庐江太守之后,孙权算是再次控制住了庐江。

另外,通过这一战,孙权也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此战之后,所有人都意识到:孙权也不是等闲之辈,完全可以做新的江东联盟盟主。

另外,在此期间,孙权还吸取了当初孙策的教训。

之前孙策虽然能打,但却不太会搞群众关系。每次打下一个地盘,都让孙家人或者孙家旧部,担任当地官职,而不懂和当地豪强妥协。

但是孙权上位之后,他却吸取了这个教训。在孙权的大力招揽下,很多江东六郡的本地士族,开始纷纷进入孙权麾下做官。比如说陆逊、顾雍、顾邵等人,都是出身江东大族。他们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帮孙权做事。

手里枪杆子比较硬,政治手腕也比较灵活。这样一来,整个江东六郡,迅速就安稳了下来。原本岌岌可危的局面,瞬间就被孙权稳住了。

但到了这里,事情依然没完。

除了那些地方豪强和官员之外,当时山越的叛乱,同样也很让人头疼。

江东六郡内部,有很多山岭存在。等到天下大乱之后,很多人就进山落草为寇,袭扰当地。这件事,就连孙策活着的时候,都没能完全解决。而等到孙策死后,他们自然更加猖狂了。

面对这个难题,孙权迎难而上。很快,他组织军队,清剿扬州内部的山越叛军。在他的严酷封锁和打击下,很快,这些山越叛军就被分化瓦解,最后被逐渐消灭了。

靠着平定庐江、山越,孙权的名声算是彻底立住了。同时,通过这些战争,孙权还收编了不少士兵。这些士兵,后来也成了孙权统一江东的基础。

就这样,等到孙权解决完江东内部的主要矛盾,曹操那边,也击败了袁绍,开始平定北方四州。而此时的曹操,终于有空,腾出手解决一下扬州这边的问题了。

当时的曹操,就要求孙权派一个孙家人,去许昌做人质。但面对曹操的要求,孙权却坚决不同意,坚持保持独立自主。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江东内部,再次有人开始和曹操暗通款曲。

在这个过程当中,庐陵太守孙辅,也就是孙权大伯家的二儿子,曾经多次和曹操通信。但后来,孙权却及时察觉到了异样,随后立即将其囚禁起来,杜绝了风险。

另外,在庐江郡和丹阳郡,也有下级官员造反,杀了孙权任命的太守。对于这些叛乱的人,孙权更是动用了雷霆手段。在平定叛乱之后,直接将其灭族!

靠着这种雷霆手段,孙权总算是挡住了曹操的渗透,维护住了江东集团的独立性。

到了这里,孙权已经算是成功继承了哥哥的基业,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不过再之后,孙权却没有止步于此。在平定江东内部叛乱后,后来他又三次出兵,进攻荆州的江夏郡,和江夏的黄祖作战。黄祖和孙权有杀父之仇,之前孙策在世的时候,都没能彻底消灭他。

但到了孙权这里,经过三次连续打击之后。孙权不但拿下了大半个江夏郡,而且还成功击杀了黄祖,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江东六郡,已经没人再敢质疑孙权了。

而此时的孙权,仅仅只有26岁而已。

不过,就在孙权刚刚击败黄祖之后不久,刘表就去世了,随后曹操开始大军南下,逼迫孙权投降。而再之后,就是那场赤壁之战的故事。

这就是历史上孙权接管江东的大致过程。

其实历史上的孙权,真的不是什么无能之辈。作为一个权二代,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继承人。如果要做对比,孙权其实也不该和曹操、刘备对比,而是应该和曹丕、刘禅相比。

至于说战斗力不足、不会打仗的问题,这事其实也不能完全怨孙权。毕竟,孙权小的时候,压根就没怎么学过打仗。而等到他掌权之后,他已经不需要再带头冲锋,更多需要的还是权谋手段。

而如果当年孙坚和孙策,能多活几年,再多教教孙权。以孙家之前的彪悍家风来看,说不定后来的孙权,也会成为猛将的可能。

0 阅读:25

访风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