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访华过程中表示美国的战略不是“脱钩”或试图抑制中国经济,同意中方代表所言的,希望中美贸易重回双方元首在巴厘岛协议的共识,互惠互利、平等往来。
我们要知道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拜登签署了投资禁令,明令禁止美国主体对中国投资半导体、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这项禁令一旦实施,对两国关系、贸易往来的影响一定是毁灭性的。
自从2019年开始,美国便一直着力于阻挠中国在前沿科技如芯片半导体、量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投资禁令”出台前就有过“限制出口”“拉帮结派”之类的一系列举动。
此次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的所做所言,也定然不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这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反应了美国官方对此“举棋不定”的犹疑态度。现在美国内部内部主要就是这两派的争论,到底对待中国是“禁”个彻底,还是保留一部分贸易往来的可能?
这反映出的全球前沿科技领域变化是什么?美方投资禁令如果真的放开,对中方又有何影响?在这之中,中方又该如何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芯片供应赛道早已分化
首先,在美方的一系列的“脱钩”操作下,乌烟瘴气的全球智能产品、尤其是芯片领域,已经很难再恢复以前的“和平”时期了。正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曾在《天下杂志》节目中表示的那样:芯片全球化已死,全球芯片已进入新的“赛局”。而这所谓的“新赛局”,就分为高端和低端两条赛道。
美国的目的也十分明显:那就是牢牢把控着美国主体对高端芯片的生产、制造、出口权利,绝对不允许其他国家在这个方面挑战自己的地位,从而达到“抢跑”、“独占”高端赛道的终极效果。在这个方面,拜登政府似乎有种“断腕”的决心,宁愿放弃中国这样一个大体量、合作深的国家的贸易机会,也要将本国的高端芯片控制在手上。
这项禁令如果真的执行,自然是我方不能够接受的。这里面不仅仅是美国在中美贸易上违约、毁约,肆意践踏贸易诚信的问题,更要警惕美国“分化”芯片的野心。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高端芯片、半导体产业虽然发展过程迅速,但在某些具体领域的客观实力上还是与美国存在一些差距的。
在美国之前的“出口禁令”执行之后,我国的部分企业就陷入了制造泥潭。以光刻机出口禁令为例,执行后限制了10nm以下芯片在我国的生产能力,也致使中芯国际等芯片制造企业先对芯片的研发按下“暂停键”,转而去致力于国内制造芯片的“稳定性”。试想,这类事情如果放任不管,那我国的尖端科技发展就会落入美国的圈套中,只能被迫选择一种相对较低的赛道,失去国际竞争能力。
这是我国不忍心看到的,所以在拜登政府的系列禁令发布后,虽然国人群情激奋,但从理性决策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说,我国不能意气用事、放任美国的系列举动,而要在后续的沟通协商中寻找解决和平衡之道。
“放开”的影响探究
前文已经探讨过拜登政府代表的“封锁”方执行的影响,那此次访华的“解禁”方代表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则又是另一种考虑。中国一直是全球知名的制造大国和主要消费市场,之前在中美贸易中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这就导致在拜登政府的“禁令”之下,美国本土的企业如高通、谷歌、英特尔等反而游说起了拜登政府,表示自身产品缺乏出口市场,长期下去会亏损。
故而为了平衡多方势力,美国这才会有种种看似“前后矛盾”的政策决定。从现状来看,美国商务部此次能够给投资禁令回转的余地,考虑的正是我国上述的优势;同样的,放开后对我国的好处也十分明显。
首先是在量子计算和量子芯片领域。我国在量子科学的部分领域上拥有全球领先的实力,这也意味着我国在该领域的薄弱环节也亟待解决。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IBM去年发布的量子芯片“Osprey”,其控制的比特数是现阶段我国的“悟空”七倍有余。我们都知道木桶的“短板效应”,故而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更深入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其次是近期也备受关注的AI人工智能领域,想必已经有不少人听说过、试用过美国程序员开发的ChatGPT程序。在看似简单的“问答”中,靠的是强大的数据搜索整合、对语言的模仿学习能力。这也是需要我国相关领域加强学习、训练的地方。
当然,我们现在列出这些优点,并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没有中国之前的发展成果和上述的国际地位,也不可能让美国内部就是否封锁的问题多次纠结,这是我们与美国开展贸易的底气。
同时,如果真的如美国商务部所言“解禁”,那我方也要警惕美国在实际投资中是否会有指向性、侵略性。
说到底,现在的合作也只是缓兵之计,自主研发的路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这样的开放交流也是促进我国更快地在科技领域上的独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