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常说:“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老人过寿哪“4不过”?
对于有老人的家庭来讲,给老人过寿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不仅能体现出子女孝心,还能趁此机会好好热闹一番。但过寿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过寿之前也需了解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习俗。老辈人常说:“寿有四不过,后代福气多”,想要让后代财运旺盛,福气多多,这4个重要事项千万不能忘。1、不到六十不过寿。
在古代人眼里,60岁以上的人才被称之为老人,还把60岁定为了花甲之年,认为60岁是一个甲子的结束,也是新轮回的开展。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也形成了60岁之前不过寿的说法。如果还未达60岁就过寿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从而使寿命缩短。所以60岁之前建议大家还是过生日为好,尽量不要大摆寿宴。
2、超过九十不过寿。
众所周知,人的身体素质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出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90岁之后,几乎已经进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全方面的保护,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过完90岁之后就不建议大家大摆宴席了,别说老人的身体吃不消了,光是闹腾的场面就足以让他们心烦意乱。
3、父母健在不过寿。
都说父母在不言老,只要是父母健在,是不能过大寿的,哪怕你现在已经70甚至80岁都不行。身为子女,我们都应该做到为父母尽孝的义务和责任,哪怕你的年龄再大,都不能把孝道抛之脑后。只有等父母过世后,我们把父母的后事处理好才算是真正的长大了。所以有父母在的地方,我们应该以父母为主。
如果父母健在还大摆宴席的话,明显就是没有把父母放在眼里,这样的行为也会给我们惹来诸多争议,甚至还会让我们背上不孝的名声。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对父母来讲,你永远都是孩子,哪怕你已经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可在他们眼里你依然是当初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孩。
4、七十三和八十四不过寿。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在这句话当中也着重提到两个年龄,分别是73岁和84岁。可能很多人会纳闷:年龄段这么长,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两个年龄?之所以会选择这两个年龄,主要就是因为这两个年龄分别对应着孔子和孟子去世的时间。
因为古人一直都奉行孔孟之说,甚至将孔子和孟子捧到了圣人的高坛上,在大多数人看来,普通人是不会超过圣人的,除了才华和品行之外,就连年龄也不能超越。所以便将孔子跟孟子去世的时间定为了人生一道坎,孔子是在73岁的年龄段去世的,而孟子去世的年龄则是84岁,将这两个年龄合起来就成了73岁和84岁。所以普通人到这两个年龄段时会出现莫名的焦虑,生怕自己过不去这道坎。
吾曰:“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此言指的是人若能够长寿,必然会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长寿使得人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智慧,能够为后代树立榜样和引导。其次,长寿使得人能够更好地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保持家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后,长寿使得人能够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长寿不仅是个体的福祉,更是家族和社会的福祉。
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寿者,一曰寿命短促,二曰寿命短暂,三曰寿命短暂而又不得善终。
你这位美女说的对,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有这种想法,可是我在外玩耍的时候我也说这种话可是别人都不相信说我说道太多,我说信不信由你们由我无关,他们说我不迷信他们成为笑话
中国人习俗你懂多少!在这胡说八道!
好朋友,你说的很有道理,其实老人们也都这样说,有的根本就不让过寿,这段话听到的人都会警惕起来的[爱心][爱心][爱心][爱心][玫瑰][玫瑰][玫瑰][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啦点赞啦,你的赞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是宣传迷信,还是无聊
看来这三不过真的有道理,家人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点赞]
年纪轻轻过什么寿,支持你的说法[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
最喜欢你一言不合就打赏的样子了~
您说的没错,健康最重要!过不过寿真没必要,
明天我生日,当作不记得就好[比心]
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却不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