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
——老子《道德经》
与尘世的光芒融合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自如地舒展或卷曲。
意境:表达了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豁达心境,如同光与尘的融合,既不失自己的光芒,又能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
02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清·姚鼐《登泰山记》
青翠的山峰上覆盖着皑皑白雪,雪光照亮了南边的天空,就像明亮的烛火一样。
意境: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冬日山景,雪后的苍山更加雄伟,雪光与天空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03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即使生活粗粝也能感到甘甜,不被世俗的繁华所诱惑。
意境:表现了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04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宋·毛滂《踏莎行·元夕》
拨开积雪寻找春天的气息,点燃灯火延续白天的光明。
意境:寓意着不畏艰难、追求美好和希望的精神,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寻找春天的温暖和光明。
05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晋·张华《励志诗》
大山不会拒绝微小的尘土,江河不会拒绝细小的水流。
意境:比喻积累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事业发展,都需要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06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答梁丘据》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能够成功,坚持行走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地。
意境:强调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只要付出行动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果。
07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大的声音反而听起来无声,最伟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迹。
意境:表达了最高境界的朴素和无形之美,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外在的华丽和张扬。
08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天地》
万物都归属于同一个本源,生死只是同一种状态的不同表现。
意境:体现了道家思想的豁达和超脱,认为万物同源、生死相依,是宇宙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09
生如芥子,心藏须弥。
——《祖堂集·归宗和尚》
生命虽然微小如芥子,但内心却能够容纳广阔的世界。
意境:强调了内心的力量和智慧,即使身处平凡之中,也能拥有非凡的胸怀和视野。
10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以高山为榜样来仰望,以正道为准则来行走。
意境:表达了追求高尚品德和行为的决心和毅力,以高山和正道为指引,不断前行。
11
风来缘起,事去心空.
——明·还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
风起时万物因缘而生,事情过去后心中不留痕迹。
意境:体现了随遇而安、不执着于过往的豁达心态,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被外物所扰。
12
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陈亮《谢罗尚书启》
晴朗的月光和微风,都不会在心中留下牵挂。
意境:形容心境开阔、洒脱不羁,能够放下心中的烦恼和忧虑,享受宁静和平和的生活。
13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宋·范仲淹《灵乌赋》
宁愿发出声音而死,也不愿沉默地活着。
意境:表达了勇于发声、敢于担当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和危险,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14
天地无尘,山河有影。
——方岳《酹江月》
天地之间一尘不染,山河在月光下投下清晰的影子。
意境: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强调了自然的纯净和美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15
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魏晋·阮籍《咏怀诗十三首》
清晨的阳光明亮照耀,和煦的微风悠然自得。
意境:描绘了清晨的美好景象,阳光和微风都显得那么温柔和宁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暖和舒适。
16
小窗高卧,风展残书。
——宋·辛弃疾《行香子.山居客至》
在小窗前高卧休息,微风轻轻吹动残破的书籍。
意境: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能在微风和书籍的陪伴下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17
小阁藏春,闲窗销尽。
——宋.李清照《滿庭芳.小藏春》
小楼中藏着春天的气息,闲窗边的时光悄然流逝。
意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小楼和闲窗都成为了春天的见证者,让人感受到岁月的静好和时光的流转。
18
一心无累,四季良辰。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内心没有负担和牵挂,每个季节都是美好的时光。
意境: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由的重要性,只有放下心中的负担和牵挂,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幸福。
19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魏晋·孔融《论盛孝章书》
岁月不会停留,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
意境: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流逝的不可逆转性,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现在。
20
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宋·汤恢《八声甘州》
青山仿佛有情思般引人遐想,白鹤则忘却了世俗的机巧之心。
意境: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画面,青山和白鹤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