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捡回来的伙计,成就了“萝春阁”的生煎包。

璞因挲果 2024-05-31 09:32:49

对于打工人来说,每天最满足的事儿莫过于中午化身干饭人,一份盖浇饭,一盘生煎包,外加一盅小汤就足以慰劳一个上午的辛劳。

对于每天中午争分夺秒干饭的打工人来说,盖浇饭可以算是最便捷可靠的午餐了。可是你知道么,菜色丰富,搭配合理的盖浇饭,和那香酥可口的生煎包都是来自于老上海的茶馆。

上海的茶馆本以吃茶为主。那茶汤虽香浓,然而端着茶杯在“茶馆店”里“孵”上半日,再是如何沁香的茶汤总觉得少了点滋味。再说了,以茶汤那消食祛油的效果,就这么单喝上大半日,难免会肠胃不消受。于是乎,茶点自然是少不得的。

因此在老上海的第一代茶馆点心以炒货为主,什么香瓜子、长生果,什么炒黄豆、油花生,就上一壶茶,就可以香香脆脆的消磨上半日时光。

只不过炒物太硬,对于牙口不好的茶客来说还是勉强了,于是慢慢的在茶客们强烈要求下,蜜饯、山楂,时令鲜果等慢慢的摆上茶桌,使得那茶点越发的丰富了。据说到了夏日,还能啃上几片鲜爽甜美的西瓜。

当然了,茶客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零食小点越来越丰盛,茶客们依旧不满足。毕竟零食瓜果吃得再多,还是填不饱肚子。一开始,热心肠的伙计们还会帮你泡个腿,上街帮你点上碗馄饨,买份包子。

只不过,需求多了,伙计一时也忙活不过来。于是头脑灵光的茶馆老板便寻思着,生了火,烧水也是烧,烧个菜不也是烧,何不干脆连这点心的生意一起兼了,跑腿让点心摊赚钱,还不如这钱自个赚呢。于是,老上海茶馆的点心就这么慢慢的在老茶客们不断升级的追求下,越来越丰盛了起来,并慢慢开发起了新菜色。

据传老上海最有名的茶点莫过于生煎馒头了。虽号称馒头,其实对于小君来说,它更像是油煎的小包子。底部焦黄香脆, 而撒着黑芝麻的褶子,一口咬下去,就着鲜美的肉馅,唇齿留香。

要说这生煎馒头有多火呢。据传一向悠闲慵懒的上海人可是情愿为了它大清早5点起床排起长长的队伍呢,就怕一迟了就吃不着了。

茶馆里卖生煎包据说最早是从“萝春阁”开始的。关于“萝春阁”的生煎包还有个小故事呢。

这“萝春阁”的老板是上海有名的生意人黄楚九,除了“萝春阁”外,他名下的资产还有“裕德池”和号称“远东第一娱乐城”的“大世界俱乐部”。当年流传着这么一句老话“不去大世界,枉来大上海。”在这鱼龙混杂的大上海,能将生意做到这般场面,想来也不是一般人。且不说他的出身,从“萝春阁”生煎包的故事,就可见他在生意上的手腕了。

据说一开始“萝春阁”是没有生煎包的,因此爱吃生煎的黄楚九每天上“萝春阁”前,总会折到边上的弄堂里买上一份生煎包。这天他来到常去的摊子前却听到了一阵争吵声。上前一问,才知道那摊子的老板嫌弃新来的小伙计在生煎包里放入了太多肉了。于是老板要求伙计少放点肉,不料这伙计也是刺头,说什么都不肯,还拼命地解释着。

那黄楚九听出了个头绪就上前对那伙计开口道:“好了,不要烦了。你如果觉得这里做得不开心,不如就到我那里去吧,我就喜欢多放肉。”

于是,这伙计就成了“萝春阁”的点心司师傅了,而他做出来的生煎包,果然远近闻名,成为“萝春阁”的爆款茶点,更成为了沪上一绝。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于人才来说不怕起步低,平台小。是人才总有发光的希望。在微末时努力磨炼自身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入得伯乐之眼。

而对于品牌来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才,或许便能让品牌利于行业顶峰。

要成就一个品牌怕,对于负责人来说,关键还在于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和行业痛点,当然还有对人才的精准发掘。

毕竟品牌于关键人才总能在相辅相成中相互成就。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