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最初采取一副装腔作势的姿态,试图通过气势来震慑毛教员。不过在毛教员不为所动的情况下,蒋介石不得不突然改变策略。
他面对毛教员微笑地说:“润之,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考虑识时务呢?我们应该见缝插针,为革命做出自己的贡献。只要你接受我们的协议,就可以立刻拿到新疆省长的委任状。”
这时,我党代表在场的全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而毛教员并没有表态,只是掏出一张纸给蒋介石看。
蒋介石看完后呆立在原地,满头大汗。那么毛教员具体给出了什么答复呢?
蒋介石假意邀请
1945年10月10日上午,双方代表在重庆桂园客厅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签字仪式结束以后,毛教员下楼和在场的敌对对代表们表示祝贺,同党代表们一一握手。
那天晚上,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教员前往林园官邸夜宿,两人商讨了约半小时左右。这次谈判为两党合作奠定了基础,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幕重要场景。
对于这次对话的内容,国共两党的记载各不相同。毛教员的秘书胡乔木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道:“毛教员说,蒋介石总是要长谈,认为只要我们两人能够合作,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蒋介石还说,国共两党缺一不可,每个党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特长。我们都已经年届五六十,未来十年内一定要取得成就,否则对不起人民。”
10月11日早晨,毛教员和蒋介石共享早餐,最后一次商谈也在随后进行。蒋介石再次表态:“在解放区问题上,政府不再妥协“。
这表明,蒋介石不愿承认解放区中的地方政权。而毛教员则告诉蒋介石自己回到延安后,周同志、王若飞将继续留在重庆与蒋介石继续商谈。
双方最终一次会晤未能达成一致,这一点并不难看出。
当天上午9点半,毛教员乘坐小轿车并在张治中同志的陪同下前往重庆九龙坡机场。当时,蒋介石并未到场,因此只派了陈诚代表前来送行。毛教员很快便平安回到了延安,这场长达43天的重庆谈判也就此结束。
1945年8月28日,敌对党内部陷入混乱,因为莫大的意外造访。
这一次,访问的对象是毛教员。那天下午3点36分,毛教员身穿蓝布中山装到达了重庆,周总理、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以及敌对党派出的代表张治中等人陪同。
蒋介石发来的三封电报非常恳切,请求毛教员乘坐飞机前往重庆举行会晤,商讨战后的各项问题。
在这些电报中,蒋介石多次使用“急切”、“紧需商量”等表述,表现出他急切地等待着毛教员的回应。
然而在电报中,两党的矛盾和如何协调并未得到明确提及,因此毛教员并未给予正面回应。
然而蒋介石虽然等待了一整天,却并没能等到毛教员的回应。
因此,在16日当天,他将自己发电报和电文的行为与内容一并曝光于媒体,希望通过媒体施压于延安,逼迫毛教员对此事作出回应。
面对蒋介石强硬的态度,毛教员回应了一招精湛的太极:接到通知后,朱同志总司令马上回电说明了意见,等待蒋介石考虑后再确定是否会面。
毛教员的回复并没有针对蒋介石的问题作出回应,这让他有些不满。
所以俞济时见状,只好乖乖地离开房间。
蒋介石对朱毛的反抗情绪很强,认为他们在推翻国家政权,所以只好谨慎小心。
紧接着,第二天蒋介石发来了另一封电报,态度趋于缓和,再次邀请毛教员前来商谈。他对毛教员的回复再次表示关注。
大多数党内人都认为,蒋介石在过去的软禁张学良案件中表现得越来越不可靠,因此反对毛教员亲自赴谈。
毛教员仍保持冷静并回电:“问题重大,先派代表赴会,共同磋商国事。”
看到回电后,蒋介石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似乎毛教员的回复与他预想的一样。
于是他立刻发了第三封电报,真诚地邀请毛教员前往重庆谈判。俞济时看到这一系列操作,一时间也感到不解。他不知道蒋介石到底在想些什么。
蒋介石显然没有真正打算和毛教员和谈,他只是借口“和平谈判”来拖延时间,因为他需要时间来准备内战。
他的计划是:如果毛教员敢来重庆,他就可以在那里通过威胁和条件苛刻迫使毛教员接受敌对党的要求,甚至可以安排特工来制造意外事件。
而如果毛教员拒绝前往,蒋介石就会利用宣传机器大肆渲染,把所有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毛教员。
无论毛教员怎么选择,蒋介石都能占据上风。蒋介石因为毛教员没有正面回复自己的回电而愤怒,觉得这是对自己这个领袖的不敬。
等到第二封回电到来,他则得出结论:毛教员肯定不敢亲自到达重庆。同时,蒋介石派遣在延安的间谍罗伯伦向戴笠发出密电,确认毛教员绝不会前往。
因此,在三封电报的试探中,蒋介石不仅掌握了毛教员的信息,并找到了发动内战的充分理由,因此兴高采烈。
但他仍需要在道义上占据优势,以确保毛教员“分裂和平”的罪责得以确立。
但是,面对这个未来将在历史上留下重要影响的事件,《中央日报》却收到一个不同寻常的指令:不得发表社论,专访禁止,不得为我们党制造舆论。
这则命令是由蒋介石手下的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布雷下达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减少毛教员前往重庆的影响力,以获取谈判中绝对的话语权。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毛教员在革命中作出的伟大贡献无法被忽视,对于中国来说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
尽管蒋介石的手下试图隐瞒这一消息,没有为此造势,但是毛教员赶往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这一消息仍然被众人传扬开来。
人们都期望这次谈判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希望能够以团结和睦的方式结束。
这是我们党所渴望的,然而这却并不是蒋介石心中的所想的。他一直以来都端起高高在上的胜者姿态,从不把我们党当做平等的伙伴。
他始终认为敌对党才是“君”而我们党是臣民。这一点可以从三封电报中的内容得知。
毛教员为什么要参加重庆谈判?谈判期间双方进行了什么样的博弈?蒋介石准备让毛教员担任哪个省的省长?
毛主席抵达重庆
对中国,美国的态度是:建立一个看似独立但却听话的国家。
显而易见的是,以此目标而言蒋介石是美国的最佳选择。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我们党逐渐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并占据了许多连片解放区。
这使得蒋介石政权感到了恐慌,也让美国开始担心会面对无法控制中国的危险。
作为应对措施,美国向蒋介石政权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武器装备,希望借此为自己在战后创造一个“同盟国”铺平道路。
然而,蒋介石政权在战后并没有如美国所愿实现统一。
相反,他的消极抗战策略导致了大批的嫡系部队被留在了后方,使主动权溜走了。
(周总理)
尽管如此,美国在二战之后国家实力已受损,与苏联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变化,因此,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希望中国内部能够实现和平,不要发动战争拖累美国。
与此同时,为了保持远东地区的安定,苏联在很多问题上都采取了让步的政策,甚至在表面上也展现出对蒋介石政权的支持。
即使蒋介石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让步的结果,它依旧是一份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了损害。
总之,蒋介石政权依靠美国的资源,与苏联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没有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比较而言,美、苏两国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保持中国的和平局面;然而对于中国人民而言,经过14年混战、清政府压迫和军阀混战,心中渴望着和平。
因此,在当前国际和国内和平的大背景下,蒋介石希望摆脱内战罪名,同时又不满我们党的存在,决定在国内外上演一出“戏码”。
蒋介石认为有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他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为此,他还打算任命毛教员担任新疆省长。
受到蒋介石的压迫,中共在9月3日向敌对党提交了《关于两党商谈的主要问题11项提要》。
这些提要中,中共表示支持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拥护三民主义,承认敌对党政权等,这让蒋介石十分生气。
虽然他感到焦躁不安,但他仍与中共周旋。这是因为,蒋介石想争取内战的准备时间。蒋介石在给各大战区司令部的密令中,明确表示:“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
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比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
即以土匪清剿之。”
谈判争取和平
从9月4日开始,国共双方正式展开实质性的谈判,谈判聚焦在军队和解放区两个问题上。
蒋介石极力取消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然而历史早已证明,中共拥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没有了军队,等待中共的只有屠杀。
正如毛教员在“八七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军事问题需要我们格外注意,因为政权是靠枪杆子取得的。”
为了争取和平,中共方面决定缩编军队,将所有军队改编为48个师,然而敌对党当时的军队数量高达263个师。
可是,敌对党方面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竟然要求中共军队最多保留12个师,一度要求中共“交出军队”。
面对这一局面,中共方面再次做出让步,只保留43个师。
中共代表还提出,如果敌对党方面将军队缩编至140个师,中共方面则考虑缩编到20个师,也就是双方军队的比例为1比7。
但是敌对党方面根本不采纳这个提议,始终坚持中共方面最多只能保留12个师。王若飞很愤怒,直接拍了桌子。
关于解放区问题,中共方面要求敌对党承认解放区以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府,而敌对党方面表示承认解放区根本不可能,因为这是“为井底之蛙所不知的实。”
毛教员沉默了很久,然后问是哪一个省,赫尔利告知是新疆。大概可以想象,当时毛教员一定对国民政府感到失望。
本来是为了和平来到重庆的,但蒋介石显然没有真正想谈判,他一直想要消灭中共的军队,这样下去怎么能够继续谈判呢?
最后,赫尔利以威胁的口吻说:“现在你们要么承认敌对党的统一,要么就宣布谈判破裂。”毛教员则回答说:“我们的态度是:既不承认,也不破裂,问题很复杂,我们还需再讨论。”赫尔利直接撞了个钉子。
蒋介石的安排并未得到毛教员的积极回应。然而,毛教员在一首七律诗中明确了自己对敌对党的失望,以及实现和平的困难。
此时,国共两党在谈判桌上互不妥协,达成共识似乎变得十分困难。然而,在谈判桌外,形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为迫使中共在谈判桌上屈服,蒋介石从1945年8月开始大量调兵遣将向前线运动,并命令敌对党军队进攻解放军军区。这种做法实际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作为回应,解放军采取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不仅成功压制了敌对党的进攻,还在重庆谈判桌上占据了主动。
蒋介石气急败坏,无法理解为什么共军越来越强大。
他尝试扣押和审判毛教员,但是因失去民心和政治势力的劣势而不得不放弃。
毛教员则深谙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两人最后一次会面时说:“只要能合作,一切都好办咯。”随后,双方握手告别。
然而,在1946年6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
毛教员以沉着冷静的姿态,采取守势转攻的战略,成功打响了三大重要战役,最终消灭了国内反动势力。
然而,在毛教员的一生中,曾遇到两次非常艰难的决定,其中之一便是在1946年与敌对党决裂。
然而,尽管中共和毛教员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决裂以失败告终。
1946年6月,蒋介石毅然撕毁了《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起了疯狂进攻,内战全面爆发。为此,毛教员不得不屈从于战争的现实。
尊称毛主席!不要让大家骂你
太啰嗦了,什么学校出来的?
文不对题
现在的文章真不敢恭维,啰哩啰嗦一大坨,却不知所云,文不对题,糟蹋了那么好的历史题材
你是什么党派的,说话这么难听
文章还是不错的!陈述历史实事求是,带有幽默感。不必挑剔!
双十协定的内容到现在都没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