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四季的《乘风破浪》,未来将驶向何方?

冷眼看电视 2023-06-10 17:09:24

“蔡少芬因为舞蹈太难哭了”“秋瓷炫说我会一辈子对你好”,自5月份《乘风2023》开播以来,这群30+的姐姐们又成了社交场域的话题担当。

每年与姐姐的一期一会,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观众或感慨于姐姐在舞台上焕发的别样面貌,或感动于姐姐在练习室中的互相帮扶,而冷眼,也是“姐姐”关注者中的一员。

从带有些实验性质的B级综艺,到女性群像综艺IP,因为我们见证了这档节目本身的成长,也看到了它对女性综艺品类的激活与助推,才会格外关心它的迭代变化与口碑沉浮。

作为综艺行业的长期观察者,冷眼见到过太多第一季意外爆红,第二季仓促上马,第三季匆匆结尾的例子。也一度担心,《乘风破浪》会走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路,好在随着《乘风2023》的播出,IP口碑的整体回暖,从某种程度上打消了冷眼的忧虑。

市场不能没有姐姐,因为真切击中社会情绪,反映了女性困局,观众对该IP始终有着强期待。该如何做好姐姐,则一直是节目组永恒的课题。

经历四季迭代,《乘风破浪》已然进入了成熟期。或许到了该回看盘点这一IP的时候:我们既关心它是如何成长为今天的模样,在成长过程中它走过哪些弯路,又希望通过对四季《乘风破浪》的分析与盘点,一窥这艘女性群像的巨船未来的走向。

《乘风破浪》起与落,女性群像得与失

用“破局黑马”,来形容《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再合适不过。彼时市场上选秀类节目以素人练习生为主,谁也不会想到这么一档以30+姐姐为主体的节目,能够成为爆款。

《浪姐1》的成功,与它选择了差异化赛道有关。

观众需要新鲜感。被秀综全方位轰炸了两年多,看腻了乖巧素人求出道的观众,很容易被这群30+、有阅历且有一定行业地位的姐姐吸引。有人将姐姐”回怼“节目组的行为称为“爽文”,本质上就是赛道差异化带来的新鲜感。

其实回看第一季不难发现,因无先例可循,《浪姐1》的舞台是有几分粗粝的。而30+且无多少唱跳经验的姐姐,在舞台表现方面也很难与一直泡在练习室中的素人练习生一较高下。《浪姐1》之所以能够一炮而红,是因为它切中社会情绪,引起观众共鸣,从而在社交场域激起大众的讨论热情。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的?《2019年职场女性就业安居报告》指出,女性的收入和年龄并非成正比,36-40岁的女性实际和期望薪资低于31-35岁的女性,35岁是不少女性收入的分水岭。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互联网公司的隐形红线,在进一步加剧女性对于35甚至30+这个年龄数字的恐惧。

而当时的综艺节目,特别是秀综中,25岁以上的练习生自嘲太老,已经出道过的选手被嘲回锅肉,又在无形中加重了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对于年龄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的恐惧。

《浪姐1》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恐慌情绪。它选择的姐姐,算不上普世意义上的成功:有人曾短暂尝到成名的滋味,也有人从未品尝过何谓走红,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处于站在十字路口的彷徨状态。这一点,让观众从姐姐身上看到了自己。

于是节目中讲的那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30+只是一个数字”的故事,才得以打动观众。当观众的情绪被触动,节目走红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冷眼实话实说,与第一季的开门红相比,《浪姐2》和《浪姐3》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播放量仍旧亮眼,但大众口碑方面却下滑了不少。

在冷眼看来,这两季的问题在于“欲速则不达”。

爆红不难,难的是如何将这股火延续下去。许多大热节目呈现“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因为落入了想变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变的窠臼。

《浪姐》的成功,是因为讲好了30+姐姐的故事。在《浪姐2》和《浪姐3》中,故事的比重加大了,真人秀部分甚至有压过舞台表演的趋势,而故事变多了,观众不仅不买单,反倒指出“剧本感太重”“别按头炒CP”“真人秀太假”等问题。

真人秀与舞台之间的失衡,与当时其他秀综的“干扰”有关。

同样在2020年播出的《青春有你2》凭借着大比重的真人秀部分,在“鹅桃之争”中胜过老对手一筹,甚至有不少观众留言,要求节目组把更多真人秀作为衍生节目放出。而这种重真人秀的做法,也在影响着后来的几档秀综。

为什么在弟弟妹妹身上奏效的真人秀打法,到了姐姐身上却失了灵?

这与节目刻画的群体有关。

弟弟妹妹对于观众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他们需要真人秀为自己贴标签,告诉观众,“我是谁”“我有什么值得喜欢的地方”。但姐姐已经在观众中拥有了一定知名度,贴标签反而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让观众感觉到割裂,继而得出“剧本太重”的推论。

导致第二、三季口碑下滑的另一点,是节目组淡化“竞争”,主打姐姐们的其乐融融。

这一点与节目组对观众反馈的误判有关。在第一季播至后半,确实有观众提出:30+的姐姐为什么要拼命唱跳,那和20出头的练习生有什么区别?于是在后两季节目中,淘汰机制被弱化,姐姐们更多的是享受舞台而非“我要赢”。

但这种做法,显然与观众的实际想法相悖。如前文所说,观众看姐姐,是因为在她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女性在现实中被规训“不要争”“别强势”“企图心别那么重”,所以观众希望通过节目中的姐姐,看到女性“为了赢”做出的努力甚至展露出攻击性和野心。淡化了竞争,相当于剥夺了观众的观看爽点。

而新一季的《浪姐》的口碑回暖,则得益于“回归初心”。所谓初心,其实就是对观众需求的回应。

其一,是不再剥夺观众的观看爽点。这一季的赛制,回归了第一季时的残酷,观众又能看到姐姐们在高压之下,为了赢做出的努力。

其二,是真人秀比例的压缩。如前文所说,真人秀于姐姐这类熟龄艺人秀综而言,是点缀而非主菜。观众更想看到的,是姐姐们挥洒汗水努力训练后,呈现出的舞台表演,而非事无巨细被记录的,练习室中的冲突与鸡零狗碎。

其三,不再和大众审美“对着干”,具体来说就是赵兆的回归。《浪姐2》和《浪姐3》不乏实力选手,却没能像《浪姐1》一样留下大量至今都有人重温的舞台。这是因为在第二、三季节目中,选曲及改编偏重音乐性与前沿性,却忽略了过于前沿的东西,与大众口味往往相悖。那些所谓的“阴间”舞台,并不是不好,只是绝大多数观众还无法接受。

就像冷眼反复强调的那样,只要节目满足了观众的真需求,就会体现在口碑与播放量上。这一季的《浪姐》,便是最好的佐证。

《乘风破浪》四季,未来如何延续

赛制规则、选曲改编、舞台呈现,是节目的皮相;而“人”,则是支撑并决定节目能走多远的“骨相”。

人选对了,故事就会精彩。而经历了前几季的试错与调整后,从这一季《浪姐》的选角逻辑来看,“要讲谁”“怎么讲”这两件事的逻辑已经走顺了。如果未来芒果tv能继续夯实这两件事,《乘风破浪》IP将会走得更远。

先说“怎么讲”。如果说前三季是成团的故事,那么这季的重点则回归到交流。

从第一季开始,冷眼一直觉得《姐姐》把重点落在“成团”上,有些难自圆其说。姐姐都是成熟的艺人,出道对她们来说意义不大。于她们而言,上这个节目更像是“弥补未竟的遗憾”,而不是“我要成团出道”。

前三季节目中,通过后续合体活动或姐姐+旅行综艺的方式,试图让“成团”变得更具合理性。但这种后续活动,与“成团”与否关联性并不强,还是没能说通姐姐为何要成团的问题。

这一季终于不再纠结于成团,重点也从“要留下要成团”变成了“多留一期就能多一个好舞台”。而好舞台,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是需要与其他姐姐交流碰撞,彼此学习,一起流汗流泪,才能孵化出来的。

换言之,姐姐的目的从“成团”变为“交流”,《姐姐》从“成团舞台”变成了“交流平台”。

当节目重心从“成团”变为“交流”,姐姐的选角思路,也就是“要讲谁”也跟着彻底打开。

一方面是国际化。不同国别姐姐的加入,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碰撞,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冲突本身就是看点,此外节目本身成为平台,对国际姐姐们也是一种知名度加成作用。

比如上一季的郑秀妍和这一季的芝芙。郑秀妍出身韩国二代团少女时代,2014年因故退团,在韩国活动受到影响的她转回美国发展反响平平,且吸粉乏力。反倒是来华录制《姐姐》既召回了不少已经脱饭的老粉,又为她扎实吸了一批新粉。如今郑秀妍在内地有不少综艺录制邀约,同时也是各类音乐节的常客。

芝芙在越南本土则属于“黑红”型明星。来中国参加《姐姐》对她来说,一是打开更大市场,作为多栖艺人的她,未来在华不仅会有舞台及综艺邀约,也有机会参加剧集拍摄;二是借由国际市场的优秀表现,逆转在越南本土的口碑。从芝芙的ins账号评论不难发现,因为录制《姐姐》,她在越南的风评有翻盘好转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小圈层。不难发现,姐姐的人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歌手、演员及MC等,二次元歌手、舞者以及运动员等也被纳入选角范畴。从小圈层选人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小圈层的生命力也会因大众关注而得以延续发展。

这一季的美依礼芽不用多说,凭借一己之力激活了大众对于二次元的探究讨论,也在某种程度上令“宅舞”得以复活;上一季的唐诗逸与朱洁静,这一季的谢欣都是舞者,她们在舞台上的表现,同样激发了大众对于“舞”的兴趣以及不同舞种的关注。

丰富的选角群像,吸引观众去关注节目看姐姐;而观众支持姐姐并主动为IP发声宣传,是由于被姐姐的故事所打动:因为“她值得”,所以支持关注。从第一季至今,IP口碑的沉浮不难发现,如何让观众觉得“她值得”并不容易。

何谓“她值得”?

第一季的张雨绮就是典型。初舞台的张雨绮,跳舞顺拐,唱功平平,让观众不免对她的实力产生质疑。而随着节目播出,在一次次公演中,观众看到了她对舞台的热情认真,对其他姐姐的仗义照顾,以及面对失败表现出的豁达与钝感,这些闪光点,让观众觉得她值得被喜欢,张雨绮也成为第一季好感度最高的姐姐之一。

而在二三季,加大真人秀比例,试图通过刻画挖掘姐姐之间的关系打动观众,却被观众质疑“剧本感太重”,适得其反。

比如第三季的于文文,因“我不是女人”发言及游离于集体的态度引起巨大争议,后续的真人秀部分则较为详实地记录了于文文与其他姐姐相处中,处事方式及态度的转变。但有大量观众认为这是“真人秀洗白”,向来低调的于文文甚至成为“血雨腥风”体质,至今都存在争议。

而这一季主打竞争,把重点放在舞台上的做法,反倒更容易打出“她值得”这个点,徐怀钰的口碑回暖就是典型案例。

第一次公演,徐怀钰因舞台表现不佳甚至出现走位错误,忘记动作等问题,被观众斥责“摆烂”。如果按照前几季的思路,节目会通过合宿、练习室聊天等方式,告诉观众徐怀钰为什么状态会变得这么差,她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她造成了什么影响。

通过节目直接告诉观众“为什么”,总会让观众觉得这是一种按头洗白的行为。这一季的重点放在舞台上,观众看到徐怀钰每一次舞台的变化,眼神从涣散不自信变得坚定,会好奇之前发生了什么让她状态变差。通过自己搜索弄清前因后果,比节目组直接“喂饭”的说服力要强得多。

换言之,观众要的是自己挖掘出来的“她值得”,而不是节目组直接告知的“她值得”。

当然,从大众评论来看这一季节目的口碑要好过第二三季,但与第一季还存在差距。其一是“初恋效应”,其二是节目在迭代更新中仍有可待提升调整的空间:比如公演分组逻辑和选曲选人机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有些亮点不足的矛盾点比如选曲替位,可以直接去掉。

作为全女综艺的先行者,《乘风破浪》为熟龄女星提供了再度被外界关注的机会,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社会情绪。诚如前文所说,如何做好姐姐,是节目组永远的课题。未来,如果《乘风》想继续保持全女综艺领头地位且有质的突破,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情感爽点并增加节目亮点。

例如选角思路可以进一步打开,国际+小圈层+领军人物的组合,也许能实现降维打击,提升节目可看性的同时,也能让姐姐们彼此迸发更多火花;也可以有特别季的玩法,召回前几季节目中排名靠前的姐姐分组混战,看谁是最强姐姐。观众经常比较哪一季的音乐总监改编能力最强,那不妨更进一步,1和4季姐姐由赵兆带队,迎战第二季的刘卓和第三季的荒井十一,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节目的刺激点。

总之,期待《乘风》系列再次让冷眼眼前一亮,也希望更多海内外的遗珠姐姐借由“乘风”的舞台再度发光。

0 阅读:69

冷眼看电视

简介:提供独家节目解析,深扒节目制作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