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平素易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口苦口臭,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最近,感觉自己患上上热下寒,时不时口腔冒泡、睑上长痘、牙龈肿痛、心烦易怒,但又感觉自己四肢发凉、乏力,即到药店找来“引火汤”,三剂后,感觉上热减轻,但腹胀腹痛、腰背酸痛加重,后改用“镇阴煎”,但又感觉上热加重,口腔溃疡一直没好转。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看看他发来的舌头图片可以看到,上热下寒的确有,但这上热下寒的形成原因是脾胃虚弱导致,在脾肾阳虚的基础上,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阻碍了心肾的交通。
我们再看看舌中脾胃区明显凹陷,并有纵横关错的裂纹,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可表明他平时可能有慢性胃炎、胃寒等胃部疾病,所以平素会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等脾胃虚弱的表现,当他服用含有大量熟地等滋腻的“引火汤”后加重了脾肾阳虚,导致腹胀腹痛、腰背酸痛加重。
当中焦的脾胃虚弱功能就阻,心肾无法交换,这时候如果引火归原根本没作用,所以他服用含有大热的附子、肉桂的“镇阴煎”就出现更上火了,加重了上热下寒,这时使用引火归原时机错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补脾胃,恢复脾胃功能,使中枢(中焦)通畅,交通心肾,再引火引原,他的上热下寒才能解除。
这朋友的上热下寒,除了脾胃虚弱外,痰湿也重,所以应当先以健脾化痰湿为主,可参考六君子汤加减,恢复脾胃功能(中焦),然后再使用镇阴煎引火归原,交通心肾(上下焦),清心温肾,恢复心肾互济功能,上热下寒才有望得以治愈。
当然,上热下寒除了中焦不通引起外,可能还有下面的类型。
1、肾阴虚引起的上热下寒: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宅。水火相抱,阴平阳密,健康无病。若因为某些外感或内伤,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于是离位上奔,冲上上焦,出现上热。肾元之火跑了,肾就会更寒,出现下寒。此类的上热下寒,是阴虚导致肾水不足引起。治疗宜滋阴补肾,可以参考六味地黄丸或引火汤加减治疗。
2、心火旺引起的上热下寒:中医认为,心和肾是水火互制互济,平衡上热下寒,使人体阴阳调和,身体健康。如果人体的心火过盛时,就会灼伤肾阴和肾精,使肾化气功能受损,水火互济失调,无法上行交济心火,产生上热下寒。主要表现有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心烦意乱,容易上火,失眠多梦,口干口渴,头晕头痛等。此类的上热下寒,治疗宜清心火,养心安神。可参考导赤散加减。
最后提醒大家,上热下寒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同样有上热下寒,病因不同治疗用药也不同。辨证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舌象、脉象等因素,判断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上热下寒,以确定具体的上热下寒的类型。如果遇到有同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能盲目使用引火归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