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李默庵回到祖国,邓颖超见他后:恩来找你找得好苦

大国知史 2024-10-08 10:12:12

1981年,曾在国民党任职多年的爱国将领李默庵,受邀从美国回来参加辛亥革命纪念大会。

邓颖超见到他后,忍不住潸然泪下。

她拉着李默庵的手说:

“这么多年,恩来一直在托人找你,找得好苦啊!你终于回来了!”

得知周总理始终挂念着自己,李默庵心绪复杂。

总理的牵挂与回国

1981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年,距离辛亥革命爆发已经过去了70年,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中央格外重视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大会,邓颖超等人负责这次活动,将邀请革命后人、港澳台学者、国内外爱国志士出席会议。

他们要给不少人发邀请函,要核对大会流程,也要布置会场,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筹备委员会在发言人问题上犯了难。一个一个讲话自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到底安排哪些代表讲话?又是怎样一个发言顺序好呢?

在这些问题上,众人各执己见,讨论了许久。

另一边,一位远在大洋彼岸、年过古稀的老人收到邀请函后,立马让人安排回国。

坐在从美国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即将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他非常激动和高兴。

而他正是令筹备委员会出现分歧的主人公之一——李默庵。

邓颖超提议将李默庵的发言排在第四位,理由是他特意从美国回来,加上他是海外爱国人士的代表之一,应该得到肯定和重视。

但有成员有些犹豫,毕竟李默庵早早退出政坛,其知名度与地位在参会人员中并不算很高。

邓颖超深知大家的考量,表示李默庵虽然在国外生活了30年,可多年来他依然保持着对祖国的浓浓眷恋之情。

他心系祖国,关注国家局势,维护国家利益。

最终,邓颖超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当飞机降落在机场,窗外的一切让李默庵既陌生又熟悉。时隔多年,他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

没过多久,他与邓颖超见面了。

想到丈夫的遗憾,邓颖超不禁感慨。她拉住李默庵的手,告诉他周总理一直很关心他,也一直委托别人帮忙打听其消息,找他找得好苦。

邓颖超的话,让李默庵很是愧疚、自责。他回答说自己回来晚了,不能再和周总理了,愧对老师的教诲。

没错,他曾是周总理的学生,深受总理的器重。

战乱中的师生情

1981年,前国民党将领李默庵回国参加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从邓颖超口中意外得知周总理始终在寻找自己,很是动容。

他觉得对不起总理当年的教导,无颜面对老师。

李默庵只比周总理小十几岁,可两人命运却并不相同。

他家境贫寒,几次因此被迫中断上学。此时,周总理在国外留学,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探索革命道路。

小小的湖南农村教室,并不能困住少年那颗有理想有抱负的心。他不甘心一辈子籍籍无名的活着,不断在寻找新的出路。

他看到了底层百姓因为军阀混战而生活艰难,立下救国救民志向。

机会很快来临了,1923年底,长沙招考军校学生,李默庵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黄埔军校录取。

人生经历迥然不同的二人,命运即将出现交叉。

李默庵知道乱世之中人如草芥,所以只能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提升自己,成绩突出。

在黄埔军校,他结识了不少好友,其中包括陈赓。

他和陈赓不仅是老乡,而且对局势有一样的认识和抱负,很快他们就成了好友。

他积极参加政治活动,陈赓看在眼里,认为此人是一个不错的苗子。

陈赓告诉李默庵要想当真正的革命军,需要加入真正在革命的党派,他应该加入共产党。

对于我党,他早就有所耳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就这样在陈赓的引荐下,他入了党。

那时候,周总理在黄埔军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

虽然在这里任职,但他和陈赓等人也在想办法吸纳思想进步的青年,从而扩大我党的力量。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李默庵这个表现优异、活跃的学生,走入了周总理的视线。

他成为我党的一员后,得到了周总理的重用。

周总理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中,李默庵是其中的主力成员,与陈赓一起积极宣导我党的主张理念,是总理的左膀右臂。

除此之外,总理将他提拔到了政治部工作。

过程中,总理的教导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若没有发生意外,李默庵将会如陈赓一般成为开国功臣,总理和他在战乱中建立的师生情不会中断,可天不遂人愿。

参加完第一次东征,经人介绍,他和一名姓曾的女生成为了恋人,没想到此事遭到了党内极少数人的批评。

因为当时我党对党员的生活作风要求十分严谨,并且逐渐不再通知他参加党小组的会议。

再加上“中山舰事件”的爆发,我党在军校内的活动遇到了很大限制,李默庵没有主动联系组织。

种种因素之下,他自动和我党脱离了关系。从那以后,他一直听命于国民党,鲜少与周总理见面。

图左为李默庵

抗战中的重逢

李默庵脱离组织后,仅仅与老师周总理见了两次面。

虽然他们各自奔赴前程,甚至曾站在对立面。但在抗日战争中,两人的立场是一样的。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不久,李默庵根据国民党的命令,率领第10、第83两个师赶赴西安,并驻扎在此地。

一天下午,手下报告说外面有人要见他。

他还没来得及说见不见,就看见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周总理。

在局势如此紧张的时刻,周总理却只带了一个人和他见面。

这让李默庵既震惊又疑惑,总理是如何瞒过国民党的眼线,冒着很大风险秘密找到自己的,更没想到会在西安见到老师。

他连忙表示自己应该先去拜访,总理回到黄埔师生是一家,不用多礼。

这次见面,两人聊了很多,有对抗战的看法,也有黄埔军校的旧人旧事。

周总理特意提到了李默庵在参加第四次“围剿”红军时,写下了厌恶战争的诗句。

他闻言大惊,不知道周总理是如何知道它的,更不懂其用意。

二人谈了两三个小时,周总理便离开了。

他们第二次见面,是在1937年10月发生的忻口战役中。

七七事变发生后,李默庵担任国军第14军军长,奉蒋介石之命北上抗日。

他率部抵达太原,恰好周总理那时候也在此地。于是,他去拜访了老师。

他们又聊到了抗战,总理指出这是一场长期的艰苦战争,要运用好老百姓,从而增强抗日力量,同时说到了游击战的重要性。

这一番话,他不光铭记在心,后来也是这么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默庵在这场战役中,创造了打击日军坦克的“土方法”。

日军有六七万人,装备精良,还有坦克、战机,以至于双方打得很激烈。

坦克给李默庵部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毁掉它们才能减少兵力损失。

战场上的条件有限,他就自制杀伤力很大的炸弹。

他先找来玻璃瓶,在里面装上煤油、汽油,然后扔向日军坦克,接着将拉了引线的手榴弹也扔向敌军。

手榴弹爆炸的同时,也引爆了玻璃瓶,二者的威力使得坦克快速燃起熊熊大火,无法发挥出其作用。

李默庵趁热打铁,指挥部队重创了日寇。

另外,他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等。根据周总理的指导,他是国民党将领中第一个使用游击战的人,其战果耀眼,令蒋介石很满意。

他曾配合八路军奇袭阳明堡机场,负责指挥部下阻击敌人的增援。

后来,他更多的是做敌后工作,和旧识叶帅一起,培训能打游击的干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李默庵不愿再和我党交战,跟着程潜回到了湖南,准备起义。

等长沙和平解放,他自认为没有为解放事业做多少贡献,而且之前打击过我党,所以婉拒了去北京的邀请,而是去了香港。

图左为李默庵

由于担心蒋介石的报复,在亲友的建议以及帮助下,他和妻子离开祖国,去了海外。

他们先在阿根廷隐居,后到了美国生活。

身在他乡,可李默庵一直心怀故土。在这期间,他想方设法在国际上为祖国发声,关注国内的一切。

听闻周总理辞世的噩耗,他悲痛不已。虽然他们曾分道扬镳,可他依然从心里对周总理保持着敬意。

1981年,他回国参加大会,也与叶剑英等老友见了面。

1991年,他彻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后一直在国内生活。

世事变迁,故人早已天人相隔,万幸的是精神长存、志气不改。作为学生的李默庵继承恩师遗志,积极为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事业奔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0 阅读:21

大国知史

简介:世界万花筒,五彩斑斓任你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