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他舍己救人,不幸牺牲,毛主席知道后动情演讲:为人民服务

风旭历史故事 2024-10-25 19:42:3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云烟兮合前言

张思德在一次炭窑坍塌中,毫不犹豫地舍身救出战友,却不幸牺牲了自己。这位英勇的战士,生命最终定格29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15年4月21日,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韩家湾的一户姓张的人家,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那天恰好是谷雨时节,于是,这个婴儿被父母亲昵地唤作“谷娃子”。谷娃子诞生时,张家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十几代。他们一直居住在两间简陋的茅草房中,家境贫寒,既无自己的土地,也无存粮。

到了谷娃子父亲这一代,为了生计,他选择了贩盐的艰辛道路。每天清晨,他都会背起沉重的谷米,踏上长达一百二十多里的路程,前往盐井换取盐巴。然后,再背着换来的盐巴,历经三天的跋涉,回到六合场。 但生活的重压和长期的劳累,使谷娃子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而谷娃子的母亲也因产后受风寒而病倒,她未能熬过那个寒冷的十一月,便撒手人寰,留下了仅七个月大的谷娃子。

面对生活的困境和照顾孩子的责任,谷娃子的父亲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决定将谷娃子托付给二弟张行忠一家。张行忠因耳背而难以外出谋生,因此一直留在韩家湾,租种地主范友万的两亩水田维持生计。

他的妻子刘光友是个力大无穷、性格豪爽的女子,成为家中的顶梁柱。看到大哥的困境,刘光友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她慷慨地说:“大哥,你放心吧,把谷娃子交给我们。只要我们家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他。” 就这样,七个月大的谷娃子被送到了婶娘家。那时,婶娘还特意请人为他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张思德。

1933年,红四方面军的到来,给张思德的家乡六合坊带来了新的希望。那时,年轻的张思德心中燃烧着一腔热血,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红军,决心投身到这场伟大的革命中。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地区成功会师,张思德和战友们精心准备了毛巾、毛袜等礼物,以表达他们对兄弟部队的深厚情谊。

那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踏上了巴丹黑水河边的征程。面对悬崖峭壁和湍急的河流,战士们有些畏惧。但张思德却毫不退缩。当炊事班的老班长准备尝试过河时,张思德已经用树枝勾住了溜索上的竹筒,坚定地说:“我先来探探路。

尽管老班长担心他的伤势,但张思德却毫不动摇。他勇敢地跨上竹筒,顺利滑到了对岸。他的勇敢举动为战士们树立了榜样,大家纷纷鼓起勇气,跟随他成功过河。

1936年7月,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开始北上过草地。作为通信营通信班的班长,张思德肩负着重要的通信任务。尽管他多次负伤,面容憔悴,但他始终冲在最前面,展现出无畏的精神。

在泥泞的草地里,张思德艰难地前行,从不抱怨。每当接到任务,他总是迅速出发,毫不拖延。副班长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疼地劝说他休息,但张思德总是笑着摇头,坚持完成任务。

夜晚的草地更加寒冷潮湿,战士们只能挤在一起取暖。张思德常常在大家熟睡后独自醒来,检查草皮下的渗水情况。一旦发现潮湿,他会轻声叫醒大家,换个干燥的地方继续休息。他的细心和体贴让战士们倍感温暖。

在长征的过程中,由于粮食短缺,战士们不得不靠野菜充饥。有一次,炊事班的老班长为张思德端来了一碗野菜糊糊。尽管张思德饥饿难耐,但他还是将这碗宝贵的糊糊让给了刚拾柴回来的两位小战士。他的无私和关爱深深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朱德总司令的号召下,张思德积极发起了“尝百草”的活动。他亲自采摘野菜并尝试其性能以确保战士们的安全。有一次在尝试一种野草时他不幸中毒腹痛难忍但他仍坚持告诉战友们这种草有毒不能吃他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再次感动了大家。经过及时的救治张思德脱离了危险。

1936年的冬天,张思德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负伤,被迫离开了前线,被安排进入荣军学校疗养。这次意外的分配,不仅让张思德得到了充分的休养,更为他铺设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荣军学校期间,张思德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出色的表现,逐渐恢复了健康。伤愈后,他并未重返战场,而是被委以重任,担任起了警卫工作。他的表现备受赞誉,很快便被调往延安,在中央军委警卫营担任要职。不久后,他更是被选拔进了中央警卫团直属警卫队,成为了守护毛主席安全的警卫战士。

说起张思德与毛主席的首次相遇,那真是既惊险又令人难忘。当时的八路军总部大礼堂正在王家坪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由于工程规模庞大,各部队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前来支援,张思德便是其中之一。

上大梁的那天,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亲临现场视察。在那个年代,延安并没有现代化的吊塔设备,上大梁全靠战士们肩扛手拉。就在大家齐心协力将大梁拉到高处,准备对接榫口的关键时刻,意外突然发生了。一声脆响划破天际,一根木头应声断裂,整个木架开始剧烈晃动。

下面的战士们见状纷纷四散奔逃,导致大梁失去支撑迅速滑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架子上作业的张思德挺身而出。他敏捷地挪到一旁,用坚实的肩膀稳稳地托住了即将坠落的大梁。紧接着,他迅速挥起斧子,几下便将大梁牢牢地固定在榫口里。

这场惊心动魄的意外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捏了一把冷汗,毛主席更是目睹了整个过程。他好奇地询问身边的同志:“这位英勇的战士叫什么名字?”当得知他就是张思德时,毛主席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成为毛主席的警卫员后,张思德倍感荣耀与责任重大。他时刻鞭策自己要竭尽全力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并且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无论是陪伴毛主席外出办事还是处理日常事务,他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每当夜幕降临,张思德总是提着马灯陪伴在毛主席身边。他对周围的环境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过他的双眼。他的细致入微和可靠表现赢得了毛主席的深厚信任与喜爱。

有一次深夜,张思德提着马灯陪同毛主席外出处理紧急事务。在漆黑的夜色中,毛主席关切地询问张思德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张思德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无论主席让我做什么,我都会全力以赴。

听到这个回答,毛主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张思德是个忠诚可靠的好战士,但他也希望张思德能够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于是,他鼓励张思德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分享了自己对革命胜利后美好生活的憧憬。

在毛主席的引导下,张思德开始认真地思考起自己的未来。他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他说:“如果革命胜利了,我希望能够回到家乡种田,孝敬我的母亲。她一个人在家乡辛勤劳作,不知道受了多少苦。

毛主席听后深受感动,他对张思德的孝心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并鼓励他继续努力工作,为革命事业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深夜的谈话让张思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也让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然而遗憾的是,这次谈话中所憧憬的美好未来却最终未能实现。

1944年的秋天,来自各解放区的代表们纷纷汇聚在延安,翘首以盼党的七大的召开。随着寒冷的冬季渐渐逼近,由于人数众多,组织上决定派遣一批人到深山中烧炭以储备过冬的物资。技术精湛的张思德,不仅担任了师傅的角色,更是这次烧炭任务的主力军。

当时,延安正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张思德积极响应号召,投身于农业生产之中。而当冬季的脚步日益临近,领导鉴于他过去烧炭的丰富经验,再次委派他上山烧炭。面对这一任务,张思德没有丝毫怨言,欣然领命。

张思德是一个心思极为细腻的人。当他听闻毛主席在夜晚写作时,曾因专注过度而不慎将脚伸入火盆,导致棉鞋被烧毁的故事后,他下定决心要烧制出高品质的木炭。为此,他潜心钻研压火技术,并对出炭流程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经过他的努力,烧窑的时间从原先的10天缩短至7天,短短一个月内,便烧制出了五万余斤优质木炭,不仅保证了质量,还实现了高产,超额完成了任务。

然而命运却在1944年9月5日的上午,对张思德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那天,天空飘着细雨,张思德和战友小刘、小白一如既往地在炭窑中辛勤劳作。由于炭窑空间狭小,施展不便,张思德体贴地将旱烟袋递给小刘,示意他到外面稍作休息。

谁料,不久后一声闷响划破了寂静,尘土飞扬中,炭窑发生了塌方。众人听到小刘的呼救声,迅速赶往现场。由于小白离窑口较近,很快被救出。据他回忆,在危难之际,是张思德果断地将他推了出去,而自己却被窑土彻底掩埋。

张思德,这位英勇的战士,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却将危险留给了自己。由于不清楚张思德被掩埋的具体位置,大家救援时小心翼翼,不敢随意使用工具挖掘,导致救援进度缓慢。石峡裕村的村干部在设法加快救援的同时,迅速派人赶往县城,向张思德所属的中央警卫团报告了这一不幸的消息。

警卫队长古远兴沉痛地将此事告知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后深情地说:“前方打仗牺牲是在所难免,但后方生产绝不该发生这样的事情!”他急切地询问张思德的下落,古远兴回答说张思德仍被埋在炭窑里,他们打算挖出来后就地安葬。

毛主席闻言眉头紧锁,严肃地指示道:“绝不能这样草率处理!要尽快将他挖出,并派哨兵严密看守。安塞地区狼群出没,若是让狼伤害了他的遗体,你这个队长就不要再干了!”

古远兴没想到毛主席会如此重视此事,他立即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主席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妥善处理,挖出后就地安葬,并确保遗体不会被狼群破坏。

可毛主席对此并不满意,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你若敢这么做,队长之职就另选他人吧!”说完后,他沉思片刻,走到古远兴身旁,详细地交代了处理事宜:“首先,要将张思德同志的遗体擦拭干净,换上新衣;其次,要选购一口上好的棺材;最后,我们还要为他举行一场追悼会。

古远兴听完毛主席的安排后深感疑惑。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毛主席一直倡导勤俭节约,但这次对张思德的牺牲却显得格外重视和惋惜。直到后来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那番感人肺腑的演讲,才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团。

毛主席深情地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他的死重于泰山。”在这场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那一刻起,这位普通的战士与一个伟大政党的根本宗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场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红着眼睛为张思德的离去感到无尽的悲痛。

追悼会结束后不久,《解放日报》便在显要位置刊登了两篇报道以纪念这位英雄战士。张思德虽然离世了,但他那精彩而短暂的一生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六合场上的妈妈会永远怀念她英勇的儿子。

0 阅读:6

风旭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