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日,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在庆祝国庆,只有北京的一间病房气氛沉重。
这是开国上将韩先楚和肝癌抗争的第二年。
昔日杀伐果断,意气风发的将军已经瘦成了皮包骨。
他虚弱地躺在床上,脸色比身下的床单都还要白上几分。
这天晚上,大概是预感到大限将至,韩先楚叫来家人,郑重地说出了一个藏在心底已久的愿望。
“我死后,不进八宝山,那里有我不愿意见的人。”
韩先楚闭着眼,艰难地喘了一口气,歇了会儿才继续说:
“我要回红安,和敬爱的军长吴焕先,还有无数烈士们同眠。”
说完这番遗言后的几个小时,韩先楚就溘然长逝,长眠红安。
那么,韩先楚不愿意见的人是谁?
骁勇善战:永不褪色的军功章韩先楚出生于红安的一个贫苦家庭。
为了谋生,他当过放牛娃,做过篾匠,打过短工,是泡在苦水里长大的农家子弟。
同王树声、许世友、徐海东等其他24名开国将军一样,韩先楚也是从黄麻起义中走出来的将军。
起义爆发的那天晚上,起义将士们手持的火把蔓延成一片,照亮了漆黑的黄安县城,还照亮了韩先楚的人生道路。
年仅十四岁的他,仅凭着朴素的阶级情感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热血,就一头扎入轰轰烈烈,生死莫测的革命运动中。
1930年,韩先楚加入中国共产党,打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后又参加了红军长征。
因一直在地方武装里打转,韩先楚的成长之路非常“慢热”。
可以说,土地革命时期,并不是韩先楚的高光时刻。
但他宝贵的作战经验,都是在这一时期积攒下来的。
长征途中,韩先楚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经历过数场恶战,于绝境之中开出一条生路,多次掩护红军主力和红军领导脱离险境。
他迅猛如虎的作战风格,就是在这时候定型的。
红25军政委吴焕先就曾夸赞韩先楚:“唯楚有材,先楚为例!”
可以说,韩先楚是厚积薄发的典型。
长达六年的作战经历,锻炼了他的作战技巧,提升了他的作战能力,为他成为一代名将奠定基础。
吴焕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韩先楚奔波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参加多次战役,后进入军政学院、军事学院学习。
这一时期的韩先楚,重心并不在打仗上面。
如果说土地革命时期是锻炼他的作战能力,那么抗日战争时期就是淬炼他的思想,夯实他的理论基础。
等到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已经成为了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虎将。
他打起仗来快准狠,善用直插敌人心脏的“牛刀子战术”,打过多次漂亮的战役。
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得到军委领导的一致认可,就连国军将领都很佩服他。
韩先楚(前排右二)
他领导的部队被称为“旋风部队”,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天涯海角,把中国地图都打穿了。
这一时期,他最为出色的战斗,当属解放海南岛。
毛主席曾说过,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但凡韩先楚晚打两个月,海南岛就会成为第二个台湾岛。
这是怎么回事呢?
海南岛战役发生于1950年。
当时,蒋介石溃不成军,失去了大陆地区,只能据守海南,并以此为跳板,拼命修筑工事,让自己进可攻,退可守。
他投入10万士兵,50艘军舰和30多架飞机,在海南岛上构筑了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苟延残喘。
中央自然不可能让蒋介石如愿。
早在1949年年底,中央就已经电令四野,让他们解决海南问题了。
但因国民党装备精良难以对付,又因解放军没打过渡海战役,先后两次登陆都惨败而归。
中央出于谨慎,将作战计划一再推迟,一直推到了1950年6月。
这下子,韩先楚可不干了。
他做过调查,海南岛4月有季风,如果这时候登陆,就是顺风航行,难度会更小,而一旦错过,就要再等五个月。
所以,韩先楚一意孤行,执意按照3月底的作战计划部署。
为了说服友军,韩先楚多次拍电报,还越级向上级提建议,但都没人理他。
无奈,韩先楚只能找到林彪,让林彪从中斡旋,说服毛主席改变了主意。
4月16日,解放军主力正式登陆海南岛。
如韩先楚所预料的那样,主力船队顺风顺流,占尽天时,成功突破“伯陵防线”。
仅用五天就把国民党赶下了岛,取得海南岛大捷。
5月1日,海南岛解放,一个多月后,朝鲜战争爆发,台湾海峡被美军封锁。
如果按照原计划攻打海南岛,很可能还没打下来,美军就来了。
锁了台湾,再锁一个海南,也不过是顺手的事,毛主席的感叹,便是源于此。
海南岛战役,在韩先楚的履历上再添光荣一笔。
按说,这样一位战功赫赫,功勋卓著的将军,绝对有葬入八宝山的资格。
然而,韩先楚临终前却主动要求不入八宝山,理由是那里有他不愿意见的人。
这个人是谁?
魂兮归来:遗言背后的秘密韩先楚是作战勇猛,对待敌人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的猛将。
他的性格也是干净利落,直来直去的。不过,他虽然耿直,却不轻易与人为敌。
韩先楚的军旅生涯中,唯一称得上和他不对付的就是黄克诚了。
因性格和处事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韩先楚和黄克诚的关系比较紧张,谁也不待见谁。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逐渐和解了,不再像之前那么剑拔弩张。
1959年后,黄克诚陷入困境,韩先楚还去探望了他。
和他畅谈三个多小时,双方消除隔阂,重归旧好。
所以,你要说韩先楚不愿意见的人是黄克诚,那也不可能。
韩先楚真这么小气,他也做不了将军。那么,这个神秘人是谁呢?
最后,还是韩先楚的一位老部下给出了答案。
毛主席与韩先楚
原来,韩先楚话里的这个人并不存在,只是他随意捏造的一个借口。
“当年带兵的时候,将军就曾说过,死后希望埋葬在故乡。”
老部下哽咽着说,往韩先楚的墓前放上了一束鲜花。
“哪有什么不想见的人啊,只不过是他为了能埋葬故乡找的借口罢了。”
韩先楚十四岁离开家乡南征北战,73岁与世长辞。
他在家乡的岁月,只占了生命中的五分之一。可即便如此,家乡依然是他最深的羁绊。
韩先楚(左)
1949年,韩先楚路过红安,实在想念,便抽空去看了看。
得知家乡正在闹饥荒,他将攒下来的粮票都给了村民们。
回到部队后,他还用工资买了一些衣服,寄回红安。
韩先楚(前排左三)
后来,韩先楚还在红安发动了厨房改造,给每家每户都通了烟囱,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
韩先楚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哪怕卧病在床,也时时惦念着回到故乡。
70岁的他,连路都走不稳,却还是在家人的搀扶下,看了故乡最后一眼。
三年后,韩先楚病逝。
为了长眠红安,他不惜说了一个让人误会的谎言,恳请中央允许他葬在家乡。
中央遵照韩先楚的遗愿,把他的遗骨安葬在了红安烈士陵园。
青山埋忠骨,在外漂泊几十年,日夜思乡的游子,终于回归故土的怀抱。
他生于斯,长于斯,也将注定在这里长眠,融入家乡的山山水水,永存于世。
参考资料:
1、金台资讯 《海南党史百名人物|韩先楚:一代战将创造木船打跑军舰奇迹》
2、金台资讯 《韩先楚将军的红军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