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入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将?除去相关研发项目的具体分类外,还要评判这一项目是否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或国家安全等具备重大意义。唯有同时满足上述两项条件,该项目才有可能进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提名之中。以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例,第二代氢弹小型化便成功获奖。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彼时一种名叫红箭-8的小导弹,居然也能和氢弹小型化并列,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反坦克导弹的重要意义
那么这种导弹究竟具备怎样的重大意义呢?尤其是它凭什么能够和氢弹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毕竟哪怕到了现代社会之中,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生产出来的小型导弹,能够拥有氢弹的威慑力和毁伤力。即便这是“小型化”以后的氢弹,也不是小型导弹可以随便“碰瓷”的。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军事领域也同样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氢弹这样的国之重器,国防综合实力也不能单纯从氢弹数量及质量来进行评判。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型导弹的战略优势和战略意义,便逐渐显露出来。像红箭-8这款毫不起眼的小型导反坦克导弹,便是这类武器中的佼佼者。尤其在当前世界各国都尽量避免战争规模上升到核武器对轰的前提下,反坦克导弹对于陆军实际战斗力的提升,远超常人想象。红箭-8以更低的投入换取更大的战果,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战争的发展走向,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情。
此外,红箭-8反坦克导弹还代表中国单兵作战能力和威慑力的提升,让战场具备更多的不确定性,这同样证明这款反坦克导弹的实用价值。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发展由来,那还得感谢越南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若不是越南慷慨解囊,中方想要独自完成反坦克导弹,甚至是反坦克导弹的升级迭代,注定会花费更长的时间。
中国反坦克导弹的由来
时间回到1975年初,彼时中国已经决定着手启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发项目工程,在具体指标上,中方希望能够做到3000米的射程下,以大于200米/秒的飞行速度成功摧毁敌军坦克。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让人踌躇不前。彼时中国不仅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基础也落后于世界各大强国。想要独立完成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发,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正是在这个时候,即将取得胜利且和中国保持着友好联系的越南政府,向中国赠送了诸多在越南战场上缴获的美军战利品。在这些战利品中,便包括了美国第二代陶氏反坦克导弹。原本还一直按着苏联反坦克导弹思路推进项目的中国军工工程师们,立即转变想法,在美国陶氏导弹的技术路线上,不断改进独属于中国的反坦克导弹。就这样,红箭-8反坦克导弹正式提上日程,成为彼时中国重要军工项目之一。
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努力,红箭-8反坦克导弹顺利研发成功。不过和美国不同的是,美方依托于车载条件下使用的陶氏反坦克导弹,在中国解放军手中不断简化。虽然整体质量和口径都缩小到一定程度,但中国单兵对坦克的威慑力,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如此,中方在不断完善后,还一直对外输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红箭-8反坦克导弹累计出口20多万发。
值得一提的是,红箭-8反坦克导弹在当时那个年代,对我国还具备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要知道彼时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不断交恶以后,苏联便曾在中苏两国边境部署重兵。尽管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苏联军队的相关数量达不到百万之巨,但各种装甲车辆和苏军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还是有着莫大的震慑力。红箭-8的出现,便是中国在沉默之中,给出最冷静也最有力的反击。
红箭-8到红箭-9的发展
当然,相较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化,其实我们国家更加关心的还是自身发展究竟如何。毕竟想要真正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军事硬实力就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因此,即便已经成功完成陶氏反坦克导弹的改装,我们依旧希望能够制造出和美国陶氏反坦克导弹大致相仿的反坦克导弹。甚至在同样不借助车载的情况下,还能够表现出更强大的战场统治力。
终于,长达二十年的钻研后,我国在本世纪初研发并装配了红箭-9反坦克导弹。相较于红箭-8反坦克导弹而言,红箭-9在更大口径、更远射程以及更快射击速度的条件下,还实现了半自动指令指导、激光指令传输指导的技术突破。表面上来看,红箭-9和美国陶氏反坦克导弹的数值答题想尽,可实际战场中的表现,红箭-9早已全方位超过了陶氏反坦克导弹。
不仅如此,中国在顺利研发红箭-9以后,并未就此停下脚步。美国持续改进陶氏反坦克导弹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壮大“红箭家族”。像红箭-10、红箭-11等等,便能满足不同战场环境下的战斗需求。中国反坦克技术不断强盛,值得每一位国人为此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