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经验——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一个点,制衡性原则!

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2024-05-31 19:20:30

内审经验——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的一个点,制衡性原则!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古代帝王之术:臣不斗,君不稳!

现代西方民主思想:三权分立!

企业管理核心思想之一: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所讲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制衡性原则。

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无论是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流程设计、分工协作方面,都要考虑到制衡性原则。

因为:制衡不足则风险大增;制衡过度则降低效率和增加成本。

1.制衡什么?

一定要先明白:设计出来“制衡规则”是为了啥?核心目的两个:

(1)避免权力泛滥

现代代理理论中,所有权人将经营权分派给了各个代理人,简单说,老板将一部分权力给了员工。

希望员工能用权力给公司赚钱。

但是,如果员工手中有权,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还是先考虑公司利益呢?

设计出一个制衡权力的人,就能让权力人乖乖地按老板的意志走,敢不听,整你!

(2)减少失误

制衡可不只是为了限制某些权力,还会考虑到降低失误,包括决策失误,包括操作失误。

一项业务,由多个人参与时,其中一人出现失误容易得到纠正,不影响大局。

比如:有执行者,有监督者,有互核者,它就不容易出错。

2.制衡的对立面:成本与效率!

制衡的核心目的是应对风险,增加可控性。

但是,为了降像某一点的风险,而无限地增加管控措施,合适吗?

如:为了你们家小土狗不走丢,除了给他截图狗牌、加狗链外,还要把整个街区都安上摄头,然后再安排两个保镖始终跟着它。

这样弄的话,养一只小狗就可能把你整破产了!

效率呢?

比如零星采购,为了给老板买一只10元签字笔,本家秘书一人到楼下小卖部顺手就买了。

但是为了制衡,必须走招标采购流程。

为了10元的东西,让招采、成本、财务、行政一帮人调研了供应商、开个招标会,签订了合同,又有一帮人参与验收。

本来一个人5分钟的活儿,硬生生拖住十几个人干了一星期。

等笔买回来,谈判好的业务早就黄了!

3.审计要怎么运用好制衡思维?

(1)看组织架构

业务部门有没有职能部门辅助和监督?

职能部门受不受业务部门的评估与考核?

上游部门受不受下游部门的督促与监督?

下游部门受不受上游部门的跟进与监督?

平行部门间的协作,有没有相互促进与监督?

决策部门、执行部门、验收部门,相互之间有没有制衡?

(2)看岗位牵制

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接触过企业管理或财务管理的人都学习过,老审计也都明白,小编此处就不再多讲了。

核心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

最初的分工,是为了效率,而不相容岗位分离这违背了这一原则,只为降低风险。

所以,作为内审尤其关注:效率。

最常见的就是相互扯皮,打架,界限不清。

(3)看业务流程

流程,有授权流程,有业务推进流程。

都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前面不动,后面是走不动或走不好的。

就像人拉屎一样,必须先找到厕所,再脱裤子,然后才能拉,拉后再擦屁股。

如果前面程序没有,虽然不在厕所也能拉,不脱裤子也能拉,但是,合适吗?

我们在审计业务流程时关注点要看:前置流程对后置流程节点的限制?后置流程对前置流程的督促,重点看有没有和做没做到位?

(4)看单据、报表等文件时

企业运营中的任何数据载体,都有制作和发送过程,都不是一个人在用。

这些单据中一般有制作人、复核人或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或执行人等。

如果涉及人员都是同一人,那就有问题了,出现问题和失误的可能性就大!

相反,如果参与人过多,也存在效率问题。

(5)看人的活动

就比如,审计面谈,最少有两人以上参与,既是专业全面性,也是减少误解或歪曲的可能。

日常业务也一个!

审计某业务,如果就某一个参与,或很多人参与。

就要考虑制衡不足或制衡过度的问题。

亲,多点赞转发!

0 阅读:3

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简介:专业的、认真的、戏谑的、纯原创、纯实战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