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妃”?唱反调?郭敬明的存在是合理的还是有原因的?

周知躇 2020-10-21 02:52:25

郭敬明到底有多爱选秀?

娱乐圈这个行业,通常有这么几类人:爱豆,唱跳,歌手,演员,导演,艺术家。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来判断每一类人的实力,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

不过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审美观点和创作角度与大家不同,这样的人既然能存在于影响力比较大的圈子里,算合理呢还是有原因呢?

比如从上一季撕到这一季的郭敬明和李成儒,可谓是《演员请就位》里的一大看点,一边是实力派演员的硬性要求,一边是新生代导演的新奇审美,你能判断到底谁错谁对吗?当然不能。

在40个选手里,有实力派的老戏骨,有灵性悟性很高的新生代,有演艺圈的中流砥柱,同样也有偶像童星,兼具流量,话题,实力,但在市场评级的时候,制片方通常会根据作品,热度,表现来判断,也就出现了很多让人意外的结果。

而处于话题中心的郭敬明,可谓是从第一季开始就赚足的热度,导演这个身份于郭敬明来说是成功的转型,此前他是作家,是商人,是老板,但到了娱乐圈,真正能掌握全局的是导演,自《小时代》开始,郭敬明的审美就已然开始走入观众事业,所谓花美男,混血想象,充满欲望物质虚无缥缈的世界,在郭敬明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奇怪的是尽管口碑评分始终如一的低,但对郭敬明丝毫没有影响。

其实了解了郭敬明,再细想他给S卡的原因也就不足为奇了,大可以理解为他是在给自己“选妃”吧!那么郭敬明专业吗?他当然专业,他能用他所学到的理论评价他所理解的每一场表演,这里会不会有人觉得奇怪,郭敬明的点评每一句话都非常专业,专业的就像是教科书里面说的话,原封不动,传递到观众的耳中,突然就不怎么理解了,但我们反观其他三位导演,包括李成儒,在点评演员作品的时候,都会从人物性格,心理,人设等方面去分析,通过整体人设去分析人物在特定情境下会做出的反应,包括脸上的表情,动作等细节,演的好与不好,主要与人物有关,且虽然他们是专业的导演,但指出问题不仅一针见血,还让观众听的懂,即便有些话很刺耳很难听,你也会觉得:确实是这样!

而一向与其他几位导演唱反调的郭敬明,在点评施柏宇和温峥嵘的时候都露出了比较大的缺点,尤其是点评《梅兰芳》片段时,他说“我觉得你们俩在各演各的”!但实际上在《梅兰芳》这部电影中,温峥嵘饰演的福芝芳才是最先把观众带进情绪的人,她的表演非常有层次感,在与黄梦莹饰演的孟小冬对戏过程中,语言上明里暗里的内涵,加上正房的压力以及对梅兰芳前途的重视,在整个戏中都有比较完整地呈现,当然演对手戏的黄梦莹虽然在气势上稍弱了些,但整体看下来还是比较流畅。

有的时候一个演员的演技往往与剧本,导演,对手演员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虽然不能否认爱豆的努力,但同时也不能否定其他演员的努力,在郭敬明给何昶希S卡的时候,几乎是让全场惊讶,同时还对S卡给出了新的定义,如果说S卡的三层定义是学生;是梦想;是独一无二。那么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该拥有,他的定义并不特指谁,只是在当下他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不是真的合理?我想在郭敬明眼中,确实如此,不过大多数时候,存在是因为市场需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果关系,爱豆文化,狗血青春剧,傻白甜,把时间拉回至20年前,几乎是看不到的,正是因为市场在进步,接受多元化,才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分类,但与主流的标准相比,他们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而并非只有他们需要机会才被特殊对待,这样的存在才是不合理的!

0 阅读:45

周知躇

简介:点评各类人物,事件,电影等,观点仅代表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