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炎炎夏日,原红八军军长、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何长工之子——何光伟先生,来到四川建川博物馆的壮士群雕广场,深情缅怀其父,并在此留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画面中,何光伟先生手持一束鲜花,肃立于父亲的雕像之前,脸上洋溢着缅怀与敬仰的微笑。尽管此时距离何长工的逝世已整整三十四载,而何光伟先生亦已步入人生的暮年,但他心中对父亲音容笑貌的记忆,却从未有丝毫褪色。
提及何长工的大名,在红军早期的辉煌历史中,可谓是如雷贯耳。然而,在后来的岁月里,他的名字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职务也一步步降低,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未获得任何军衔。这一系列的反差,不禁让人心生好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曲折故事?
何长工,这位来自湖南的老革命,青年时期便沐浴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之下,是我党早期的忠诚党员。他亲身参与了秋收起义,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井冈山的征途。随后,组织赋予了他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寻找南昌起义的失散部队,争取与他们并肩作战,共同会师井冈山。在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这项任务无疑如同大海捞针般艰难。然而,何长工并未退缩,他化装成普通民众,辗转长沙、武汉、广州等地,四处打听消息。最终,在韶关,他幸运地遇到了朱德和陈毅两位老总,并将这一重要情报及时传达给了他们。随后,朱老总领导了湘南起义,并挥师井冈山,实现了历史性的“朱毛会师”,为中国革命书写了崭新的一页。何长工在这一过程中的贡献,无疑是不可磨灭的。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何长工在随后的岁月中先后担任了红八军军长等重要职务。然而,在红军长征时期,他却因一时之误,站错了队伍,选择了支持怀有“野心”的张国焘,从而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但值得肯定的是,何长工后来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向组织表达了认错态度。组织上也念及他的人才难得,重新启用了他,并让他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先后在工业和地质部门,继续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由于他已经离开了部队系统,因此在新中国首次授衔时,他并未获得任何军衔。然而,这并未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987年,八十七岁高龄的何长工因病逝世,但他的贡献和事迹却被永远铭记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官媒也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没有忘记这位老红军曾经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