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是鲁迅的一篇追怀亡友的散文,写于1926年11月18日,发表于同年12月25日《莽原·第1卷·第24期》,后收录在鲁迅称为“回忆的记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故事从徐锡麟被杀写起。1907年光复会安庆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巡警学堂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刺杀巡抚恩铭,并乘势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陈伯平战死,徐锡麟、马宗汉被捕。
就是这个消息传到东京,引发了“同乡会”之争。当时鲁迅主张发电,“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不主张发电:“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于是很多人认为范爱农不对,而且徐锡麟还是范爱农的老师,老师被杀,学生居然没有半点愤怒。
其实,这里不能这样理解,范爱农此刻比谁都愤怒,但是这愤怒能有什么用呢?能够救回老师徐锡麟?还是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不能,所以说,范爱农这种心情是能理解的,后来,鲁迅和范爱农回到国内,然后又遇到了。这其实是作品的第二部分,两个人在国内的重逢。国内重逢的两个人相谈甚欢,尤其是大革命爆发的时候。
革命到来时,素以喝酒为好的范爱农带着“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说:“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由此可见,范爱农是真心的高兴,但是这笑容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大革命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王金发在革命后做了绍兴都督,“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那些原本“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大概换上了皮袍子了”。也就是说,“满眼是白旗”“内骨子是依旧的”,一切又恢复了旧观。
随后,就得知了范爱农的死讯。范爱农的死其实对革命的心灰意冷,是认清了现实,看清了革命的本质,也是他个人理想的幻灭。同时,范爱农的死意味着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的失败意味着我们对文明的尝试失败。文明的尝试失败意味着我们走出不专制的命运轮回,我们总是在专制命运中兜兜转转,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历史的起点。回到历史起点,就意味着我们永远饱受剥削、压迫和奴役,社会还是充满了人治、权大于法,野蛮、暴力、等级、特权、不平等。
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出专制的命运轮回?“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因为过去只有一个皇上,如今在晚清时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各占一方,军阀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内战不绝。事实上,在广大农村,“咸与维新”的革命,只意味着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一切与从前一样。
大革命之后,社会更加糟糕了,这是鲁迅看到了的社会现实。以前只有一个皇上,现在是无数个“土皇帝”。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更多了。革命前是统治者,革命后还是统治者;革命前是被统治者,革命之后还是被统治者。革命之前饱受奴役、压迫、剥削的那一批人,革命后还是饱受剥削压迫和不公。
所谓的大革命只不过是一个奴隶主替代另一个奴隶主而已。大革命之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崇尚安稳过日子的老百姓总是希望一个强势人物出来,荡平各路势力,结束这和动荡不安的日子。
然后继续“家天下”的专制路径选择,确定主子,确定奴隶规则,如何朝拜,如何歌颂,如何下跪,恢复社会秩序。一人之上,实现人治,天下沦为皇上一个人的天下,全天的人都是其臣民,所有人都围绕着一个人。
一个人,一个家族,或者一个小圈子,决定一切全社会的所有事务。权力不受任何的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权大于法,统治凌驾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官吏的方法来完成权力的传递和确定。
永远是少部分人占据着社会的财富和资源,而绝大多数人饱受压迫、剥削和奴役。而且翻身的奴隶们变成新的主子后,表现的更加残暴,因为他们从革命中来,更加懂,所以他们对革命者的反抗的血腥打击是决不手软、决不宽容的。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
喻祖权.《范爱农》文本探微
好文章[点赞]
好文章
[点赞][得瑟][得瑟][得瑟]
“灯塔”和“希望”的“民主”的美利坚,社会财富和资源难道是由大多数人占据?小编,你这个话术太老了!难道美国不是由财阀们控制?
好文章![点赞]
[点赞][点赞]
一针见血的好文章,但愿能够启迪今天的我们。
围着吃火锅
谁说凡事都要向美国看向西方国家看了?我们完全可以努力做的更好,让别人看我们学我们,让他们高山仰止,带领他们走向更光明美好的未来,从来就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文章写得不错,但我觉得作者还是没有探究出“为什么”的本质原因。
国家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去美国,那里耶稣也反油
你应该后面写清楚,什么是民主,为什么要民主,如何实现民主,以及民主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民主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