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晓江 见习记者 龚莉
都说四川,人人都有一只大熊猫——这当然是“戏言”。四川没有人手一只大熊猫,不过,四川确实有一所位于南充的“熊猫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学科优势突出,现有82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西华师范大学大熊猫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胡锦矗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开始了大熊猫研究,并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就,西华师范大学也因此享有“熊猫大学”的美誉。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世界掀起“大熊猫热”。作为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国家,中国对“国宝”大熊猫的分布、数量等情况却不甚了解。国家要求在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开展资源调查。
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已是四川省内知名的野生动物专家,他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了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当时,大熊猫的活动节律国内所知不多,一是因为大熊猫数量少,另外它们住在原始森林里,研究工作进行十分困难。胡锦矗双脚踩在山林间的泥土上,眼前却难觅大熊猫的踪影,所见最多的是它们的粪便。
胡锦矗尝试通过记录粪便位置、测量粪便中竹子的长度,来还原大熊猫的生存状态,通过这样的方法,川、陕、甘的2459只大熊猫被胡锦矗和队员们“找”到了。胡锦矗从大熊猫粪便着手的调查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
历时4年,调查行程9万公里,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出炉。基于这份调查报告,卧龙自然保护区从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位于四川省北端的青川县唐家河从一个伐木林场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北川小寨子沟、马边大风顶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获批,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拯救。
1978年,在野外调查期间,胡锦矗在卧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以“五一棚”为起点,中国大熊猫生态保护逐步走上世界之巅。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为了研究和保护大熊猫,胡锦矗穷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因此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人”“中国大熊猫之父”“保护‘国宝’的‘国宝’”,获得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最高奖项——“自然保护贡献奖”。
1980年,16岁的魏辅文到西华师大求学,导师胡锦矗将大熊猫研究融入了他的生命。1994年,魏辅文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留在动物所进一步研究大熊猫。这一次,魏辅文“站”在老师胡锦矗的“肩”上,用新的思维和手段,将大熊猫研究提升到更高层次,成为西华师大第二代“熊猫学者”的领军人物。
魏辅文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过程及演化潜力,奠定了野生大熊猫就地保护与种群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基础,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2017年,魏辅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首位主要从事大熊猫科学研究的院士。
薪火相传,接续奋斗。1992年,张泽钧考入西华师范大学,读研究生时成为胡锦矗的学生。在胡锦矗的指导下,张泽钧从校园到野外,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全面地学习大熊猫相关知识,开启了探索国宝大熊猫生存奥秘的人生之旅。历时16年,张泽钧以第一完成人进行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与种群复壮技术”科研成果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次揭示了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和野生大熊猫种群内部的初生扩散、繁殖扩散等不同模式,成为继胡锦矗、魏辅文之后的第三代“熊猫学者”。
如今,以韦伟、杨彪、白文科、洪明生、唐俊峰、韩菡等年轻一代为代表的第四代熊猫研究学者逐渐成长起来,西华师大“熊猫学者”队伍不断壮大。
开拓创新续写荣耀
今年2月16日,胡锦矗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4岁。西华师范大学在发出的讣告中说:“胡锦矗先生的逝世,是西华师范大学的重大损失,是我国动物学界及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重大损失。”
保护“国宝”的“国宝”走了,但是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却始终激励着后辈学子。学生们都记着胡锦矗的话:“要做好科研,必须要考虑社会责任:你的科研成果能给人民带来什么好处,会给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能给国家作出什么贡献。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4月26日,西华师范大学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合作共建的“世界你好我是‘熊猫大学’西华师大”多语种网站正式上线运行,利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和数字化手段,把西华师范大学“熊猫学者”的贡献、声音和研究成果传播出去,成为世界了解西华师大和大熊猫文化的重要窗口。
近50年的大熊猫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西华师大在天文学、历史学、文学、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均取得了耀眼的成绩。西华师范大学邓李才教授领衔的冷湖地区光学天文台选址团队,发现青海冷湖地区国际一流光学天文观测新台址,研究成果发布于2021年8月18日的Nature主刊上。这一重大发现,打破了长期制约我国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也让世界天文观测者的目光,聚焦到东半球的中国。
脚踏实地,所以能于山林中守卫国宝;志存高远,所以能在星海下向天图强。77年来,西华师范大学形成了“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精神,一代代西华师大人上下求索,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伟大的传奇。
如今的西华师大,各个学科门类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名优校长、特级教师为代表的各类优秀人才,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锤子,就是以前的南充师专,拿给你吹得好像是哈佛大学一样
自己哄自己开心
问一下是不是读了这个学校就可以去抱国宝了啊
我们可以创办一个人道德文化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