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视作小孩,现象背后的复杂成因

孤独王子说教育 2024-10-29 10:06:28

大学生群体一般都年满18岁,是成年人了,在老一辈过去的岁月里,这个年纪的人不少已经为人父母了,然而社会上许多人却常将大学生视为小孩子,至少从内心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你老于世故,你会很容易就能从这些大学生的眼中看到青涩。他们一根直肠子,的确很透明,你能感觉到他接过你请的饮料时是忐忑不安的,当他把事情搞砸的时候脸上流露出“天塌了”的表情,你也能感觉到当你帮他站队怼人的时候,他恨不得当场给你磕个响头,他一个月都难得给妈妈打一个电话,而电话里他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却是一个生活小妙招:水煮鸡蛋用凉水泡一下很容易剥壳,并因此得到了妈妈的夸奖而很开心。

他们貌似成年,实则幼稚单纯,没被社会毒打过,也没被职场大酱缸浸染过,在那些混社会的老油条们看来,他们就是妥妥的小屁孩。造成人们这种观念,背后有着多重因素,它既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映射,也是教育环境、文化传统及个体成长轨迹交织的产物。

首先,从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虽然在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学生角色转换的引导上却往往显得不足。长期以来,中学乃至小学阶段,学生被置于相对封闭、保护的环境中,学习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任务。进入大学后,虽然学习环境更加开放自由,但部分学生仍未能及时适应这一变化,依然保持着“学生”这一单一身份的认知,缺乏独立生活、自主决策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种角色转换的滞后,使得他们在面对社会复杂问题时显得稚嫩,这就加深了人们对其小孩印象的固化。

其次,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往往高于其实际能力,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生一直被作为社会精英看待,被寄予厚望,认为他们应当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群体的构成日益多元,个体差异显著增大,从高考两百多分到七百多分都可以上大学,部分学生在面对社会期望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立即展现出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与担当,这种落差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大学生“小孩”的刻板印象。

第三,文化传统也是影响这一观念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的代表,在与年长者的互动中,其言行举止若未能充分展现成熟与稳重,便容易被贴上“小孩”的标签。

第四,媒体在塑造公众对大学生的认知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新闻媒体在报道大学生相关事件时,有时为了吸引眼球或简化叙事,会倾向于采用“学生群体”、“年轻人”等标签,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归因为年龄或身份因素。一件事情的发生原本与年龄没什么太大关联,但人们总喜欢将其归因于年轻气盛与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种报道方式无形中强化了社会对大学生“小孩”形象的刻板印象。同时,网络舆论场中的情绪化表达、非理性讨论也进一步放大了这一观念的影响。

最后,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自我认知、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多重挑战,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因缺乏自信、迷茫或逃避心理,而选择停留在“小孩”的舒适区,不愿或不敢面对成长的阵痛。这种自我设限的行为模式,不仅限制了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加深了外界对其“小孩”形象的认知。

社会上将大学生视为“小孩”的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打破这一刻板印象,需要教育体系、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媒体舆论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真心希望我们现代的大学生小大人们迅速成长起来,扛起你们肩上的重担,敢于担当,勇于实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你们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小孩子”印象。

0 阅读:15

孤独王子说教育

简介:资深教研员每天谈谈一些教育领域里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