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把我们包围了

畅谈古今事 2020-12-11 11:54:22

你有没有感觉到,消费把我们包围了!在路上,总有几只手向你递着传单,在车上,商家广告循环播放,在电梯里,环绕一圈的广告把你一家人的需求都安排了,等你好不容易回到家,玩着手机,一不小心又点到了某商城的营销页面。哪里都是广告,哪里都在让我们消费,也只有晚上闭上眼才享受到片刻宁静。

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我们消费不光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更是为社会,为国家GDP事业贡献一份力。你想想你今天花的一元钱,可能让某个人明天不失业。消费是个好东西,但不得不说,消费变质了,它不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它不再是满足我们的需要,它带来的不只是好处。

21世纪科技的迅猛发展,让商家营销有了更多的方式,为了让潜在消费者尽情买单,商家无所不用其极。对我们来说,以往的节日更多这意味着团圆,但这几年,商家就通过造节的方式,让消费成了一种节日程序。在双十一购物节交易量屡创新高的情况下,双十二、618、520表白日等节日席卷而来,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有商家打着节日的旗号让你花钱消费。而节日的背后,是一连串的代码,是商家的小心机,他们通过复杂的算法释放着一丁点的小优惠,哪怕最终只便宜了5块钱的商品,依然钓到了无数的鱼。

商品是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过往它只满足的是我们吃喝住行等各方面。随着消费升级,商家们又挖掘了一种营销方式——赋值。他们将某种商品赋予了某种意义,通过各种传播从而影响了每个人对这个商品的判断。爱是什么?爱就是给她20克拉的钻戒;高贵是什么?高贵就是拿着某果系的产品;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去某个城市吃喝玩乐......我们过往的观念,正在被商家们用一种商品所替代,以至于我们表达爱意的真诚都不及99朵玫瑰贵!

随着互联网的传播,人们都在倡导一种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即是“吃喝玩乐做自己”,然后各种吃喝玩乐又有了一种高级的说法。去西藏,那不是旅游,那是洗涤心灵;吃一顿美食,那不是填饱肚子,那是品位生活;大胆花钱,那不是消费,那是平等自由之光。消费意义的变化确实彰显了消费升级后人们需求的一种转变,它已经从生理需求,跳转到了精神需求和灵魂需求。但我们每个人都确定,这些产品真的能解决某种需要吗?我们的独立、自由、平等就只靠消费这一方法去实现吗?对于做人来说,确实是要做自己,但做自己并不意味着就是通过消费尽情地满足欲望,我们还有其他各种方式,比如说去创造。当然,做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还要强调个人的适配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来次名之为“自由之旅”的环游世界。

当消费包围我们以后,很多人撑不住了。他们有的无脑消费,消费从不考虑能力,有的过度消费,买了不该买的,有的超前消费,通过借贷的方式透支自己的未来。无脑必然过度,过度只可超前,然后“韭菜”被收割了。借贷分期,这是新时代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让我们离我们需要的商品更近一步,但也在一步步透支我们的未来,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收入不稳定,入世未深,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裸条”、“暴力催债”的新闻里的受害者。到这个时候,商家则会抛出一句——产品无错,技术无错,错只在你自己。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以通过商品感到暂时的喜悦,但也一定要考虑个人能力和情况有选择地去消费。在消费包围下,我们更应该做自己,而不是做资本家的提款机。面对外部消费的吸引,以及潜意识里的推动,我们都要扪心自问几次,自己需不需要,有没有能力?对于大手笔消费,不要马上决定,更应该理性地分析自己的收支规划,谨慎思考每一步的消费。毕竟,对于一般人来说,赚钱的机会总比消费的机会少。

很多人都说,消费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总是短暂,如果不作更多理性的消费,那可能会在短暂的快乐后形成更大的痛苦。当然,你也会说,最终还是“穷病”。那试问现在又有多少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呢?在穷的前提下,更应该主宰自己,而不是做资本家的傀儡,更应该去创造,而不是肆无忌惮地消费。

0 阅读:2

畅谈古今事

简介:记录微观现实、找寻心灵知己,与你一同觉醒、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