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晓敏
如今在网络搜索唐子御的名字,还是会很容易搜到4年前他和自己的乐队在天天向上节目中改编歌曲《海阔天空》的一个表演片段。当时一起组乐队的朋友,如今也成为唐子御工作中一起奋斗的伙伴。
对于唐子御来说,那个时间点的回忆分外珍贵,不仅因为「那时候的音乐梦想非常单纯」,还因为母亲的观点——「音乐不赚钱」在他的现实经历中慢慢得到印证。参加综艺的机会并不常有,没有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抱着「不能接受自己的作品被别人占着」的想法,唐子御选择创业,去做一个数字音乐版权商业分发平台。
于是,2015年3月,VFine Music诞生,平台面向B端,帮助音乐人和版权代理公司进行商业化的分销,2018年4月,VFine Music并购了包括豆瓣FM、豆瓣音乐人等在内的豆瓣音乐业务。今年2月,豆瓣FM在唐子御的推动下获得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等方面的投资。
在to C音乐分发市场巨头林立、音频平台监管加严的当前,豆瓣FM6.0发布,唐子御描述这个产品的特点是返璞归真。
6月22日,在由WeMedia、鞭牛士、蓝洞新消费共同举办的z时代新消费峰会会后, VFine Music创始人兼CEO、豆瓣FM CEO唐子御与鞭牛士谈了谈新版豆瓣FM、VFine的布局与他眼中的音乐版权分发市场。
赌注长尾音乐
依靠评论社区获得口碑的网易云音乐在前不久顺势推出社交小程序功能,艾瑞咨询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消费研究报告也指出,音乐+社交成为发展趋势。一方面顺应趋势,一方面为吸引用户、增加用户使用时长,to C音乐产品普遍在音乐内容外增加视频、社交等内容和功能。但新版豆瓣FM却要「反其道而行」。
相较之前版本的豆瓣FM,新版豆瓣FM取消了Apple Music的接入,页面、功能更简洁。播放一首歌,用户可以在页面里选择查看歌词、歌曲唱片及艺术家详情,但没有评论功能,用户表达仅限于「上划」表示不钟意,或点「红心」表达喜欢,要互动则需要选择分享到微信等其他平台上去进行。
唐子御介绍产品设计基于两个核心,一个是探索,另一个是回顾。让用户更快找到之前未知但想听的东西、已知且听过并喜欢的东西。
「我觉得一个播放器应该想怎么样让别人解放时间。」最终,用户总音乐播放时长和增长数字,才是唐子御评判新版豆瓣FM达标与否的标准,而非日活留存。
这是个自我检验的过程,这两项评判标准在短期内起伏不会有太大,但唐子御和团队看中的是,增长的每一点滴,都证明是确定为音乐这件事情留下来的核心用户。
而在音乐内容上。近年来,音乐、短视频、长视频等流媒体内容在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下提升了分发效率,但也产生了规模效应,纯算法驱动导致分发内容越来越趋同,导致小众内容在当前音乐消费领域需求不旺,被定义为长尾音乐。
新版豆瓣FM延续「小众文艺」的用户印象和追求,通过编辑、算法推荐筛选出主流中偏向小众风格的音乐,海外音乐居多。
选择分发长尾音乐内容,是唐子御和团队从商业角度考量后,决定搏长期利益的一个选择,「现在的小众可能在未来不再是小众,这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我们赌的就是一个趋势」,唐子御观察到,「中国一二线城市大部分年轻人音乐播放器里50%以上的歌都是国外的。」
追求「舶来品」的趋势在Z时代消费者的歌单数据中得到证明,早在2016年,网易云音乐发布的用户行为大数据报告指出,90后已成为音乐消费主力人群;欧美歌曲受众提升;独立音乐人,民谣、电音、二次元等多元音乐崛起。艾瑞咨询的数据也证明年轻人更能接受独立化、国际化的音乐。
网易云音乐、腾讯QQ音乐等流媒体平台亦关注到这种趋势。在被分拆由VFine Music收购并运营之前,版权等问题困扰下,专注于文艺内容的豆瓣音乐一度沉默。彼时网易云音乐发展壮大,成为文艺青年钟情的产品,这部分人群是另一巨头QQ音乐没能覆盖的,而投资豆瓣音乐正可以触及豆瓣积累的文艺人群。
而对于VFine Music来说,对未来能否通过大而全的分发形式建立壁垒的质疑,让他们也选择坚定押注小众,接受更多资本和资源的注入。唐子御认为,腾讯和VFine Music「其实都是在为未来做打算」。
他们认为未来,产业化音乐和小众文艺音乐的价值大小会伴随着技术、分发效率的提升而改变。「做产业化音乐依靠分发赚钱是短期的,因为流行趋势变化快,做产业化音乐只能分到产业化音乐本身价值的千分之一或千万分之一,但坚持做小众的却会得到音乐本身80-90%的价值,当前不赚钱但未来可能会变成非常稀缺的东西。」
产业化音乐和小众音乐是音乐行业鄙视链两端的广义代表。但唐子御并不认为作为音乐创作者,抑或是音乐版权分发公司在这两端只能进行非此即彼的取舍。「这只是一个选择,取决于想要什么,并没有好坏之分。」唐子御选择做一个天平平衡者。
新版豆瓣FM的推出,被认为标志着VFine Music正式涉足音乐流媒体业务。以音乐版权商业发行为主要业务的VFine Music 「广撒网」,此前多为电商、广告、游戏等提供音乐授权,现在VFine Music被放置在天平一端,而另一端是新版豆瓣FM音乐播放器,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音乐产业互联网平台。
唐子御也是后来才意识到,行业中的比较、对抗,并非针对音乐人所做的音乐类型,而是受众想要什么,受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客观上也带来了音乐行业上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音乐、音乐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但对于用户来说,很难为不想听的音乐内容买单,舶来品只是阶段性的替代物,无法形成购买力。演出票房每年在涨,消费在氛围等附加值上,并非音乐本身。流媒体消费力上升缓慢,证明音乐本身缺乏多元化内容,行业急需供给侧改革。唐子御认为要与国外音乐行业看齐甚至超越,要做的不是追随,而是真正意义上有自己本土化能被世界接受的东西。
行业壁垒仍是版权资源
国内音乐行业从0到1的「创造」过程漫长而跳跃。
2016年,腾讯发起版权大战,掀起近年来音乐版权行业最猛烈的竞争。在那之前,唱片时代「结束」,国内互联网蓬勃发展,但除了彩铃业,当时靠音乐版权分发赚到钱的流媒体内容平台并不多,有些甚至生存境况堪忧,因为很多音乐资源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下载。没有监管公平约束,掌握了大量版权资源的巨头,在版权交易定价上自然拥有了绝对话语权,一年间版权交易价格可以上升25%。
版权资源砌筑的壁垒日益明显,to C音乐平台虾米、网易、QQ音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从那时开始形成。巨头说了算,但行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付费体系和规则,收入端规模难以提升,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两年,行业市场本身蛋糕不够大,分食蛋糕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于是各方开始思考竞争存在的必要性还有多大。
从2015年《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出台,到2017年几大to C音乐巨头因版权资源竞争问题被版权局约谈,网易云、阿里虾米音乐、腾讯的QQ音乐近年来纷纷开始进行版权资源置换。豆瓣FM也获得了来自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的资源支持。
唐子御认为这是暴风雨前的黎明。版权资源竞争的状况目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他解释,即便是交换版权,「也存在交换99%或1%的差别」, 如果仅交换1%的资源,但其中包含目前处于头部(如周杰伦等)的版权资源就可能控制着绝大多数流量,带来极大商业价值。
进行版权资源置换,除了因为行业规则政策在逐步制定、落实并进行引领,更本质原因还在于,版权资源并非长期竞争力,因为其价值与流行状况息息相关。伴随流行状况的变化,1%资源的影响力、价值也有可能会变化。当前,缺少这1%资源的公司在思考当前如何摆脱对这资源的依赖,而掌握这1%的人也会考虑这样的优势还能存在多久。
在这样的思考下,版权资源竞争的现状可能会在不久后发生改变。在唐子御看来,可能两年内,会出现巨头并购等现象,行业中涌现出的一些公司所产生的竞争等商业行为,也会倒逼出促进行业有序、正向发展的监管规则,在电商、短视频领域正式如此。
这是适应国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走出的路径,至今,音乐行业经历了无版权消费意识、版权价格混战等局面,但同时也迎来变革机会。相比已经形成成熟产业链,并诞生细分垂直领域音乐版权的美国音乐市场,唐子御相信,在互联网、to B公司的改造下,国内音乐行业会借此走出十分不一样的形态,「跳过作为消费品因为消费力上升而重塑的阶段,跨越国外音乐版权公司发展的路径和那个时代。」
为未来做打算
4年前就存在的「音乐人不赚钱」问题,如今并没有完全被解决,而在更多人发现产业化音乐内容制作和分发的掘金地并入局后,牟利诉求使行业诞生了被诟病的抄袭、拼接的「剪刀手」乱象。
好的作品少、赚不到钱、人才少、抄袭现象产生,这在行业内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有钱赚、人才多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想怎么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当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这样做,就不会有剪刀手的现象出现。」唐子御认为无论是版权还是音乐行业其他模块都需要商业公司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在某一环节介入,让行业走向正向现金流状态后吸引人才,提升产能,产生作品多样性,带动消费多样性,最终逆转恶性循环。
唐子御表示VFine Music的定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者,这意味着必须直面当前行业的弊病和缺失。
在解决「音乐人不赚钱」方面,相比to C平台直接将音乐分发给流量群体,VFine Music作为中转站,可以要帮助音乐作品触及更大量级平台和受众,给予创作者商业价值变现的更多可能。2018年,入驻VFine Music的独立音乐人通过商业版权授权获得的平均收入和to C平台相比几乎持平。
有了更大量级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交易额等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分配机制是版权保管和分发道路上需要解决的痛点,也是核心,在唐子御看来,这也是商业公司很难拿捏的东西,体现着平台的价值观。
国外商业音乐授权价格较国内低出不少,按使用量付费,也可一次性买断,唐子御认为国内市场授权价格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未来可能会便宜到让大众接受,虽然单次分发收益变低,但是总量提高了。
有了利益分配机制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对音乐作品的定价。目前音乐作品定价没有统一的行业规则,很多是平台自主制定,靠创作者知名度、用流量数据量化作品定价是普遍现象。鞭牛士此前在《酷狗「圆梦计划」爆雷:定价规则说变就变,音乐行业被指流量导向》报道中,也提及平台定价致音乐人不满的现象。
目前VFine Music给相同用途、相同授权时限等分类限制下的不同作品进行统一定价,不对作品本身做定价区分,而对服务定价,比如推出会员套餐。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一个明确的服务价值的区分,对于音乐创作方,之后平台分账时会依据选用相应音乐的人数等数据进行利益再分配。
「当消费数据足够庞大,作为商品交易的价值才会客观体现。」提供了市场反馈机制,也让创作者面临选择,是接受消费趋势引导追逐市场需求,还是选择走独木桥寻找未经发掘的宝藏。唐子御相信选择后者的创作者不会消失。
而在困扰音乐行业的另一问题——维权方面,唐子御表示将会是VFine Music下一步要首先做的,当前 VFine Music音频指纹技术,使交易环节中的计算机可识别音乐的相关信息,他希望,伴随硬件发展,监控版权分发的路径会从线上到线下,遍及每个节点,并保证他们的利益。
这过程当中,音乐分发平台越多支付链条越长,结算共识、时间周期、回款周期可能不同,如何提高财税系统效率,成为更高效的中转站,可能是VFine Music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保证让音乐人有钱赚,打破行业恶性循环,才能更好适应未来。5G的到来,无疑会提升传播效率,视频、音频等流媒体作为内容载体,很可能爆发潜力。
唐子御对于音乐商业版权分发的前景非常看好,「我们的愿景是要成为这行业领先的音乐版权管理分发平台,不限于分发什么样类型的版权。」唐子御透露,适应不同分发渠道的需求,VFine Music也准备「广撒网」做一些IP或是大众歌曲分发。
目前to C音乐市场梯队已经区分开来,to B市场多久会诞生独角兽?
唐子御有自己的观察和预期,音乐市场需求超过当前传统分发机构所能提供的供给水平,BAT入局的信号已很明显,他觉得3年内巨头就会入局,接着3年会「打仗」。
竞争热况会让音乐市场从水底浮上水面,资本和各类资源进入,市场规模甚至可能到达百亿,这个过程自然也会大大提高VFine Music、豆瓣FM的渗透率及盈利规模。而他自觉是「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人,不担心竞争爆发,甚至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