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些看似深奥却有趣并有用的话题,相信对您是有帮助的,请您耐心看完:
对于经济,我们不能绕开的一环就是经济周期,因为这关系到每一阶段我们投资的方向以及收益情况。国内是从2016年之后开始,进入强行降杠杆周期,各种收缩的阶段。当时还有各种火热,对房子,对信贷资金的用途,对民间融资,对p2p等金融创新平台,对地方债,对很多东西都在严控。这些所有的严控如果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强行降杠杆,强降杠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范风险。
10月下旬举行的财政会议其实等于宣告大市场要开始重新进入扩张周期,这等于对2016年至2024年财政降杠杆周期的终结,等于我们现在就是站在一个历史转折点,你现在甚至可以觉得,就像是2003年的房子市场。
这个时间点,从大的周期角度看,其实并不需要每天再担心开盘一片绿,尤其是11月这几天都连续下跌,只要你的仓位合理,不是重仓位,现在就不要担心账上波动的多少钱,每天浮亏了多少钱。
10月份以来,大市场推出的措施很多,很密集,这其中包括了储蓄概念,这其实属于一个明牌概念的套利空间,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红利。
那么, 证券、基金、银行、保险互换便利到底对哪些企业及股票有利,是只有这4个行业吗?答案当然不是,它利好几乎所有“储蓄型概念股”下的一些股票,储蓄型概念股的核心定义有3层(主要是前2层)
第一层:国家控股,或者说国家是大股东,具体怎么看,可以看前十大股东 是不是大多数都是国家成立的企业,比如什么直属、什么资委成立等等,具体自己查询,要学会自己收集资料的能力。其中央企>地方国企,是因为可能部分地方国企的治理水平效率不如央企来的高,具体要看看城市等,不是绝对的。
第二层:净值,即:PB<1
第三层:有稳定的分红历史、净利润相对稳定,即有稳定的现金流,比如:电、高速路、水、燃气这种,因为居民总要用能源吧?总要喝水吧?离不开的。
对于以上三层,相信很多朋友不理解的就是PB的概念。
PB就是市净率,意思是公司的市值除以净资产,得到的数值。(市值等于净资产,则PB就等于1;市值大于净资产,PB就大于1;市值小于净资产,PB就小于1,特别注意,小于一的情况也叫做【破净】)
市净率该怎么看呢?
有两个原则:
1、如果市净率高于1,就不用看这个指标了,多少已经无所谓了
2、如果市净率低于1(就是),低的越多,捡漏越大。
给大家详细解析下原理:
首先,对于大部分的正常公司来说市值会远远大于净资产,并且市值跟净资产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假设有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一年能赚1000万,那么这个事务所的价值,最起码值很多个1000万价值,跟每年能赚得钱相关而跟净资产没关系。但是,如果这家会计师事务所连桌子椅子都是租的,净资产更低了,又或者事务所自购了写字楼,又配备了很多电脑,净资产更高了,对收入会有巨大的影响吗?可能影响根本没有那么大,还不如会计师能力更强,才对收入提升的更多。
所以,越是轻资产创业的行业,净资产越没有用,越是重资产的行业,净资产多才有点用,但无论怎么说,大部分情况下,市值都一定是远大于净资产的看净资产没有任何作用,当你看到PB>1甚至远大于1时,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那么PB什么时候有用呢?就是数值<1的时候。还是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假如它的净资产是10万元,然后市值只要5万就能把这个事务所买下来,那你别管买下来开不开,只要买完了以后把净资产打包出售,就能卖回10万块回来,这不妥妥的赚吗?所以净资产,就是一个兜底的作用,就是最不济了,这个公司开倒了,各种资产一卖,还能回来这些钱。
所以当看到公司市值低于净资产的(Pb小于),就说明这个公司大概率是被低估了可以抄底。注意,只是大概率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二字。说绝对的都是错的。
当然,PB<1也有不是完全低估的时候,这包括公司持续亏损,经营的很烂以及公司净资产有虚增等情况,这里就不再举例探讨啦。
从上文中大家了解了,既然扩张周期已经到来,并且储蓄型标的的红利也在继续,那么哪一大类标的可以囊括以上文章中的福利呢?
一、沪深300:传统巨头的局限
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老牌代表,其选股逻辑基于市值排名,选取全市场前300大公司。然而,这种“唯大是举”的策略,是否真能全面反映市场活力?
成长性之问:大公司是否等同于高增长?成熟或衰退期的企业,即便规模庞大,其成长潜力也有限。
行业偏见:重资产行业更易产生大公司,而轻资产、高成长的行业则可能被忽视。
市值波动:市值排名变动频繁,可能导致指数频繁调整,追涨杀跌的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传统的沪深300指数将会渐渐远离众多投资者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