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版:听调不听宣,就是臣子帮皇帝干活,但不会见皇帝。二郎神听调不听宣,是因为玉帝曾把他母亲镇压在桃花山下,两人算是有仇。
以下是详细版。
既然说二郎神,又说他“听调不听宣”,那应该就是说《西游记》。这个问题,我分两部分来回答。
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叫做“听调不听宣”?简单来解释一下“调”和“宣”。
调,是调动,是皇帝调遣臣子去做一件事,一般是出现紧急或重大事件的情况下,才会有调动;宣,有人说是上朝,相当于今天的上班。但我觉得不是,宣应该是皇帝宣臣子来觐见、见面的意思。(宣本义就是帝王接见臣民的大厅,又称宣室。)
听调不听宣,前提就是此人属于皇帝臣子,而且和皇帝距离很远,皇帝即便要调动他,也是通过圣旨,远程指挥。至于皇帝本人和臣子,自始至终都不会见面。
二郎神听调不听宣,就是说在有紧急事件,或者重大情况时,他服从玉帝调动安排,但不会与玉帝见面。玉帝要二郎神办什么事,都通过圣旨来说明。除此之外,二人不会有其他联系,二郎神不会去见玉帝,更不用天天去上朝见玉帝。
当然了,二郎神和玉帝距离也很远,二郎神在人间的灌江口,玉帝在天上。两人虽然是舅甥关系,但从不见面。
西游第六回,有内容可以证明。
比如一开始,观音菩萨建议找二郎神帮忙对付孙悟空时,就让玉帝传旨给二郎神。
菩萨道:“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现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闻言,即传调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赍调。
观音菩萨说了,二郎神听调不听宣,所以玉帝就只能传一道调兵的旨意,而不是宣二郎神见面,再当面对他交待任务。
悟空被捉后,二郎神就说要去上界回旨。但是,他没有到凌霄殿,而是到通明殿外等候。
真君道:“贤弟,汝等未受天箓,不得面见玉帝。教天甲神兵押着,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们帅众在此搜山,搜净之后,仍回灌口。待我请了赏,讨了功,回来同乐。”四太尉、二将军,依言领诺。这真君与众即驾云头,唱凯歌,得胜朝天。不多时,到通明殿外。
再看天师,表面上说,二郎神来听宣。
天师启奏道:“四大天王等众已捉了妖猴齐天大圣了。来此听宣。”
可实际上,二郎神没有进入凌霄殿内(上面说了,二郎神和天王等人,只是到通明殿外,玉帝办公在凌霄宝殿内),玉帝没有见他。只是叫人赏赐二郎神,然后二郎神就回灌江口了。
一壁厢宣二郎显圣,赏赐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丹百粒,异宝明珠,锦绣等件,教与义兄弟分享。真君谢恩,回灌江口不题。
所以,二郎神显然没有去见玉帝。
整个过程,二郎神听从调动,来降孙悟空,但却不肯去见玉帝。这个,就是“听调不听宣”。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二郎神“听调不听宣”?其实二郎神一出场,诗中就说了原因。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椶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也就是说,二郎神心性高傲,所以只愿意听从调动,不肯去见玉帝。
当然,这是比较隐晦的说法,实际上,悟空说出了根本原因。
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曾奈无甚冤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这郎君小辈,可急急回去,唤你四大天王出来。”
其实悟空还是委婉了,没说二郎神为何斧劈桃山。
真相是:二郎神母亲被玉帝镇压在桃山下面,二郎神用大斧劈开桃山,救出了母亲。(这部分来源于二郎神的神话传说故事,也就是他出场诗中说的“斧劈桃山曾救母”)
正因为舅舅玉皇大帝对自己母亲如此,所以二郎神不认玉帝(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更不愿意见玉帝(不过呢,那毕竟是三界之主,又是自己舅舅,所以二郎神也不能硬是撕破脸,于是来了个“听调不听宣”)。
即便是玉帝赏赐了二郎神金花御酒,仙丹明珠锦绣,书中也只是说“真君谢恩,回灌江口”,都没有说他大喜。
换谁是二郎神,面对玉帝这样的舅舅,大概都不会高兴。二郎神能听调不听宣,也算是给玉帝面子了。
听调不听宣,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但简而言之,就一句话:我只帮你干活,但不和你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