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民国是清末秩序崩溃后的狂欢;也有人说,民国是复杂的,既有名媛大师,灯红酒绿,也有饿殍流民遍地;还有人说,民国是神奇的,诞生了无数英雄豪杰!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民国时期上海外滩
笔者搜集到了民国时期一些民生老照片,很真实也很有年代感。照片中,那些没有选择躺平的人,为了活下去,都找到了自己的谋生门路。
他们中有少年,有青年,也有老人。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每个人都干得尽心尽力,这种精神值得现代人借鉴。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30年代,上海街头。一名男子摆开场子,他从一个竹篓里拿出一条蛇。一番吆喝后,现场慢慢围了不少人。原来,男子是一名驯蛇人。看到人多了起来,男子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在过去,像这样的江湖艺人其实有不少。他们走南闯北,依靠自己掌握的绝活养家糊口。让人害怕的蛇,在男子手里变得服服帖帖,精彩的表演,引得围观群众喝彩声不断。
京城一条街道边上,走来一名卖糖葫芦的男子。他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是制作好的糖葫芦,另一头装着火炉和熬糖稀的锅灶。有了这些,他可以随时随地制作糖葫芦。
路边一名黄包车师傅叫住他,男子放下担子,让黄包车师傅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面对品类众多的糖葫芦,黄包车师傅一时间难以作出选择。
30年代,在四川成都街头,两名男子正在卖艺。他们用长板凳围出一个场子,两人出身武术世家,身怀绝技,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人观看。
表演进行到高潮,两人更是拿出了看家本领猴拳。跳闪腾挪如同灵巧的猿猴,眼神和动作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民国时期,一个电影剧组正在拍电影。摄影机前,一名年轻女子伏在地上,表演非常敬业和投入。这时,导演拿着剧本走过去,纠正表演中的一些不妥的地方。
这个电影剧组挺专业的,现场打着灯光,营造出了浓郁的故事氛围。摄像机录下了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过程。
民国时期,上海郊外一处空地上,一个民间杂技团正在表演节目。场地边上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秋千架子,下面有一名鼓手,鼓声震天。一名身穿小丑服装的男子,刚从秋千上下来。
三名身穿相同服装的小女孩,也是杂技团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看到小丑完美完成动作,一名小女孩走上前去祝贺。杂技表演虽然危险,但也是一个谋生的门路。
民国时期,一名木匠正在制作一张方桌。他正用批灰刀往桌抹腻子。腻子干了之后再在上面刷油漆。妻子抱着孩子站在旁边,看着丈夫干活。在过去,木匠很吃香。他们能制作各种家具,获得的收入也不菲。
寒冬腊月,北京城墙外的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一些工人们将河里的冰切割成块,储藏到专用的冰窖里。到了夏季,就可以将冰块从冰窖里取出来,用于生活各个方面。这些工人们穿着厚厚的棉鞋,为了保暖,还在鞋子里面塞上柔软的稻草。
民国时期,像这种街头流动理发摊很普遍。他们一般挑着扁担,走街串巷为人理发。扁担一头装着理发工具,另一头装着火炉和脸盆。只要有人需要,他们随时可以停下来工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还能见到这样的流动理发师。
民国时期,四川街头。一名黄包车师傅正在路边等待乘客。这是一条繁华热闹的街道,路边是一家售卖酱菜川广杂货店。每辆黄包车上都有编号,类似现在的出租车。虽然这份工作很辛苦,但也能养家糊口。
在上海街头,一名猴戏艺人正在表演节目。他一手拎着铜锣,另一只手牵着猴子。他不断发出口令,猴子就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再加上小猴子戴着帽子,穿着小马甲,举手投足令人忍俊不禁。现在,会猴戏的人越来越少了,而猴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国时期,在街头集市上,一名菜贩拉了一大车蔬菜,在街边摆摊。车上装着好几种蔬菜,青翠鲜嫩。像这样的菜贩,有的是自家有菜园,有的是从菜农手里批发的。不管怎样,这也是一种谋生的门路。
民国时期,街头上走来一名挑着担子的男子。他的两只木桶里,装的是金鱼,走街串巷吆喝着售卖。桶里放着一个十字格子,上面扣一只碗。桶里的金鱼红艳艳的,很漂亮。如今,人们买金鱼,一般到花鸟鱼市场。
30年代,河北保定街头。一名老者正在摆摊,他卖的是儿童玩的各种小玩具。他一边敲锣,一边吆喝。一个孩子被吸引了过来,站在摊位前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看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孩子们对玩具没有一点抵抗力。
民国时期,在一家玉石加工厂里,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正在打磨机前忙碌着。你看他坐在很高的凳子上,脚踩着踏板控制打磨机的力度,干起活来非常娴熟。可见,他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为了生存,他早早地肩负了生活的重担。
在街头一间小棚子里,正在表演木偶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照片中,一个芝麻官形象的木偶,表演出各种动作。现在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木偶戏了。
路边一名男子正在卖水果,担子一头装着柿子,一头装着梨子。面前还有一些花生等水果。他是如此得洒脱,半躺在地上,就等着有人来买他的水果。能卖多少卖多少,一点也不焦虑。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挑着一些手工制作的花卉在街上售卖。这些花朵制作得非常精美,就像真的一样。为了生活,他没有躺平,而是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人啊,只要有一个特长,就不愁没饭吃。这不,路边有一名老年男子正在摆摊。他是个识文断字的人,有一定的文字基础。他依靠自己的这个特长,主要替人代写书信,赚取一定的费用。在那个年代,这门生意很火的。
路边有一名篾匠在摆摊,他挑的担子两头,装着竹篾和修理工具。不论是簸箕、竹筐等家用器具,只要是坏了,他都能修复。这也是一个独门手艺,每天走街串巷,虽然很辛苦,但每天都有收入,他脸上的笑容说明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
街头一名磨菜刀的男子,为了吸引人们注意,拿起一把小号使劲吹起来。嘹亮的号声,吸引了路人们的注意。这也是广告的一种形式。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还经常能看到一些背着架子吆喝着“磨剪子戗菜刀”的人。
一名男子坐在街头,他面前摆着很多折扇。他家是祖传做纸扇的,扇面也都是纯手工绘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他对自己家的扇子非常自信,将刚绘制好的几幅扇面,挂在后面的衬布上展示。
民国时期,一户人家的大门被人敲开。主人一看,门口站着一名男子。男子身上背着一个布袋,手里拿着竹板,边打边唱,唱的都是吉祥话。一曲唱罢,主人很高兴,就会给他几文钱或者食物。然后,这名乞丐艺人到下一户人家,继续唱曲乞讨。
一名锔瓷匠人,正在修复瓷器。锔瓷,就是把破裂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能再使用。锔瓷在中国瓷文化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国时期,一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出现在街头。他身穿僧袍,头戴毗卢帽,手拿如意和佛珠,坐在一辆黄包车上,正准备去参加一场法事活动。他这身独特的装扮,引得路人纷纷围观。
在一家店铺柜台前,一名老者正在吃饭。这是一家咸菜店,店铺的柜台上,放着几瓶腌制好的菜品,对外展示。在柜台上方,悬挂着一只鸟笼,里面有几只小鸟。
民国时期,在一个集市上,一名男子正在售卖盖帘。他挑的担子两头,装着各式各样的盖帘,都是用高粱杆制作而成的。盖帘、又叫盖垫,饺子帘,饺子拍,饺子盘,篦帘,盖件。用于放各种面食,还可当锅盖用。
民国时期的一个冬季,房顶、树木和地面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几名妇女坐在房檐下晒太阳。她们面前放着一个大铁盆,里面生着炭火。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烤火取暖。
这是民国时期的一条街道,街边的建筑古色古香。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这些都是非常有实力老店,有中药店、颜料店、五金店、玻璃店等,商业氛围很浓。
结束语:回看这些民国时期珍贵老照片,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的谋生手段,真是不容易。叹古惜今,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能躺平,发掘自己长处,总能找到适合自己走的道路。您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