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奥运会产生了最后三枚网球项目的金牌。头号种子克莱奇科娃/西尼亚科娃以7-5,6-1夺冠,终结了本西奇单双夺冠的希望;4号种子帕夫柳琴科娃/卢布列夫以6-3,6-7,13-11惊险赢得与同胞维斯尼娜/卡拉采夫的俄罗斯内战。
当然,关注度最高的男单金牌战中,4号种子兹维列夫以6-3,6-1横扫12号种子卡恰诺夫,赢得了职业生涯分量最重也最有意义的一个冠军。
不得不说兹维列夫今年奥运会表现得相当出色。这不单单指他赢得了冠军并在半决赛击败了志在夺冠的头号种子德约科维奇,更重要的是本次奥运晋级之路上,有四场比赛的对手在他手中最多也仅仅拿到五局。只有同巴斯拉什维利和德约科维奇的比赛稍显焦灼,当然对阵德约那场比赛的后半段,其实也完全落入他的节奏。
获得金牌后,胡立涛老师在微博调侃:兹维列夫的“金满贯”已经夺“金”,就差“满贯”了。这其实也把一个问题抛给兹维列夫和广大球迷,这次奥运会只是兹维列夫的一次偶然爆发,还是说他突然开窍找到了能解锁大满贯的钥匙?又或者说三盘两胜的比赛原来就是兹维列夫所擅长,他也多次摘得大师赛冠军,这对大满贯比赛来说参考价值不大?
很多人可能忘了兹维列夫崭露头角时的样子,1米98的身高让他拥有不错的发球,底线击球也相当扎实稳定,但这两项技术之间似乎割裂了。
彼时兹维列夫高质量的发球常常不能快速转化成得分,他也更愿意进入底线的漫长相持。当然这已经足以让兹维列夫赢得不少荣誉,至少18年年终他就是这样“磨”死了德约科维奇。
然而近2米的身高带来巨大的身体消耗,相对消极的打法让他在五盘三胜的比赛中无法保持如一的状态,大满贯五盘被爆冷一度成了兹维列夫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兹维列夫开始了自我升级,他要在发球与底线之间找到一些“粘合剂”,让发球的威力可以最大化地转化为场上的优势和得分。
看似只是增加一些技术环节,但对于一个已经取得不少成绩的运动员是需要打破他已成习惯的技战术体系和思维模式的。这个过程一度也让兹维列夫止步不前,被同龄人追上甚至一度落后了身位,也奉上了去年美网决赛73公里发球的名场面。走出舒适区,人难免会失去自信,缺乏安全感。
但从今年的战绩来看,兹维列夫确实也在慢慢走上正轨。无论相持中的侵略性还是网前的得分能力都有不少的提升,这些也和他固有的底线能力慢慢融合。
如果说在上半年的比赛中他还不能特别好地把握节奏而出现一些反复,增加二发侵略性也时不时地在关键时刻出现双误,但一切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本届奥运会是他近两年重塑技战术的阶段性成果,一切似乎都刚刚好。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做到了技战术的张弛有度,进攻凶猛,防守顽强。
当新的技战术逐渐烂熟于心,你甚至发现兹维列夫的糟糕脾气都有所收敛。虽然兹维列夫依然需要大满贯来检验更漫长的比赛下自己维持状态的能力,但这样的“破”与“立”显然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甚至在未来更激烈的竞争中,他仍然需要不断的打破,不断地重新建立。当然这也是其他几位小天王同样需要做的事情,甚至还要冒着失败和退步的风险。但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切都不是顺理成章、心想事成,你需要不断冒着风险试错。但是,这也是三巨头长盛不衰的秘密,他们都是如此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