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向来有着武器繁杂,口径不统一的问题。这样的现象不但加大了后勤的供给压力,弹药的配发难度,而且还拖累了总体的发展。除了上述这些情况之外,印军当中还有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那就是班组内的不少轻武器,仍旧充斥着大量的二战老产品。以班组火力中坚的轻机枪为例,不少印军班级编制内配属的仍旧是二战时期的布伦式轻机枪,发射的弹药是7.7×56mmR步枪弹,性能强于AK-47所使用的7.62x39mm M43步枪弹。
布伦轻机枪在我国是非常知名的一款经典枪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听到,看到它的身影。当时,我们的确获得了一批原版7.7毫米口径的布伦轻机枪,而且在战场上也的确对日军构成了杀伤。但是,7.7毫米子弹在当时我们军队内并不是主流弹药,而日军虽然也有7.7毫米子弹,但尺寸却是7.7×58mmSR T-92和7.7×58Arisaka T-99,与布伦轻机枪7.7×56mmR步枪弹完全不通用。
考虑到这些,我们后来采购了加拿大改进版的7.92mm布伦轻机枪,由此才适应了弹药补给的问题。不过,印度在获得这些轻机枪之后,虽然也做出了一些改进,但是弹药和口径始终没有更换,布伦轻机枪也一直在印军内承担着班组机枪的角色。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布轮轻机枪的话,不难发现该枪实际上已经落后。作为一款老式轻机枪,它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到扩展性的问题,比如无法安装光学瞄具,30发弹匣装弹量不足,无法构成持续射击火力压制的优势。
另外,7.7×56mmR步枪弹重量太大,加上枪械本身的自重量和备用弹匣的话,超过了20公斤。而单兵在这一状态下普遍能够携带的弹药基数,不超过210发。与之相比,小口径班组轻机枪的95式轻机枪在一般情况下可携带4个75发弹鼓(3个为备用)。这样来看的话,小口径弹药的优势得到了凸显。而布伦轻机枪射程远的优势,则很难发挥足够的作用。要知道,现代战场不再是二战思维下的攻防战斗,双方的战斗大多都是快速穿插和突进,在行进间发挥己方重火力的优势。
举个较为明显的例子,中国陆军已经开始普及车载机动火力,即便是一辆山猫突击车,也能适配大口径重机枪或者更大口径的榴弹发射器。在行进中,也可以对敌实施压制。而印军目前还没有实现机械化,无力构建这样的等量优势。班组布伦轻机枪在此时的劣势已经很明显,无法快速更换阵地,行进间点射后坐力太大,射速太低,导致步兵在最后成为车载机动火力平台的“靶子”。而印军对于这一劣势,还没有做出改观,我们过去缴获武器并归还给他们的武器,大多仍在使用。
这里的布伦是战后改为7.62nato弹的L4轻机枪,早已不是7.7了
赐还战败者武器,侮辱性极大。
这是我军唯一一次拥有装备上的优势
鬼子的99友板弹药就是参考英国人的,尺寸是一样的就是底缘不一样
英77依然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