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的经济

昕瞳看历史 2023-02-17 18:39:15

渤海国地域辽阔,山盘水绕,沃野起伏,资源丰富,这为渤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渤海铁器的普遍应用,加之政治稳定,又积极向中原学习,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渤海的经济门类比较齐全,有农业、手工业、狩猎业、畜牧业等重要经济部门,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农牧渔猎四业兴旺。渤海国建立后,把农、牧、渔、猎四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大力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农业是渤海国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门类

渤海的先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谷物种植,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规模。渤海建国后,特别是大钦茂统治时期,十分重视农业,设立专管农业的大农寺,派人员去长安学习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经过渤海广大人民的辛勤劳作,渤海地方五千里迁阔的平原沃野被广泛开垦,农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渤海农业发展得益于铁农具的使用。从敦化敖东城等地出土的铁农具来看,铁器在渤海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尤其是铁铧的出现,反映了渤海的农业生产已由"偶耕"(两人并肩耕作)进入到犁耕阶段,用牛或马等大牲畜拉着犁铧耕作。铁农具和耕牛的使用,既省力又省时,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和深耕细作,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唐朝先进的历法在渤海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朝重视历法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曾多次修改历法,公元822年编纂出版新的历法《长庆宣明历》。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渤海出使日本的乌孝慎把《长庆宣明历》带到了日本。这说明渤海人先于日本掌握和使用了唐朝的先进历法,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渤海人打破传统成功地引种了水稻。当时日本人认为渤海地区"土地极寒,不宜水田"。但渤海人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硬是在北纬43度及其北地区的牡丹江图们江流域成功地种植了水稻,为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东北地区的水稻栽培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渤海人不但大面积栽种水稻,而且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如"卢城水稻",远近闻名。水稻的种植及优良品种的培育反映了渤海农业的巨大发展。

渤海人还广泛种植麻类作物,用收获的麻织成麻布,渤海人穿的衣服主要是用麻布制作的。渤海产蚕丝,其丝织品多供王室贵族、官僚、地主享用。渤海出产药材,有人参、牛黄、白附子、麝香等。有些名贵药材,除供应本地或远销日本外,还作为贡品向唐廷敬献。渤海盛产水果,"丸都之李"、"乐游之梨",在当时享有盛名。由于东部、南部紧濒大海,渤海海产品也很丰富,如昆布(海带)就是当时有名的海产品之一。

配图与正文无关

畜牧业在渤海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一些边远地区,牧业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部门。渤海的先人们,如肃慎人、挹娄人、勿吉人和靺鞨人"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饲养家畜是渤海故地人的传统经济活动,尤其是渤海先民历来重视养马。在北魏太和年间,渤海的勿吉曾一次向北魏进贡500匹马。可见好马之多,养马业之发达。渤海国建立后,仍保持饲养的传统,提高了饲养水平,特别是马、牛养殖有了很大的发展。渤海的马不仅用于生产、作战、运输,而且作为"商品"运往内地出售,作为"贡品"向唐朝进贡。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渤海王大武艺两次向唐朝进贡60匹良马。马匹成为"贡品"和 "商品"的新用途,促进了渤海国养马业的大发展。渤海还大力发展养猪,饲养出负有盛名的"鄭颉之豕",是猪的优良品种。

渤海国东临日本海,境内有众多的江河湖泊,水产丰富,捕鱼业相当发达。

渤海渔业分海上捕捞和江河捕捞。早在南北朝时期,当时渤海故地人乘较大的船只扬帆日本海,进行远海捕鱼。捕获的鱼类有鲸鱼、螃蟹等,其中螃蟹最为著名,史载"渤海螃蟹,红色,大如碗,螯巨而厚,其跪如中国蟹螯"。到了渤海时,渔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公元719年(唐玄宗开元七年)拂湟靺鞨部向唐朝进贡鲸鱼,公元738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渤海向唐"贡献貂鼠皮一千张,乾文鱼百口"。能捕获鲸鱼,反映渤海国当时已掌握了先进的捕措工具和技术。

"人皆善射,以射猎为业",是对渤海先人的赞誉,也是渤海先人的生活写照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渤海的祖先就开始狩猎活动。到了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勿吉人和靺鞨人已经"人皆射猎为业"。进入渤海时期,在辽阔的荒原莽林中,到处是珍禽异兽,"夫余之鹿"和"太白山之兔"是渤海的名特产,也是渤海人主要猎取对象。特别是今吉林省农安一带的扶余府,当时林木丛生,是鹿生活繁衍的好地方,也是渤海人狩猎的好场所。渤海人还猎取各种貂、鹰及凶猛的虎、熊等。一些猎物的皮毛,如貂皮、虎皮、豹皮、熊皮、羆(pí)皮等,成为向中原王朝的贵重贡品。同时,还运往内地及日本进行交易,换取所需物品。

冶铁铁器长足发展。渤海的冶铁业很发达

据考古发现,在今吉林省境内的好多地区,都有渤海国冶铁遗址和遗物。在和龙市勇化乡惠章村发现的渤海建筑遗址处,堆积着大约1000立方米的炼铁渣。1986年在抚松县松郊乡新安村发现渤海炼铁遗址尚存的炼铁渣,面积达10000 平方米。渤海的冶铁业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部和东南地区。渤海国冶铁业之所以较大发展,是因为渤海国崛起时正处在唐朝繁荣昌盛之际。当时的中原地区经济发达,冶铁的规模和产量均超过历朝历代,并且能够制造大型的铸铁件。

据史料记载,当时渤海国国库存铁量达207万斤。由于渤海国一直与唐朝保持着密切关系,中原地区发达的冶铁业对渤海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渤海国冶铁业的发展和冶铁技术的进步。渤海人不但掌握了生铁铸造技术,用生铁铸造三足铁锅、方铁鼎、铁风铃、铁铧、铁斧等铁器,而且还熟练掌握了熟铁锻造技术,用熟铁制造铁刀、铁矛、铁钩、铁钉等。在珲春市八连城出土的一把铁刀,虽埋藏地下一千多年,已锈迹斑斑,但经脱锈后,仍然锋利,亮光闪闪。可见,渤海人的熟铁锻造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渤海人把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用于生产的有铁铧、铁犁、铁镰、铁铲、铁锤、铁斧、锯条、铁锛、鱼钩、鱼叉等;用于生活的有三足铁锅、双耳铁锅、铁鼎、铁销、铁锥、棺钉、口枢、门輨(guǎn)、门鼻等;用于军事的有铁刀、铁镞、铁矛、匕首、甲片、铁镖、马蹬、马衔等;用于装饰的有带扣、带銙(kuǎ)、带卡、带钩、圆泡饰、铁簪、心型饰、桃形饰等;用于佛事的有风铃、佛像、铁香炉等。铁器的广泛应用,是渤海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配图与正文无关

商业贸易繁荣发达

渤海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繁荣,生产的产品除本族人消费外,大部分进入了市场,经商人运往各地出售,于是商业便活跃起来。渤海商品主要销往中原各地。公元713年 (唐玄宗开元元年),渤海受唐册封后,郡王大祚荣遣王子朝唐。王子经奏请唐廷批准,开始了渤海与内地的商品贸易活动。渤海与中原的经济交往,依托朝贡道和营州道两条交通干线,双方开展货物运输业务,进行"就市交易"。唐朝的登州地区,是渤海向内地出售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这里经常停靠渤海的贸易船只。为了加强和推动同渤海的商品贸易活动,唐朝在青州(今山东益都县)设置渤海馆,建立直接的商务联系,管理同渤海的商务事宜。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的需要,渤海大力发展交通,开辟六条干线,即日本道、新罗道、契丹道、朝贡道、营州道以及北行通往黑水靺鞨。这六条交通干线加上许多支线,构成了渤海的交通运输网,联结国内外各地,成为渤海乃至东北亚的商贸中心。渤海在同唐朝开展贸易活动的同时,积极发展同日本的商业往来。在渤海国派出34次旅日使团中,人数超过100的达16次,超过300人的有两次。渤海国后期访问使团人员基本固定在105人。随着渤海国与唐朝和日本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条从中原经渤海到日本的"东北亚丝绸之路",这对于渤海国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手工业门类齐全

手工业是渤海国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纺织、制陶、建筑、造船、皮革加工、粮食加工、盐业生产、印染、服装、乐器等生产,无所不有,几乎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渤海的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两汉时期,肃慎人便开始"绩猪毛以为布"(《肃慎国记》)。至渤海时,纺织业在中原的影响下,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渤海纺织业最发达的是麻纺织和丝纺织,著名的麻布产地在显州(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当时,和龙县西古城周围二三百里内分布着许多渤海的城池,和龙县西古城一带是渤海的一个繁华区,手工业很发达,生产的"显州之布",是渤海的名牌产品之一。蚕丝为原料生产的"龙州之绸"和"沃州之绵",都是当时的名品。渤海的纺织,按原料分为麻布、毛布和丝绸,按质量分细布和粗布。麻布主要供平民使用,绸、缎、锦织品是奢侈品,专供贵族人享用,有部分纺织品作为贡品进献中原王朝。

渤海的航海业很发达。在渤海存世的200多年间,赴中原朝贡达143次,朝贡队伍最多达100多人。朝贡船只大多沿鸭绿江出海,渡渤海湾取道登州(山东蓬莱)扬帆远航,前往内地。此外,渤海人沿此水路频繁地与内地进行商业贸易和民间往来。渤海还多次派官员出使日本,人员最多一次达300多人。在渤海赴日的船只中,最大的船只可载60至70人。这说明,渤海国在8世纪就能建造荷载六七十人的远航船。

配图与正文无关

生产瓷器是渤海手工业兴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等地出土大量渤海瓷器、瓷片。这些瓷器、瓷片色彩斑斓,结实坚硬,显示了渤海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渤海制陶业规模较大,种类繁多,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应用广泛。陶器中有碗、盘、碟、盆、罐、盒、瓶、壶、钵、缸、砚台、瓜棱罐、器皿盖、三脚器皿、灰陶异型盘等,还有釉陶器,如釉陶罐、釉陶盆、釉三脚器皿、釉陶皿器盖等。这些釉陶器,火候较高,制作细腻,造型美观,生动别致。

在渤海的手工业中,一些手工艺产品不乏精品之作。如"玛瑙柜"、"紫瓷盆"和"玳瑁杯"等,是当时享誉盛名之作。"玛瑙柜方三尺,深色茜,所制工巧无比;紫瓶盆,量容半斛,内外通莹,其色纯紫,厚可寸余,举之则若鸿毛。"这两件艺术瑰宝,是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由出使日本的渤海使臣杨宗远带入日本。日本通事春日宅成见之叹曰,昔入大唐,获观多珍,未若此之奇也。这充分显示了渤海高超的手工技术和精湛的工艺。

0 阅读:15

昕瞳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