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小青青,前一篇文章,我们主要讲了我们经常听到的什么,附录一,附录二,还有这个CITES公约,也就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相关内容。相信看完的小伙伴大概明白了这个公约的大概内容与其基本的作用。也大概能够了解到一些,我们日常养龟和这个公约之间的关系。
不过我们还留下一个疑问,判断一个宠物龟是不是野生保护动物,到底是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基准,还是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为基准,还是两个里面提到的龟种合起来为基准呢?
这个确实是令很多龟友感到烧脑,不过即使再烧脑,养龟的第一步,我们还是不得不把这个事情弄清楚。毕竟很多龟都被列入到了保护范围内,就连草龟和花龟这种地摊三杰也被列入到了二级保护动物范围,当然虽然明确标注了仅仅保护野外种群,人工种群不在这个范围内。
但是有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无解局,你如何证明你的乌龟是人工的,还是野外的。或者有些小伙伴直接山上看到个龟,也没看过这保护法,那公约的,二话不说带回了家,这种行为真的是很危险,容易触发一些破事。今天,我就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手册,这个手册就是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一些龟,经过核准后,转化成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对应等级。然后将核准名录作为最后的依据。
一、核准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个核准名录,全称也挺长的,叫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动物物种核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实就是把一些我国不存在的野生龟种,根据这个《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然后进行核准,然后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野生保护动物一样,按照对应等级进行保护管理。
极端情况下,例如某些外国野生龟,核准为一级保护动物,同时限定范围为所有种群,不论是人工繁育还是野生的都为一级,那么我们就既不能饲养也不能交易,也就是千万别沾的程度,人工的也不能沾。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最新的核准目录中,都有哪些龟是国家一级,哪些龟是国家二级。大家心里好有个数。
二、核准野生动物名录列表我们先来说下这张《核准野生动物名录清单》怎么看,这个最后三列,一个是公约附录级别,一个是名录级别,一个是核准级别。如图所示,这个公约附录级别就是那个国际公约里面的,附录一,附录二标注的保护等级了。这个名录级别指的是我们国家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对应的保护级别。最后这个核准级别,就是经过相关部门核准的,转换成了对应的等级后,我们就要把它当成对应等级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看待了。
三、猪鼻龟和鳄龟科核准等级我们先看下这个猪鼻龟和鳄龟科目,这个最新的国际贸易公约,已经把鳄龟科从附录三升级为附录二了。不过从下边我们国内2021年的表格中,我们还能看到,核准等级为暂缓核准。养鳄龟的朋友就需要及时关注下是否有最新的核准名录出现了,还要看其核准后,是否仅限定野外种群。
然后这个猪鼻龟核准为二级保护动物,那就是不能饲养野外种群,那是受保护的,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去养下山龟,这种仅限野外种群的,我们可以饲养人工繁育品种的,带合法来源证明的。当然这个等级是会过一段时间,可能是一年,三年,五年,他是会变得,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
四、其他龟种核准清单如下上边给大家详细讲解了鳄龟和猪鼻龟核准后的等级,以及这个表格如何看,下边呢就是其他龟鳖目在2021年的核准等级了。大家可以做个参考,估计后边还会有变化。而且下边这个泥龟我一直看着不对劲,这个泥龟不应该是附录二吗,反正这个是不对劲的,我给大家打上红色标记了(图在最后)。大家可以找找有没有更加新的,或者更加正确的,目前只在官网找到这样一个核准后的等级表。
不过大家注意,这个表都是指的水生动物物种。大家也发现了没有陆龟。陆龟其实好像就是按照CITES公约的等级,直接转换成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对应等级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及时关注官方最新公告和规定。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大家可以根据各种规定,以及最新的消息,综合判断什么样的龟可以养,什么样的龟最好别碰,哈哈哈!祝大家养龟愉快!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水生动物物种核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录
中文名
公约附录级别
名录级别
核准级别
海龟科 Cheloniidae
海龟科所有种(除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
Ⅰ
无
一
蠵龟(红海龟)
Ⅰ
一
略
绿海龟
Ⅰ
一
略
玳瑁
Ⅰ
一
略
太平洋丽龟
Ⅰ
一
略
鳄龟科 Chelydridae
拟鳄龟(美国)
Ⅲ
无
暂缓核准
大鳄龟(美国)
Ⅲ
无
暂缓核准
泥龟科 Dermatemydidae
泥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棱皮龟科 Dermochelyidae
棱皮龟
Ⅰ
一
略
龟科 Emydidae
牟氏水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科阿韦拉箱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斑点水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布氏拟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木雕水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钻纹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箱龟属所有种(除被列入附录Ⅰ的物种 )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图龟属所有种(美国)
Ⅲ
无
暂缓核准
地龟科 Geoemydidae
马来潮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潮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黑池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安南龟
I
无
二(仅野外种群)
三脊棱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眼斑沼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印度泛棱背龟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咸水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三棱潮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红冠潮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缅甸潮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闭壳龟属所有种(除列入附录I的物种和我国分布种)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闭壳龟属所有种(我国分布种)
Ⅱ
二(仅野外种群)
略
布氏闭壳龟
I
二(仅野外种群)
略
图纹闭壳龟
I
二(仅野外种群)
略
摄龟属所有种(除欧氏摄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欧氏摄龟
Ⅱ
二
略
日本地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地龟
Ⅱ
二
略
冠背草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庙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扁东方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大东方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锯缘东方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苏拉威西地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大头马来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马来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日本拟水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黄喉拟水龟
Ⅱ
二(仅野外种群)
略
黑颈乌龟
Ⅱ
二(仅野外种群)
略
黑山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印度沼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果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巨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泛棱背龟属所有种(除附录I物种)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眼斑水龟
Ⅱ
二(仅野外种群)
略
四眼斑水龟
Ⅱ
二(仅野外种群)
略
粗颈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雷岛粗颈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蔗林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艾氏拟水龟(中国)
Ⅲ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大头乌龟(中国)
Ⅲ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腊戍拟水龟(中国)
Ⅲ
无
二(仅野外种群)
乌龟
Ⅲ
二(仅野外种群)
略
花龟
Ⅲ
二(仅野外种群)
略
缺颌花龟(中国)
Ⅲ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费氏花龟(中国)
Ⅲ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拟眼斑水龟(中国)
Ⅲ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平胸龟科 Platysternidae
平胸龟科所有种
Ⅰ
二(仅野外种群)
略
侧颈龟科 Podocnemididae
马达加斯加大头侧颈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亚马孙大头侧颈龟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南美侧颈龟属所有种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鳖科 Trionychidae
刺鳖深色亚种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小头鳖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缅甸小头鳖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恒河鳖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宏鳖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黑鳖
Ⅰ
无
二(仅野外种群)
亚洲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小头鳖属所有种(除被列入附录Ⅰ的种类 )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努比亚盘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塞内加尔盘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欧氏圆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赞比亚圆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马来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斯里兰卡缘板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缘板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缅甸缘板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孔雀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莱氏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山瑞鳖
Ⅱ
二(仅野外种群)
略
鼋
Ⅱ
一
略
鼋属所有种(除鼋)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砂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东北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小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大食斑鳖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斑鳖
Ⅱ
一
略
非洲鱉
Ⅱ
无
二(仅野外种群)
珍珠鳖(美国)
Ⅲ
无
暂缓核准
滑鳖(美国)
Ⅲ
无
暂缓核准
刺鳖(美国)(除列入附录Ⅰ的亚种)
Ⅲ
无
暂缓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