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保密,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
第一,防止员工互相攀比,造成不稳定因素
通常情况下,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和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定位是很难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企业认为某个员工产出价值低,不应得高工资,但是员工本人很可能认为自己对公司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就应该获得高回报。如果工资透明,员工之间就会相互比较,当看到与自己同时进公司或者同级别员工比自己薪资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心理失衡,进而寻求加薪,甚至跳槽,这样的变数企业是不愿意看到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心涣散、人员流失。第二,为了降低薪资支出,寻求公司利益最大化
劳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关系。假设没有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企业一定倾向于付给员工最少的薪酬。实行薪资保密,企业可以一人一酬,对那些能力强、业绩好的可以单独加薪,而不必担心其他员工产生不满情绪,这样企业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多的利益。
第三,所谓的公平公正,在薪资方面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关于薪酬标准,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一个所有人都会认同衡量尺度。智联招聘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受访的3.5万名劳动者中,有超过一半的员工(占比56%)认为企业制定的薪酬不公平。薪酬的高低,是由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决定的。我的一位亲属,是一位生物学家,原来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后来2000年的时候,去了美国,拿到了绿卡,最后到美国定居。他之所以出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美国一年的收入,相当于我在北京一辈子的工资了。”
我的这位亲属出国,不是因为原来大学对他不公平。他当年就是大学首屈一指的研究生导师,地位、影响力和收入都是同事中较高的。但是,当面对更好的选择时,他就会本能的追求更高的收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第四,作为职场人,过多考虑薪资保密问题、公司是否公平公正是没有意义的理论上说,如果员工薪资公开透明化,企业方为了规避矛盾,通常会倾向于最小化工资差距,甚至平均分配员工的收入。比如一些国企和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最受人诟病的就是吃“大锅饭”,有的人累死累活,有的清闲自在,但是工资是一样的,反而形成了极大的不公。实行薪酬保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能力强、贡献大的人获取更高的价值回报,对劳动者也是有好处的。
而且,作为一个职场人,吐槽企业暗箱操作,寄希望于企业“公平公正”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于不能改变的现实,要学会平静接受。同时,要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永远有议价的能力和选择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