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告诉我们三大教训,外部形势很恶劣,不可天真、大意

欣史调 2024-09-28 21:52:53

俄罗斯一个曾经被誉为世界实力第二的国家,在受不了西方挑拨的情况下,贸然发动了冲突。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重心一直放在东亚和中东,尤其是某东亚大国的崛起,引起了警觉。

这些变化,为我们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发展时机,也为我们提供了未来不可触碰的三大教训。

不要相信西方吹捧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大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亚太地区的经济引擎地位,深刻影响了其全球战略布局。

美国势力的退出,让俄罗斯看准了西方的实力真空,与德国、法国等加强了经济军事合作。

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就是其中的例证之一。

西方对俄罗斯的看法,在这一期间也发生了改变。

原本作为失败者地位的俄罗斯,再次被捧上了全球军事实力第二的地位。

美国甚至试图拉拢俄罗斯,共同打压东大的发展,实施科技封锁并限制投资。

重塑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削弱东大在全球经济的地位。

早已飘飘然的俄罗斯,竟真的以为自己有这样的实力。

美国的示好,被其误认为了是其全球实力衰弱的体现之一。

更多的俄罗斯人对战争持盲目乐观态度,认为俄罗斯凭借辽阔的国土、强大的工业能力。

在摁死乌克兰的同时,也能够在和美国的对抗中不落下风。

结果可想而知,深陷冲突中近三年之久的俄罗斯民众,经济压力十分巨大。

曾经与俄罗斯经济来往相当紧密的德国,在“北溪”管道被炸前夕,一言不发。

要对外部复杂环境保持警惕

与俄罗斯相比,东大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

俄罗斯西部与欧洲接壤,广袤的东部国家基本是曾经的盟国,地缘环境相对简单。

东大三面环海,有历史纠葛的国家是数不胜数。

再者,大国崛起与现有霸权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

当下,很多人对与美国的关系过于乐观,可以说,和曾经的俄罗斯人没有区别。

美国在外交上积极与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试图构建包围圈。

频繁在周边海域举行军事演习,加强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存在。

尤其是日本,其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属于首列,不亚于英国、德国、法国等传统强国。

在某些特定的军事领域,甚至更为出色。

这使得东大所面临的地缘压力绝不比俄罗斯要小,缺乏与之对应的战略纵深。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几乎和西方阵营“贴脸”,需要更强大的海军实力保护。

冲破岛链战略封锁,构建自身战略屏障,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一大方向。

不能妄自菲薄

与“速胜论”相伴而生的,往往是“投降论”。

俄罗斯一开始基于西方的吹捧和对自身实力的误判,宣称一个月内拿下乌克兰。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时间在无限制的延长,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真正结束。

事实上,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

这与东大恰好是互补的,作为制造业大国,能源和粮食等关键领域仍依赖进口。

原油需求量之大,曾长期被列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

这些都决定了俄罗斯立于不败之地的地位,但与西方议和、让步的声音,不时传出。

可见,俄罗斯最大的问题还是民众信心不足。

东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早已不可相提并论。

在当年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国家,尚能把美国打得找不着北。

更何况是现在?

俄罗斯试射洲际巡航失败,中东冲突升级、乌克兰跃跃欲试。

东大25日洲际巡航飞向太平洋1.2万公里的实验丝毫不差,有效地震慑了周边的宵小。

当下的东大,绝不畏惧任何势力的挑战,就算美国亲自动手,也要掂量有没有这样的实力。

0 阅读:16

欣史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