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鲁西南地道战

评史可不察 2024-08-21 02:38:35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是电影《地道战》里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鲜为人知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鲁西南也曾广泛开展过地道战,并且取得了丰硕战果。定陶县地道战,就是鲁西南地道战的一个缩影。

全面抗战打响后,地处鲁西南平原、无山水相依托的定陶人民,为躲避日寇和伪军,起初挖了不少地窖。但地窖是“死洞”,一旦被敌人发现便无路可逃。群众吃过几次亏之后,便尝试挖掘有出口的“活洞”——地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共鲁西南地委把建设地道作为提高游击战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地委指示,定陶县委积极发动群众进行地道建设。

据《中共定陶地方史》记载,县委要求本村地道户户通,将多个出口挖到村外野地隐蔽处或者同附近村相通;为了解决地道内缺氧的问题,大家利用水井或者地上建筑物,设立若干通风排气孔。为了解地面上的敌情,大家在既隐蔽又便于观察的地方设立了瞭望孔,战时作为射击孔。为了防止敌人放火或灌水,大家把地道挖得高低不平,设置多处弯道;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可以参与挖地道,只有村里的积极分子才有资格参加,并且挖地道时挖出的新土要连夜转运到农田里……

鲁西南平原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砂质土壤居多,土壤支持度不好,挖浅了地道容易塌方;而当时地下水位较高,又决定了不能挖太深。经过多次探索,定陶人民把地道深度设定在离地面一至两米之间,并增加弯道数量,从而提高土壤承重力。

解放战争时期,定陶县委对地道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村村有地道,村村地道相通,全县形成较为完善的地道网。

抗战时期,活跃在定陶城西、城南一带的定曹抗日游击队,利用地道机智巧妙地与日伪军周旋,寻找一切有利战机打击敌人,而敌人始终摸不着他们的行踪。

游击队的频繁活动引起驻定陶日伪军的恐慌和仇视,他们到处搜寻和捉拿游击队员。定陶城西的长寨村是一个抗日堡垒村,距离县城仅7公里。长寨村群众基础好,大家的抗日热情很高,游击队经常驻扎在这里。

1941年秋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由于叛徒告密,100多名游击队员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在长寨村。此时,突围已不可能,游击队队长程书勋立即安排人员向军分区报信,然后带领队员钻进地道。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村里有地道,便拿着铁锨、抓钩,满村乱刨乱挖,最后挖开了一个地道口。为了将游击队员逼出地道,敌人点燃成捆的裹着辣椒的高粱秸、棉花柴塞进地道口。游击队员立即挖土把洞口堵上,再用毛巾堵住口鼻,继续坚持斗争。

敌人见烟熏不灵,开始往地道里扔手榴弹,地道被炸塌一截。队员们一边转移,一边利用瞭望口还击。敌人折腾了一天一夜,连一名游击队员也没抓到。次日黎明,接到情报的军分区主力部队赶到长寨村。队员们听到村外枪声大作,知道援兵到了,马上钻出地道进行反击。在内外夹攻之下,敌人落荒而逃。

敌人吃了地道的亏,自然不肯善罢甘休。每次“扫荡”我根据地时,敌人便组织大批民夫随军挖掘,到处寻找地道口。定陶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地道战,并且不断取得新的战果。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还乡团的凶残反扑,定陶军民以游击战、地道战等多种灵活机动的方式打击敌人。

据《中共定陶地方史》记载,1947年9月2日,定陶孟海区贾庄村农会的担架队,从孟海集接到一批转运来的解放军伤病员,中途被国民党军发现并追赶。大家抬着伤员向本村方向一阵紧跑,到达贾庄村后很快钻进地道。敌人在贾庄村搜索半天,无功而返。1948年5月2日,定陶县武工队8名队员利用黄店区三角李楼村的地道,与国民党军第200旅第600团的一个排战斗约15分钟,歼敌大部,缴获美式长枪5支、马2匹,8名队员无一伤亡。

1948年5月17日晚,共产党员、民主县政府县长刘梦钦在潘刘庄召开工作会议。凌晨时分,国民党军一个营和地方保安旅共1000余人,向潘刘庄扑来。我岗哨发现敌情后迅速报警,刘县长立即命令工作人员钻进地道。十几个小时里,我方人员灵活机智地依托地道作战,毙伤敌人10多名。夜幕降临后,敌人害怕遭到我地方部队的打击,朝地道内胡乱丢了几颗手榴弹后,匆忙撤走。

1948年6月4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定陶县委书记海燕写的《定陶坚持腹地斗争经验》一文,指出:“虽然敌人数十倍于我的优势兵力,计划和手段是如此的周密、毒辣、狡猾,但我们终于胜利坚持了一个月的腹地斗争。一个月来胜利斗争的原因,客观上存在着有利条件,如有群众,有地道密洞,有武器及敌军士兵的厌战和残暴……”(来自《解放军报》)

0 阅读:0

评史可不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