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辅臣到底有多牛?康熙为了得到他,竟赐他先帝的御用蟠龙豹尾枪

圣恒看历史 2024-07-24 03:33:07

康熙九年(1670年)也就是康熙亲政的第二年,康熙将王辅臣从吴三桂那里拉拢过来,升任他为陕西提督,王辅臣上任前来谒见康熙,康熙对他亲近无比,还留他过元宵节,与他一块欣赏花灯,亲自为他择启程吉日。临行前,康熙又一次接见他,赐给他一对蟠龙豹尾枪,并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一对枪是先帝特意留给朕的。只要朕出宫,都会带着这对枪,将此枪挂于马前,见枪如见先帝,为的是不忘先帝。卿乃先帝之臣,朕为先帝之子。别的东西对朕来说都不足珍贵,只有这对枪,朕将这对枪赐给卿,前往镇平凉,见此枪如见朕,朕想到此枪就如同想到了卿。”

康熙的一番话听得王辅臣热血沸腾。面对此枪他爱不释手,“豹尾枪,长一丈一尺七寸,刃长一尺五寸,冒以木,黄油绘行龙,銎镂垂云文,下缀朱釐,垂环悬豹尾,长三尺三寸,柄长九尺五寸,制如戟。”

康熙对王辅臣如此的“厚爱”,是许多大臣可望而不可及的,王辅臣被感动得哭得稀里哗啦,他普通一声双膝下跪拜伏于地,大声对康熙发誓道:

“圣恩深重,臣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万一,定当竭尽全力,报效皇上!”

这一幕让人觉得这种君臣关系是真亲密,真和谐,君贤臣忠!能得到皇帝如此高看的臣子,必定有其过人之处,那么王辅臣到底有多厉害,能让康熙帝对他如此青睐?

王辅臣出身低微,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仆佣的孩子,本姓李,山西大同人,成长于乱世,曾跟随姐夫刘某参加农民军,由于作战厉害,名号“活吕布” 又号“马鹞子”,他长得像吕布,打起仗来如鹞子捕猎“快、稳、准、狠”,独闯敌营如入无人之境,令敌人望而生畏。

一、王辅臣非常果敢

之前的王辅臣曾是个赌徒,大有“.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的架势,他一夜曾输掉六百两。其姐夫知道后,不听他解释,不允许他悔过,直接拿出弓箭要射死他,结果王辅臣一跃而起,将他反杀。接着王辅臣逃亡。后来流窜到明朝大同总兵姜瓖麾下,认了姜瓖手下的王进朝做了干爹,王进朝没有子嗣,对王辅臣视如己出,从此王辅臣改姓王。

王辅臣一直跟随姜瓖出生入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闯王进北京,王辅臣跟随姜瓖投向李自成,当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顺军一败涂地,姜瓖杀掉大顺将领张天琳时,姜瓖举城投靠清兵,王辅臣也跟着降清。

不久姜瓖看满人兵做法不合常理,就联合三省十余支地方武装力量进行“反清复明”,王辅臣始终追随他,在反清复明上硬是杀出一条血路。

二、王辅臣在作战中战斗力非常强

在对清作战中,王辅臣经常骑黄马,身披白袍,先士卒,勇猛果敢,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于乱军中冲突奔驰,所到之处,清军无不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就连阿济格麾下的百战精锐八旗劲旅,遇到王辅臣都纷纷躲避,都不敢与他正面交锋“莫有撄其锋者”,丢盔弃甲直呼:“马鹞子至矣。”

他的勇猛灭了敌人的威风,更激励了己方将士的士气,使得他们在战场上更加英勇善战。

除了勇猛,王辅臣还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善于分析形势,制定战略,常常能够出奇制胜,使清军陷入困境,就连能征善战的摄政王多尔衮,两次对他亲征都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阿济格载来红衣大炮,姜瓖在缺少支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叛徒杨振威等人杀死,大同失守。

王辅臣为了保命,投降了阿济格。

三、王辅臣的名气深入清军大营,凭自己的才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王辅臣的大名早就火遍清军大营,他们对于王辅臣的勇猛很佩服,满洲人都以认识马鹞子为荣,都想结识他成为他的铁杆粉丝;阿济格因太佩服王辅臣而没有杀他;顺治帝爱惜他的才能,任命他为御前一等侍卫,对他重赏重用,王辅臣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顺治十年(1653年),王辅臣随洪承畴出征西南,当了洪承畴的贴身侍卫,相比另一个大内派出的贴身侍卫张大元,王辅臣的做法令洪承畴相当满意。张大元自持清高,对洪承畴一种蔑视的态度,而王辅臣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他陪洪承畴一块吃苦,陪他一块熬夜,尽心尽职地侍候并保护着洪承畴的安全,他所做的一切让洪承畴很感动也很满意,战争结束后就保举王辅臣做了总兵官。

洪承畴

四、吴三桂不惜重金对王辅臣拉拢,他成为吴三桂的左膀右臂

吴三桂已经有了割据的野心,正在扩张自己的势力,早就听闻王辅臣杀敌无数勇猛过人就想拉拢王辅臣。他看中了王辅臣的为人,更看中了他的才能,就‌极力争取,将他收为自己的部下。‌

顺治十八年(1661年),王辅臣随吴三桂深入缅甸,擒获逃亡了16次的南明皇帝朱由榔,吴三桂将他看为宝贵人才,对王辅臣像子侄那样重视,又像兄弟情同手足。

云南平定后,王辅臣留镇云南,隶属于吴三桂。吴三桂将他调任援剿右镇总兵。王辅臣对吴三桂,同样尽心尽力,竭诚竭忠。据清人刘献廷的《广阳杂记》中记载:

“辅臣之事平西(吴三桂),无异经略(洪承畴),而平西之待辅臣,有加于子侄,念王辅臣不去口,有美食美衣器用之绝佳者,他人不得,必赐辅臣。”

康熙三年(1664年),吴三桂推举王辅臣被加衔左都督,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可是,一场酒后之言,使王辅臣和吴三桂之间的关系有了些许裂痕。

那场酒局是王辅臣和吴应麒(吴三桂之子,过继给吴三桂兄)参与的,吴应麒妒忌王辅臣,就在酒桌上找事,他戏弄王辅臣说:“你不是挺有能耐,你敢把一碗带着苍蝇的饭菜吃下去吗?”

王辅臣好胜,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话赶话随口来了句:“我连死人都吃过,还怕苍蝇?就是亲贵的脑髓我也敢吃!”

那么多人都喝的醉五醉六的,错将王辅臣的话传开,到了吴三桂的耳朵里完全变了味。吴三桂听说的是:

“王辅臣说连吴三桂的脑子都敢吃,何况苍蝇!”

吴三桂听到自然不高兴,就让人给王辅臣带话说:你们晚辈之间开玩笑归开玩笑,不要把老夫也扯进去,容易让外人看笑话。

王辅臣听了,觉得不过一场笑话,吴三桂就如此偏袒自己侄子,心中愤懑,就花钱买通了辅政大臣,准备调到甘肃固原做提督,离开吴三桂结束寄人篱下的日子。

五、康熙帝为拉拢他,对他重用、赐予他珍贵礼物

而康熙一直注意着吴三桂的动向,他知道吴三桂有野心,早晚得反,就决定谋划削弱吴三桂的力量。王辅臣在吴三桂那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想将王辅臣拉拢过来。当他得知王辅臣要离开吴三桂时,陕西提督正好缺空,康熙顺势将王辅臣从吴三桂那里调出,下旨让他升任陕西提督。陕西是战略要地,可以说是京城的西部门户,康熙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王辅臣,足见对他的看重。

面对王辅臣的离开,吴三桂很惆怅,舍不得他走,说:“王辅臣这小子花了多少钱,胆子如何这么大呢?”

王辅臣临行前,吴三桂一连将他送了很远的路程仍舍不得离开,他拉着王辅臣的手流着泪说:“我知道你从不吃空饷,可是你家人口多,云南到平凉万里迢迢,何堪路途艰苦?”还拿出二万两银子送给他,王辅臣感激涕零。

而康熙对王辅臣的笼络,也是用了心的,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在争取王辅臣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吴三桂和康熙都各显神通,最终康熙更甚一筹,争取到了王辅臣。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年,康熙帝决定撤藩,三藩中吴三桂第一个反叛,湖南望风而降,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都加入反清的洪流。

康熙早就料到吴三桂要反,而且在反时会号召王辅臣、张勇等人加入反叛大军。于是就提前给王辅臣、张勇和陕西总督哈占颁布特急诏谕:

“逆贼吴三桂,傥有伪札、伪书,潜行煽惑,当晓谕官兵百姓,令其 举首,向朝廷报告。”

果然,吴三桂反时,首先想到陕西提督王辅臣和甘肃提督张勇等旧部,以为凭他们之前的关系,只要发出一纸号令,他们二人就会积极响应。

于是吴三桂就分别写了二封信、二道任命札给他们二人,并嘱咐王辅臣之前的心腹汪士荣一定要送达。

汪士荣首先去见了王辅臣。

王辅臣当时对康熙帝忠心不二,又有康熙帝的诏书在前,他接到信札后,想都没想就直接连同汪士荣一并交给了清廷。

康熙帝很满意王辅臣的做法,他将汪士荣处死,并授给王辅臣三等精奇尼哈番世职,还给了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三等轻车都尉世袭和大理寺少卿的职位。

没接到信的张勇对于王辅臣的做法,心中万马奔腾,一万个不满:“你王辅臣也太自私自利了,为了自己得利,不但害了自己曾经的心腹,还将我甩到一边,竟拿着吴三桂给我的任命札邀功,这做法太不地道了!这笔帐我给你记着!”

为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康熙派刑部尚书莫洛率兵前往陕西。“命莫洛经略陕西,拜武英殿大学士,仍管兵部,赐以敕印”。莫洛是满人,正红旗人,曾出任山西、陕西总督,深得当地民心,对王辅臣总是凌驾于他之上。

莫洛到陕西后,派遣各路军南下汉中和四川广元一带,抵抗吴、郑叛军北进。王辅臣面见康熙帝,想商量怎样平定吴三桂。康熙回复他一句:“可与经略(莫洛)面议。”

康熙帝让王辅臣坚守平凉,与莫洛同攻四川。

六、怒杀康熙的代理人——莫洛

王辅臣从平凉赶到西安,同莫洛商量攻取之计,莫洛很不屑,他的手下一个个也对王辅臣投来轻蔑的眼神,这让王辅臣很气恼,对莫洛心生间隙。

当王辅臣随莫洛征讨叛军时,莫洛给他骑兵2千,军备明显不足,还将王辅臣所属固原官兵的健马换成疲惫瘦弱的战马,更加激起王辅臣的不满,他煽动部下哗变袭劫莫洛营,用炮火将莫洛轰死。

接着,王辅臣举起叛旗,响应吴三桂。

康熙听到定西大将军董额的奏报,王辅臣反了,感到很震惊。

急忙召见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对他说:“你父亲反了!”

王吉贞差点吓死过去,哆哆嗦嗦地说:“这,这,这事,我一点也不 知道。”

康熙明白,当前最重要的是挽回王辅臣,追究莫洛之死已毫无价值,他连忙对王吉贞说:

“你别害怕,朕知你父忠贞,不会谋反,过在莫洛,才有平凉士卒哗变,你父从叛是不得已。你赶紧回去,宣布朕的命令,敕你父无罪。莫洛之死,罪在士卒。”

七、康熙帝对王辅臣多次招抚

康熙放回王吉贞,对王辅臣继续招抚。

给王辅臣发去亲笔信一封,想让他回心转意,信中对他拉近关系,满了体谅于宽容,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责备,更没有说他忘恩负义,康熙还保证:如果王辅臣回来,仍复提督原任,既往不咎:

“……朕召见尔子,面询情形,愈知尔之忠诚纯笃,果不负朕……朕之于尔,谊则君臣,情同父子,任寄心膂,恩重河 山。以朕之惓惓于尔,知尔之必不负朕也……行役艰辛,朕亦悉知。今变起仓卒,情非得已,朕惟加矜恤,并勿致谴。……敛戢所属官兵,各归队伍,即令率领,仍还平凉原任,已往之事,概从宽宥。或经略 莫洛,别有变故,亦系兵卒一时愤激所致,并不追论,朕推心置腹,决不食言,勿心存疑畏,有负朕笃念旧勋之意。”

康熙帝一边招抚,一边备战。

他下令征调鄂尔多斯蒙古兵3000多人,归化城土默特兵700人,前往西安驻守,还派驻守京城的部分八旗兵,即刻前往西安协守。调副都统穆舒浑 、鄂善和希福率兵驰赴兴安,以加强西北战略要地,防止不测。

王辅臣接到康熙的亲笔信,信中煎熬不已,感恩于康熙帝对自己昔日的恩情,率领人马向北跪下,痛哭流涕,但是他不放心,担心自己杀死了莫洛,又反叛,康熙帝会对他秋后算账。

而,这边的吴三桂又送给了王辅臣饷银20万两,王辅臣经过短暂的挣扎,站到了吴三桂一边,遂继续对清发兵。

康熙命张勇、王进宝等率兵进剿,张勇早就有一笔账要给王辅臣算,战场上毫不留情,将王辅臣逼到平凉、固原,清军节节胜利。

康熙一直坚持招降王辅臣。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七月,康熙又给王辅臣发去一道招降敕谕,大概内容就是如果王辅臣归顺,所有罪责一笔勾销,官复原职。

王辅臣不放心,回奏道:“皇上念及兵民,概从赦宥,但如何安抚,天语未及。在事兵将,未免瞻顾。”意思是,他也想回去,怕朝廷将来变卦,不敢归降。

第二年二月,康熙一边命令图海进攻平凉,一边对王辅臣继续招抚。清军久攻不下平凉,那些八旗将领都惧怕王辅臣,一听王辅臣指挥作战都吓蔫了。王辅臣面对大批的清兵,毫不在乎,他胸有成竹地说:“姑缓其死,稍迟些日子,叫他一切尽了!”。

海图以前就认识王辅臣,对他很了解,为避免两败俱伤,对他采取对他围而不攻、不战的策略 。海图拿下平凉城北的虎山墩,在其上面的一个山冈上,安上大炮对着城内轰击,吓唬叛军,并断其粮草。外加康熙帝的继续感召,王辅臣宣布投降。

康熙帝一言九鼎,赦免了王辅臣等人的罪行,宽言抚慰,命王辅臣恢复原职,加太子太保衔,封靖寇将军,令其立功赎罪,和图海一同留镇陕西,助剿吴三桂。他还将王辅臣的儿子王继贞升任太仆寺卿 。

另外,康熙帝将投诚的参将黄九畴升任布政使,总兵陆道清为左都督兼太子太保,其他官员都各加一级从优升赏。叛军感恩康熙帝,更加奋勇杀敌,以图报效。

康熙招抚王辅臣,等于断了吴三桂的左膀右臂,对于全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康熙对王辅臣的宽恕与招抚使许多原来投靠吴三桂的将领动了心,随着清军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吴三桂部下纷纷归降。例如,吴的水师将领林兴珠投降、吴军水军大将杜辉归降、吴军总兵王度冲等率舟师归降。

接着康熙帝又在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全面规定,凡叛乱者,无论什么身份,只要能真心归顺,一律免罪。凡是有献城或者捕获叛首的重赏。规定一发出,曾经叛变的官兵纷纷归降,扭转了整个西北战局,叛军很快被清军击破,耿精忠、尚之信也一个个投降。三藩被平定。

八、王辅臣的结局

在平叛战争的硝烟散尽后,一场针对叛将的清算行动开始了,耿精忠、马宝等昔日骁勇善战的将领,被凌迟处死,尚之信、吴应麟等人也未能幸免,他们都被处死。在这场残酷的政治游戏中,康熙帝对叛将的招抚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大局已定,那些人便成为了被清洗的对象。

王辅臣自知自己的凄惨结局也快来临了,作为一个反复叛变的乱臣贼子,怎会有好结果?他每天活在忧虑中,惶恐不安,觉得还不如自我了结,落个囫囵尸首,这样很可能会保全家人,为此他曾经自杀过一次,但被救起,康熙帝命令图海看护他。

王辅臣一直对自己的结局和家室老小的安危深感惶恐忧虑,有一天,他将自己新娶的夫人叫来,一阵拳打脚踢,逐出家门与她断绝关系。

康熙二十年七月,在一次酒宴上,王辅臣请部属们宴饮,酒过三巡,他突然将酒杯摔在地上,大声说:“大家伙跟随我多年,出生入死,我很惭愧没能给过你们什么。今天是我们诀别之日,酒后就请大家都各奔东西,自谋前程去吧,记住永远不要提起曾是我的麾下,以免受到牵连!”说罢,将家财都分发给部下。

部属们都遵照他的话四处散去,只有一个亲兵不忍心离开他,留在账内给他倒了碗水喝。

他看着这个亲兵说:“我发放家财时,没给你一份,你在我身边多年,你也没有家,以后怎么办呢?这个银碗有20多两重,你拿了它,找个婆娘好好过日子吧!”

接着王辅臣吩咐这亲兵,让他在他睡熟后,用桑皮纸喷酒,一层一层蒙住口鼻。他笑着说:“斧钺加身,砍头落地,不过忍片时之痛,大丈夫何所惧哉!我如死于兵械,必以畏罪自杀故连累图海,这般窒息而死了无痕迹。你明天上报,只说我路途中患病暴毙。”那小兵下不去手,王辅臣也不再难为他。当天夜里,王辅臣饮毒酒自尽。

因他的儿子王吉贞曾劝其父尽忠职守,刚开始康熙仅将他革职,不过康熙一直猜忌王吉贞,最终还是令人将他逮捕,秘密处死了。至于王辅臣的其他家人,康熙并没有为难。

总结:

王辅臣有勇有谋,确有过人之处,才得到康熙帝的看重。在吴三桂的反叛中,康熙纵观全局,意识到他和吴三桂谁能拉拢到王辅臣谁就有胜算的把握。康熙不惜一切代价拉拢王辅臣,还忍痛割爱将顺治帝留给自己的一对蟠龙豹尾枪赐给王辅臣,目的就是用真情感化王辅臣。不过,王辅臣虽然讲义气,但他屡次蛇鼠两端,自知作为叛逆者没有好下场,又亲眼看到昔日众多的叛将被残忍处死,就用自尽的方式结束了他“墙头草”的一生。

2 阅读:194

圣恒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