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讨论房地产的人忽然少了!
连我一个专业研究地产的,都不想再关心数据了,只是偶尔看一眼,看看救市的结果和曲线走势,然后?
然后就没然后了!
这很像一种寒冬里蛰伏的状态。我开始用大量的时间来读书,读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读陈雨露的《中国是部金融史》,也读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然后发现陈雨露的书和郭建龙的书其实很互补,可以放在一起看,基本古代财政逻辑和集权主义的统治逻辑,基本就通了。
而这些,基本就是早熟的中国政体从秦时代一直到今天的逻辑,并无二致。
在读这些书的时候,我特别注意的是,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古人是怎么做的。你会发现在历朝历代,凡是新朝建立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放任民间无为而治。
直白些,就是尽量不打扰基层,只要做到不打扰,往往不出三十四年的时间,便会从战后的千里无鸡鸣,演变为阡陌纵横、鸡犬相闻!
基层的生存韧性和强大的修复力,在这时展露无疑。
所以,在每个朝代的前几十年,都会出现一个盛世,西汉有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唐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宋有咸平之治,大概都不出这个框架。
这些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天命。
就是你生在一个盛世,还是生在一个危机时代,是生在一个蓬勃向上的增长期,还是生在一个残酷的存量竞争时代,这些都是天命决定的,你并没有能力做主。
但从个体来说,如何在自己的时代里进行抉择,则直接决定着你的生存质量和生存高度,你的生存质量又直接决定着你的家庭的生存质量。
所以,对更高生活的追求,对更高阶的安全感的追求,其实都是最底层的进步逻辑。
什么是安全感,最简单一点,就是在危机时,你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
就像最近一两年,很多人都在诧异,为什么挣钱这么不容易,而豪宅的销售量却一直如火如荼,郑州市场冷成这样,北龙湖的豪宅却畅销无阻;北京朝阳的豪宅一夜进账60多个亿,大概率会进2023年单盘销售额TOP榜。
但是与此同时,刚需的郑州南龙湖,价格却降到了4000了,和高峰期12000的价格相比……
人和人的悲欢不相同,风月也并不同天!
这和最近的政策也很像。
2
最近的大救市,看似政策接连而出,锣鼓喧天,但是在热闹之下,却是处处障碍,处处制肘。
一线开始认房不认贷之后,销售量瞬间提升了不少,特别是北京,效果非常明显。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很积极的。
但是,这是因为一线限购过于严格,严格到泡沫已经消磨了好几年了,所以一旦有利好,就会迅速起势。
可是,就在大家信心刚刚起复的时候,信心刚刚有了一点点的时候,冷水忽然下来了。
这不仅让人匪夷所思,更感到诧异不已。也让我们看到舆论界一片混乱、前后颠倒、矛盾,甚至冲突。
并且对于一线,本来也是充满变数。在之前的稿子里我也写过,认房不认贷很好,但还有一个链条没有打通。
这就是置换的途经并没有打通。
毕竟,只有卖了首套之后,置换改善才算首套,这也确实可以促进成交。
但是这一切的核心前提是,必须先将手中的刚需房卖掉,才算。
问题就在于,手中的刚需房并不容易卖掉。这会让市场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大量二手房抛压!而越是积压,就越会出现一个后果,价格越来越低,挂牌量越来越多。
这是典型的抛售出逃的特征。
今年二三月的行情,就出现过这样的特征,而这一次,大概率仍将出现这样的特征。
因为先卖房,获取首套资格,是一切的先决条件。特别是这一大批先买后卖的置换群体,为了置换,以及能顺利脱手,后期大概率会低价甩卖。
这是别无他法的选择!
而二线,比一线又差远了!
因为眼下的政策,对二线来说,并无多少刺激性。毕竟有些弱省会城市,二套也能20%首付,都执行了好久了。
就算是强二线,也会因为政策的不断反悔、游移、缥缈不定,而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要思考的是,2成首付为什么会被叫停?
1、市场过热,害怕重复16年大行情?
2、舆论过热,害怕枪打出头鸟?
会是第一个原因吗?应该不会。
最大的原因只能是,之前广州的20%停了,业主被补交首付到30%。
所以,南京看到广州停了,跟着也停了。
说来说去,大家都怕做第一个。
但是,这种反复无常,变来变去,前后矛盾和冲突,就是眼下最大的伤害。
最新的数据是:8月下半月短暂回升后,新房销售再度转弱。
9月上半月30城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25.9 万平方米,环比回落15.40%,较去年同期回落9.91%。
分城市级别来看,一、二和三线城市日均销售面积分别环比回落27.95%、30.41%和 14.87%。
救市仍在继续,但市场的向下探底,也远未结束!
这种政策和实际市场的拉扯和撕拽,在之后的几个月中将成为最真实的现实。
政策赢了,那么一切大吉!
市场赢了,那么,就会继续下沉!
而这种政策的犹豫、反复、冲突和障碍,也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宇宙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