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边界》作者:大卫.爱泼斯坦
上一节,我们讲了要学会用类比思考和外部视角打破思维的局限。这一节,我们来看看,根据更多成功者的经验,什么样的道路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晚起步反而造就了最终的成功
1853年,荷兰乡村的一个牧师家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这个孩子是家中长子,从小就有些孤僻。16岁时,他开始工作,在叔叔安排的海牙古皮尔总店当学徒。工作7年后,他辞了职,先是去英国滨海小镇的一家寄宿学校当教师,后来又做了助理牧师,准备报考神学院。25岁时,他成为一名传教士,在比利时南部的一个城市传教。27岁那年,他结束了在矿区的短暂传教工作,感到自己一贫如洗、一事无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他给弟弟写信倾诉苦恼,说自己就像笼中之鸟,想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以前的那些工作,无论是商人、教师、牧师,每一次开始都充满了希望,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他觉得自己有擅长的东西,可以成为与众不同的人,但他不知道,那东西究竟是什么。
就在那段挣扎的时光里,命运出现了第一次转折,他开始画画,记录自己周围的生活,想要从中寻找真理。
他阅读《基础绘画指南》,学习油画和水彩,也短暂地参加过几次美术课程。早期,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和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他的画风偏向写实。后来在巴黎,他结识了一些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让他画风巨变,他开始在各种艺术实验中不断尝试,陆续创作了《阿尔的吊桥》《向日葵》《星月夜》《麦田上的群鸦》等作品。他的绘画风格,开启了美术的新时代。然而,1890年7月的一天,他朝自己胸口开了一枪,两天后,在弟弟提奥的怀中去世,年仅37岁。
说到这,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谁了,他就是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凡高。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去世后才声名鹊起,作品变得价值连城。
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不只凡高一人,著名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也是如此,他开创了综合主义画派,成为极少数作品售价能突破1亿美元大关的艺术家。但高更也不是一开始就从事绘画创作的,他的职业生涯从一艘商船上起步,一待就是六年,后来又找到下一份职业,做了股票经纪人。直到1882年市场崩盘后,已经35岁的高更才再次转行,成了一名全职艺术家。
我们熟知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创造者,英国作家J.K.罗琳的成功,同样充满曲折。她说自己在二十多岁时,曾经遭遇过史诗级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生活,还有事业和家庭,都亮起了红灯。她结束了短暂的婚姻,成了单身妈妈,又失去了原来教师的工作,一度只能靠救济金生活。但是,就像当初结束了传教工作的凡高,和股票市场崩盘后的高更一样,J.K.罗琳也同样因为失败重获自由,开始寻找更符合自己天赋和兴趣的工作。
这几位名人的起步都比较晚,但起步晚并没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反而成了他们最后能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放弃者永不成功”是个谬论
凡高在成为世界著名的后印象主义先驱之前,做过商人、教师和传教士;高更在成为全职艺术家前,也几度改行;J.K.罗琳在早年做商会秘书和英语教师时,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作家,作品被搬上大银幕,走上人生巅峰。
他们都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可以吃哪碗饭的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专业化开始的比较晚,在取得成功前,他们都做过其他领域的工作,甚至多次转行。
有的人会说,转行务必要慎重,特别是工作多年转行,沉没成本太大了。以前行业的知识技能都用不着了,积累的人脉也没用了,转行岂不是让我们失去了很多赖以生存的东西吗?
这种担忧有一定道理,不过,事情都有两面。西北大学的经济学家奥弗·马拉穆德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 转行肯定会让你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也是一个好机遇。过去的经历不会毫无用处,那些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感受,能让你更加清晰地识别自己的能力和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你的经历让你更加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怎样的工作,厌恶怎样的环境,在你身上有哪些其他人缺乏的特质,有哪些事是你轻易能做到而一般人做不好的。如果你通过放弃曾经的生活,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那转行就不是错误的选择。
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曾经做过一项实验,邀请了一些想改变自己生活方式,但还没下定决心的人,让他们通过抛硬币做决定。如果抛硬币的结果是头像那面,就做出改变;如果是数字的那面,就维持现状。
当时有两万志愿者参与了这个实验,他们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人犹豫要不要生孩子,有的人纠结要不要开始一段网恋,还有两千多人在权衡要不要换工作。
六个月后,据统计,那些抛到头像面并下定决心换了工作的人,总体上比那些没跳槽的人更加快乐。也就是说,放弃现有的工作带来的影响,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
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说,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警示,比如,“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都是不中肯的建议。他认为,“愿意放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能甘愿放弃一件事,一个项目甚至一整个领域,去找到跟自己更合适的匹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赛斯·戈丁是享誉国际的畅销书作家,他改变了人们对工作的看法。关于职业选择,他也在书中批评了“放弃者永不成功”这种论调。戈丁认为,要想走得长远,当然需要直面困难、努力坚持;但是,这跟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放弃并不矛盾。在他看来,知道什么时候该放弃是一个巨大的战略优势。如果明知一条路不适合自己,还没有勇气放弃,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戈丁建议,在踏上一条冒险之旅前,我们应该好好考量,在哪种情况下自己需要放弃?要弄清楚自己想转行的原因,究竟是因为缺乏毅力,还是因为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却还在混日子摸鱼,宁愿荒废时日,也迟迟不肯找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戈丁认为,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相信了“沉没成本”这种谬论。当人们在某些东西上投入了时间或金钱,就不愿意离开它,觉得离开就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或金钱,所以给它起名叫作“沉没成本”。其实呢,时间也好,金钱也罢,过去的投入已经消失了。为了已经不存在的成本,搭进去更多未来的可能,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哲学博士兼作家玛利亚·康尼科娃在《骗局设计原理》这本书中,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沉没成本”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有多么根深蒂固。她说,就连骗子都会利用这一点来设计骗局,他们先让目标人群帮点小忙或是投点小钱,只要受骗者开始投入,骗局的转盘就开始启动。因为,受骗者害怕浪费了之前的投入,结果越陷越深、损失更大。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每个理性的旁观者都知道,不是惦记着已经损失的成本,而是擦亮双眼、及时止损。
发掘自身更多可能
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尝试,及时放弃,能帮助我们发掘自身的更多可能。在探索真正的天赋、实现最好的自己这条路上,有的人最匹配的职场生涯从30多岁开始,有的人从40多岁开始,甚至还有人从50多岁才开始,很多人都是经过百折千回,才最终攀上了自己的人生之巅。
哈佛大学“心智、头脑与教育”项目的主任托德·罗斯,和计算机神经科学家奥吉·奥加斯一起做了一项研究,研究的对象就是那些充实而成功的人。
他们撒下一张大网,找到了许多成功人士,包括工程师、建筑师、企业主,还有钢琴调音师、大师级的侍酒师,驯兽师、助产医生等等,对每一类职业群体,他们都采访了五个人作为代表。
研究结果是,几乎每个成功者都走过不同寻常的道路,经历迂回之路才是成功的主流路径。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成功者都以为自己是异类,在他们的想象中,别人的成功,应该是在一个领域长期积累、直线上升的,而不是像自己这样,在不同的领域之间跳来跳去,走了很多“弯路”才摸出门道。
那么,这些一度误以为自己是异类的成功者,最后是怎么走向胜利的呢?研究发现,他们大都是短期计划者,是在花了一段时间探索后,才制定长期目标,并坚持下去的。
这些成功者告诉研究人员,等他们转行、跳槽,折腾了一大圈,又和比自己年轻的人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时,他们不会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落后太多,觉得别人比自己入行早,比自己年龄小,会的东西还比自己多。
相比这些已经无法改变的现实,他们更关注当下,确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自己的动力源于何处,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自己愿意学习什么?然后抓住眼下的机会,先做短期规划,经过实践验证,再确定长期的目标,长此以往,直到终有所成。
那么,通过这些成功者的经历,我们也可以发现:过早地专业化不是成功的主流路径,更常见的成功模式,是先进行多样化发展,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后,再走向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