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一句话点出美国最大的弱点,现实就是如此!

事説新语 2024-08-21 10:32:59

“美国试图提高国内芯片产量简直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的。”

如今大国之间的竞争,科技技术尤为重要,就像这两年的芯片问题,

早些年,美国的技术确实领先,但如今再看两国间的距离,他们也未必有多超前。

这话门外汉说或许显得”猖狂“,但在一些权威人士口中,美国芯片的弱点好像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一、美国想实现自主造芯片确实有点“出格”

张忠谋的这番话是在布鲁金斯学会的访谈中提到的,他特别指出,美国制造芯片的成本要比在台湾高出50%。

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制造芯片不只是投钱建工厂那么简单,它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而美国目前恰恰在这方面捉襟见肘,人才库远远不够。

台积电的晶圆制造之所以做得那么好,除了技术过硬之外,更重要的是台湾有人才优势——人口基数大,培养出来的半导体相关人才多。

这一点让台积电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如鱼得水。

而反观美国,虽然科技发达,但芯片制造产业并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这无疑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事实上,美国从17年开始就想扶持美国自己的芯片制造产业。

川普当时的“美国制造”政策,不光是口号,政府也确实拨了不少钱,鼓励企业回流美国,特别是在半导体这个关键行业上下了功夫。

政府也不断推出政策、给补贴,希望能推动国内的芯片制造,但这些举措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现状。

问题其实不止在于人才的缺乏。

而芯片制造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到生产再到测试,环节极其多。

而美国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生态链不完善,没有台湾、韩国这些地方那么健全,这就导致了美国在芯片制造上显得力不从心。

说得再直接一点,美国现在想大规模生产芯片,有点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美国不是没有尝试过改善这个局面。

比如前些年,因特尔Intel就在亚利桑那州大手笔建厂,计划斥资200亿美元建造两个新晶圆厂,想要恢复曾经在全球芯片制造业中的统治地位。

不过,尽管投入了不少资源,但整体效果不如预期,毕竟缺的不是钱,而是整体配套环境和人才储备。

张忠谋的观点其实是想指出,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现实情况。

美国固然有很多优势,尤其在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上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要在制造上跟台积电这样的企业抗衡,还真有不少挑战。

17年开始到现在,美国对半导体的关注从未减弱,有点愈演愈烈的架势。

美国政府更是推出了高达520亿美元的半导体法案,计划以补贴的方式鼓励芯片制造商在美国本土建厂。

美国只不过是想借这个机会,减少亚洲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台湾和韩国这些地区的依赖。

但正如张忠谋所说的,这事儿光靠钱和政策是不够的。

再者,芯片制造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想象。

从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几乎每个环节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投入。

美国想要短时间内赶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像是让一群不怎么会做饭的人突然去开一家米其林餐厅,别的不说,光是材料准备和设备就够让人焦头烂额了。

张忠谋的话听起来虽然有些刺耳,但也提醒人们,不管美国的芯片政策怎么调整,现实情况仍然摆在那。

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可能还得需要时间、耐心,甚至一些运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张忠谋认为,美国现在的这些努力,可能暂时看不到太大的效果。

所以啊,美国提高芯片产量这事儿,听着是个好主意,但实际上道阻且长。

张忠谋这番话虽然有些不客气,但也算是给那些喊着“美国制造”口号的政客们泼了盆冷水:

钱并不是万能的,还得有相应的配套体系和人才,否则再多的投资也是“昂贵、浪费、徒劳无功”啊。

那么芯片行业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要求呢?

二、芯片?烹饪?

芯片行业就像一场复杂的烹饪大赛,西方国家负责提供食材,也就是芯片设计;

而东方国家则负责做饭,特别是在芯片制造和加工方面表现出色。

这两者的合作就像一名优秀的厨师与一个可靠的食材供应商,只有搭配得当,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西方,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在芯片设计方面,独此一家,独领风骚。

说到芯片设计,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像英特尔、英伟达、高通这些巨头。

它们拥有最顶尖的设计工具和技术,能够开发出不同类型的芯片产品,包括CPU、GPU、人工智能芯片、移动处理器等等。

设计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模拟和创新。

每一款芯片都经过精密的设计和验证,确保它能高效、稳定地运行。

而这些设计工具和技术多年来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一张王牌。

但设计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这些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则需要东方国家的参与。

这就像做饭一样,光有好的食材还不够,必须有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将其加工成美味的菜肴。

而芯片的“烹饪过程”其实比做饭还要复杂得多。芯片的制造不仅仅是将设计图纸“照葫芦画瓢”,而是一个高技术含量、极为精密的流程。

生产芯片需要使用先进的光刻机、刻蚀机等设备,将芯片设计中的每一个电路精确地刻印在硅片上。

要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精度,哪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整个芯片的失败。

而东方,尤其是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比如台积电和三星,这两家企业主导了全球大部分的芯片制造市场。

芯片行业的供应链从本质上来说是全球化的。

说白了,芯片行业的“生态系统”已经变得如此复杂和紧密,以至于单靠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无法独立完成芯片的生产。

而最近几年,这种合作模式却面临着一些挑战。

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给全球芯片供应链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特朗普时代,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试图通过限制对中国的芯片出口,来打压中国的高科技发展。

这使得全球芯片行业的供应链一度陷入紧张状态。

实际上,美国切断对中国的芯片出口,不仅会对中国产生影响,还会反过来伤害美国自己的企业。

简单地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芯片行业,可以说最大限度地看到了东西方的分工合作,它实际上是让全球消费者受益的。

通过西方设计、东方制造的方式,芯片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得以降低,从而让终端产品的价格更加亲民。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国家都试图独自完成整个芯片的设计、制造和生产,势必会增加成本,最终反映到产品价格上,受损的将是全球消费者。

那么东西方在芯片方面又各自有哪些不可取代的优势呢?

三、艺术创造,艺术芯片

芯片制造不光是机器的“重复劳动”,它更像是艺术创作。

不同的制造商,即便使用相同的设备和材料,生产出来的芯片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并不是单纯的工艺问题,而更多是经验的积累和工艺的微调。

就像烹饪一样,不同的厨师即便使用相同的食材和配方,做出来的菜也会有不同的味道。

这也是为什么台积电这样的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的原因,他们在制造工艺上的微小调整往往能带来巨大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

文化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在芯片行业中的分工合作。

西方文化更注重创新、设计和前瞻性思维,因此他们在芯片设计领域独领风骚。

而东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工艺的精益求精和生产的高效性,这让他们在制造和加工环节中占据了优势。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恰好为芯片行业提供了互补的优势。

然而,全球化的芯片行业并不总是那么顺利,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东西方之间的合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和欧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试图将部分芯片生产转移回本土,以减少对亚洲制造的依赖。

比如美国的《CHIPS法案》,欧洲的《欧洲芯片法案》,都旨在通过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本土芯片制造业的发展。

不过,正如张忠谋所说的那样,制造芯片并不是光靠砸钱就能解决的事情。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完整的供应链和人才体系。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合作。

即便是美国和欧洲,也无法在短期内赶超亚洲国家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优势。

结语

对于目前这个全球化的趋势来说,若要实现更快的科技进步和更低的生产成本,东西方必须继续携手共进。

毕竟,只有在合作的基础上,全球芯片供应链才能继续顺畅运转,为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更加先进、便宜的产品。

大家怎么看呢?

参信息考:

阿里董事长蔡崇信对话张忠谋:中美科技脱钩将对每个人造成伤害2023-10-28 来源: 钛媒体

台积电的教训:为何芯片巨头美国工厂“难产”?2024年08月08日 来源:凤凰网科技

张忠谋:美对华“脱钩”拖慢全球芯片业发展2023-10-30 来源:参考消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8

事説新语

简介:社会万象笑料多,速来围观乐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