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生老病死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说这四个字贯穿了一个人的一生。
人们对于生老病死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视,不仅仅每一个个体本身,包括我们的亲人也会非常重视这件事情。
跳过“生老病”这三个阶段不谈,单单说说“死”这件事,在我们的周围是怎么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非常浓厚的国家,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几千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很多思想和文化,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根深蒂固。
千百年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也是传承者,然而传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有的人把这些思想进行了优化或者改革可能就和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背道而驰了。
比如说到“死”,有一种说法是“喜丧”,相信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每个人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有的人认为一个人死亡的时候没有经历痛苦就叫喜丧,有的人认为老年人活到一定的年纪才算喜丧,也有的人认为死亡是一种不可提及的话题,只要死亡都会用喜丧来形容。
一时间关于喜丧的说法众说纷纭,在民间流传着很多的说法,人们每天忙于生活,没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死亡才叫喜丧呢,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算这个人的丧事是喜丧呢?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一、什么才叫喜丧我们都听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实际上这是一句非常有历史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的民间思想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一种思想。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人的一生,不论是拥有多少财富还是拥有多久的生命都不是受到我们自己控制的,这些问题都是应该顺应天理。
在古代,家中的老人是一个家庭的根基,他们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这个家庭中绝对掌权者,所以老人的寿命长度也和这个家族的兴衰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古代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寿命的长度只能由“老天爷”去决定,一个老人能够活多久,完全是不受控制的。
一个老人在一个家族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们的死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同时一个家族老人的离世也让整个家族被蒙上一层悲伤的阴影。
同时家族的掌权者也会换一个人,这是一种生命的更替和交叠,同时也有了关于死亡“喜丧”的说法。
关于喜丧的说法最早的时候出现在清朝,人们对于这一传统死亡都非常信奉,同时在历史的发展中,喜丧也有很大的意义和人们对于死亡的情感寄托。
从整个家族的角度来看,一个老人的“喜丧”,并不是什么值得悲伤的事情,而是被视为一件“喜事”。
这主要是由于老人的年纪较大去世,说明这个家族的子孙后代非常的孝顺,同时也被当作是一个家族兴旺的象征,这样的“喜丧”,也让整个家族更自豪。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死亡才能被叫作“喜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二、喜丧的条件之一所谓“喜丧”就是说这个人的死亡不但没给人们带来悲伤,反而带来的一种“喜悦”之情,那么想要达到这种程度,毫无疑问就是一定要高寿。
其实在如今的生活中喜丧在每个人心中都想法不一样,但是相信这个高寿是每个人心中共有的一个答案。
在如今的生活中,如果家长的老人如果能够活到八十岁到九十岁,就可以称之为喜丧。
关于喜丧的年龄问题,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的人认为七十岁也可以算作喜丧。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七十岁确实可以算是一种喜丧,自古就有一种说法是“人过七十,古来稀”,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活到了七十岁,就算是古今稀有的事情。
古代的生活中,可以说人的寿命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靠老天爷决定的,因为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都相对较差,所以如果想要高寿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如今的生活中,随着时代的改变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喜丧的年龄定义也在放宽。
因为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喜丧的年龄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有的地区要求老人要达到九十岁才算是喜丧。
虽然各地对于喜丧的年龄要求不一样,但是却足见人们对于家中长者的孝顺,希望老人更长寿,能陪伴自己的时间更多一些。
三、喜丧的条件之二关于喜丧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寿终正寝。
所谓寿终正寝,指的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家里自然而然的死亡,没有外界因素影响,这是一个褒义词,同时也在侧面说明反映一个人的长寿问题。
如果一个人寿终正寝,说明这个人是遵从自然死亡的,而且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按照古代的说法是一种顺应天理的死亡过程。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能够寿终正寝的人,是因为这一生在不断地做善事,给自己积累了很多的功德,所以才会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而死亡,同时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死亡”。
寿终正寝在民间的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老死了”,也就说一个人没有生病,但是只是因为年纪到了,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导致人们走向了死亡。
人们之所以很崇尚寿终正寝是因为,这样的死亡是不受罪的,它不同于人们因为疾病或者意外而死亡,需要遭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
能够寿终正寝也不失为因为上天赐予的福泽,同时也免去了亲友们对于老人在身体上的担心和记挂,这个成为每一个老人追求的“死亡形式”。
四、喜丧的条件之三喜丧除了对年龄有要求外,第三个条件就是要子孙满堂,在我国古代的生活中,对于一个家族子嗣的繁衍有着很大的要求。
一个家族即使再富有,子嗣单薄,人丁稀少也会被外人诟病,我们常听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就是说一个男人不孝顺的行为有三种,最大的一个就是没有自己的后代。
这种子嗣的繁衍问题,在如今很多的家族中也依然适用,即使到了今天,很多老年人也认为年轻人不论成就有多大,也应该有自己的孩子,而且越多愈好。
在对于喜丧的定义中,子孙满堂,人丁兴旺是考核一个老人是否算作喜丧的重要因素。
一个家庭如果子嗣延绵不断,而且家庭幸福美满,不失为一个老年人一辈子的成就,也会引来周围亲朋好友的羡慕和敬佩。
然而在如今的生活中,虽然这种想法依然存在,但是年轻人的生育观却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的90后、00后,他们开始崇尚独身生活,自己都不想结婚,更不要说生子了。
那么随着年轻人的婚育观的改变,以后关于喜丧的说法,会随着这一观点而改变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喜丧中和我们普通的丧事有很大区别,尤其在人民的丧服中有很大的体现。
喜丧的仪式中,亲朋好友的穿着往往为红色,而不是我们传统丧礼中的黑白颜色。
老年人在上了年纪走向死亡的过程中,都渴望自己能够得到喜丧,因为这不仅仅可以让其他人羡慕,同时对于自己来说也可以少承受痛苦,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结语从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关于“死亡”的各种文化,我们不难看出,我们中国人对于死亡的独特见解以及尊重,也能看出我们对于死亡之人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在一个人慢慢地人生路中,从出生到死亡会经历很多事情,工作、学习、结婚、生子等等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克服很多的困难,同时也会收获很多的风景。
不论是“喜丧”还是普通的死亡,都不可怕,死亡只是肉体的消亡,但是一个人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磨灭的,留给人们的思念是永恒的。
尽管在传统意义上看,喜丧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也在不断创新,也在为喜丧这件事赋予新的含义和生机。
不论喜丧是什么样的,我们活着的人除了对逝去人的思念以外,也要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
给予我们的生命更多的宽度和更多的可能,这才不枉我们来这世间走一遭。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信息:
什么是“喜丧”?活了几岁才能办“喜丧”?有什么禁忌和讲究?
民间奇闻风俗 2024-01-05 16:14
什么是“喜丧”?有何标准?按照传统多少岁才能算是“喜丧”?
灵寒青文2024-10-05 16:07
多少岁去世叫“喜丧”,有什么标准?丧礼不哭反而要笑
2024-04-12 21:00·有画说艺
闲得蛋疼又他妈找存在感来了
我家乡的风俗,老人活过100岁(含润月即≥1200个月)而逝世即为喜丧。亲戚朋友就不忌讳了。
真他妈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