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女主,上海上班、县城安家,每天往返通勤4小时:省钱又快乐
在北上广打工赚钱的年轻人很多,但是买房安家的却不是很多,因为大部分的我们都是普通人。
28岁的女主和先生在上海打拼多年,即使拿出两人所有的积蓄也付不起上海一套老破小的首付,但是两个人都不想在租房生活了,他们太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了。
距离上海一百多公里外的老家县城,房价只要一万出头,距离上海也不是太远,既然不能在上海安家,那就做个“双城人”吧;
于是他们决定在上海上班、在县城安家,夫妻俩每天上下班往返通勤要4小时,虽然辛苦但是女主说,省钱并且很快乐。
夫妻俩买下的这套房子,建筑面积98㎡,全朝南的户型,通风采光特别好,女主很喜欢这个双阳台的设计。
为了省钱,他们没有请设计师也没有找专业的装修公司,施工也只是找了个“马路游击队”。自己设计、自己监管,他们牺牲了很多休息的时间,花了26万,终于打造了一个简约又温馨的小家。
这套房子平常只有夫妻俩居住,所以在做装修改造的时候,一切都以两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为主。
下面就一起来“云逛”室内场景吧。
玄关:原始户型中是没有独立玄关的,为了营造出回家的仪式感,夫妻俩“创造”出了一个功能齐全又相对独立小玄关;
一进门,地面做了下沉式设计,靠近入户门的地面铺贴了地砖,与室内的木地板形成对比,方便打扫卫生,同时增添了回家的仪式感。
左手边是一个开放式的收纳区,没有定制传统的收纳柜,网购的置物架和洞洞板,按照自己的需求摆放安装,日常的鞋子、行李箱、进出时需要的杂物以及穿过一次的外套都可以挂在这里。
公卫在收纳区对面,原本是进入厨房的过道,狭长又没有采光,很是鸡肋;
改造后,这里变成了公卫,白色的隐形门在白墙中隐藏的很好,而且正对收纳区也不会有任何尴尬;
公卫里只保留了马桶和小洗手池,满足日常如厕需求即可,毕竟家里还有另外一个超大且舒适的卫生间。
餐厨区:从玄关再往里走,就是一个极具日式感的餐厨区了。
开放式的厨房与餐厅之间设计了一个白色的岛台,中间还预留了餐桌空间,餐桌可以轻松的抽拉进岛台内,需要的时候拉出来能够满足偶尔的聚餐需求。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把餐厅和卫生间的位置做了调换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对于女主来说,真的无所谓,她只希望自己的家住起来能够更舒服一些。
有了超大的岛台和餐桌以后,日常夫妻俩可以一起下厨做饭、一个在厨房、一个岛台,互相陪伴。
岛台的细节是女主自己设计的,和常规的岛台不同,它更注重收纳和实用性,每一个收纳格的尺寸都是拿捏的刚刚好,另外还加装了直饮水,非常方便。
厨房和外面的小阳台打通,设计了L型的布局;超长的一字型橱柜已经足够使用,所以没有再另外定制吊柜,这样视觉感也更轻盈一些;
厨房用了集成灶,基本没有什么油烟,所以开放式的设计完全没问题,而且为了更有日式厨房的氛围感,墙面只做了半高墙砖,橱柜台面选了原木色的实木台面,白色和原木色的搭配,妥妥的日式风。
客厅:这是家里面积最大的一个空间了,也是女主日常在家里最喜欢待的地方;客厅和阳台打通后,整个空间视野变得更加通透,面积显大了一倍。
客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布局方式,可随意挪动的落地电视放在了靠近阳台的地方,原本的电视墙和沙发墙处各摆放了一组收纳柜,既可以放置客厅日常杂物也可以作为装饰。
沙发并没有固定位置,有时候会靠着过道墙面摆放,有时候会直接放在客厅里,哪也不靠,正对着阳台,甚至有时候还会放在阳台窗前,只看自己喜欢。
客厅里的家具没有一件是固定的,电视机、收纳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需求随意更换位置。
阳台纳入客厅后,原本的排水管既不能拆除也不能改位,如果单纯的把它包起来会有点突兀,于是女主就自己动手给这根排水管做了“新衣”;
第一次用麻绳做成了猫爬架,总觉得差点意思,后来又网购了罗格瑞特灯罩,一下子高级多了。
女主一直认为,硬装可以简单化,但是软装要到位,这样才能有氛围感,所以她花了很多小心思,除了下水管的改造外,还有过道沙发顶上的格栅吊顶。
这些原木色的木条也是女主网购的,木工师傅帮忙安装在原来的吊顶上,买材料和人工费算一起还不到600元,但是营造出来的效果很好,这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主卧:原来的主卧很宽敞,除了有主卫以外还可以再设计一个卧室内的衣帽间,但是对于小夫妻俩来说,卧室只要够用就好,他们决定扩大卫生间同时设置独立的衣帽间。
改造后的主卧大小刚刚好放下一张1.8米宽的床,再加上两个小床头柜,很舒服;床头定制了半高的背景墙代替床靠背,再买一张简单的床架、放上床垫,环保又轻松。
卧室外的阳台也纳入到了室内,超大的落地窗、光影治愈的百叶窗、一张休闲椅,在这里坐一下午都不会觉得烦。
主卫:改造后的主卫门设在了过道,也就变成了公卫;卫生间内设计成了完全独立的三分离并且有衣帽间+家政间,这一点是模仿了日式卫生间的设计。
进到卫生间内,首先是洗漱区,双台盆可以满足夫妻俩日常一起洗漱,一侧的穿衣镜可以在梳妆结束后给自己拍拍个美美的全身照。
在洗漱区两侧分别是独立的浴缸区和马桶区,墙地面都是素色水泥砖,氛围很柔和干净。
洗衣机和烘干机放在了开放式的衣帽间内,通风做的很好不用担心潮气,烘干好的衣服直接叠放收纳起来,平常洗完澡的脏衣服直接洗烘,动线上很便利。
书房:在餐厅的对面,原来的小卧室改造成了夫妻俩的书房,极窄边框的长虹玻璃移门,把光线最大化的引入到餐厅,同时又提升空间的颜值。
书房里只摆放了书桌和书柜,都是活动家具,以后要想拆改成儿童房也很方便。
写在最后:女主说,以前租房的时候,四五千的房租也只是换来一个睡觉的地方,毫无生活质量可言,想好好的做顿饭都实现不了;
如今有了自己的家,属于自己的厨房和卫生间,每一天的状态都是松弛的、愉悦的,这样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
搬进新家后,夫妻俩便开始了“双城生活”,每天早起赶到上海上班,下午再回到县城里的家;白天是为了生活,晚上也是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