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的太阳镜,唐僧取经时也曾戴过它,古代西域边疆的防风服饰

扶摇寰宇杂谈 2022-01-19 15:10:42

20世纪5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遗址东北3公里外发现了一座大型墓葬群。

整个墓葬群东西长约5公里,宽约2公里。每一座墓葬都设有斜坡、墓道和土洞墓室,墓室平面呈甲字形状。

在发掘的四百多座墓葬中,几乎所有的墓室里都没有棺椁,里面的很多尸身都成了保存较为完好的干尸。

这个墓葬群被中外考古学者称为地下博物馆。由于墓葬群在吐鲁番地区的两个村庄附近,村庄的名字分别是哈拉和卓和阿斯塔纳。所以这个古墓群被命名为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

在维吾尔语中,哈拉和卓是传说中一位斩恶龙为民除害的勇士,而阿斯塔纳则是“京都”的意思。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称为古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里埋葬的是古代高昌国的贵族官员和平民百姓。跨越年代大致从西晋初年到唐代中期,他们多为汉族人,也有匈奴、鲜卑、高车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居民。

由于新疆气候干燥炎热,出土的许多文物都保存的十分完好,其中一些绘画、泥俑和衣物的色彩都鲜艳如初,铜眼罩就是其中之一。

这件铜眼罩成连体双桃形状,用薄铜片锻压而成,边缘和中央都钻有密集且排列整齐的小孔。眼罩周围包裹了一圈棉毛布料的花边,眼罩的一端还残留有一段棉布丝带。现在它收藏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里。

和我们现在使用的眼镜相比,这件铜眼罩显得有些笨拙并且其貌不扬。这种眼罩在中国古代新疆地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用途呢?这还要从眼罩的出土说起。

从1959年开始,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就已经在发掘和清理哈拉和卓阿斯塔纳古墓群了。在挖掘第322号古墓时,专家们发现这是一座唐代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的三人合葬墓。

墓中出土的文物包括三件锦面绢里的覆面,这三件覆面上都连着相同形状的金属眼罩。覆面又称面罩或面衣,是先秦以来在中国丧葬仪式中直接盖在死者面部的覆盖物。

根据掩盖方式,面罩又分为套帽式和复布式。套帽式面罩是当时古代新疆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穿戴的衣饰,死后又作为随葬品埋葬于地下。

中国唐朝僧人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时高昌国王麹文泰就曾经送给他这样的面罩。据玄奘的徒弟慧立和彦悰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在公元627年到达了玉门关以西,受到了高昌国王极为热情的接待。这让一路经历了很多坎坷的玄奘十分感动。高昌国王麹文泰不仅邀请他宣讲佛法,还挽留他辅佐朝政。

面对这样的盛情玄奘并未动心,他极力推辞,却无法脱身,只好以绝食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决心。

麹文泰被玄奘的修养和舍身求法的决心深深打动,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达成和解。麹文泰承诺将尽最大的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时留在高昌讲经三年。

公元627年冬天,麹文泰为玄奘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仪式。除了国王和王后外,高昌国其他的皇室贵族成员以及僧侣和百姓也都来为玄奘送行。麹文泰为玄奘购置了30套不同的袈裟,并赠送黄金100两,银钱3万,绫绢500匹。为了抵御新疆的风沙和寒冷,又专门制作了特殊的手套和面罩。

根据当时的文献资料记载,麹文泰为玄奘提供了足够20年的路费。和高昌国王麹文泰送给玄奘的特殊面罩一样,这件铜眼罩应该也是古代新疆居民抵御风沙和严寒的生活用具。

透过眼罩中央的这些小孔,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可以使佩戴者清晰的看到眼前景物。缝在眼罩边缘的这些布料和绑带也显得十分人性化。让佩戴者感觉既舒适又方便。眼罩边缘的布料已经被磨成了两片。在这件铜眼罩随葬之前应该被墓主人长期使用过。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日照丰富,降水稀少,形成了沙漠戈壁多、风沙大的地域和气候特点。又因为这里的降雪和积雪期都很长,当地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被雪地反射的强烈紫外线伤害眼角膜引起视力障碍,严重时还会导致失明,这种眼病叫雪盲。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古代新疆人外出时就会带上这类铜眼罩,不仅可以遮挡风沙和紫外线,还能起到预防雪盲症的作用。

除了铜眼罩,阿斯塔纳古墓遗址还出土了其他材质的金属眼罩。这些金属眼罩大部分是公元4世纪到7世纪古代高昌国的日常生活用具。

它们的出现和当时高昌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达的铸造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离开高昌国前往焉耆国时途经银山。山脉高大险峻,到处都是银矿。

西域各国的银钱都出自这里。此处的银山在今天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县的南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同时天山盛产金矿和铁矿,为高昌铸造工艺提供了丰富的矿产原料。

高昌国位于古代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绿洲地区,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汉朝就开始在这里设置郡县。高昌逐渐成为中原各个朝代的统治者管辖西域地区的门户,也成为西域地区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杂居的聚居区。

新疆地区风沙大、积雪时间长,恶劣的气候条件为古代高昌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高昌国百姓的生活习俗以及服饰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共同影响。

作为出行时的特有装束,除了眼罩和面罩外,在古高昌人的衣饰中还流行一种叫做幂离的帽饰。

这件彩绘骑马戴幂离的侍女俑在1972年出土于阿斯塔纳古墓群第187号墓,现在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女俑头上裹的黑巾就是幂离。

幂离原本是胡羌民族一种和面罩极为相似的服饰,是古代新疆人遮挡风沙和御寒的一种特有服饰。

它一般用黑色的布料制成,长度能达到人的胸部,除了露出眼睛和鼻子之外,其余部分全部遮蔽起来。

与骑马戴幂离仕女俑同时出土的还有这件彩绘骑马侍女俑。它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域高昌女子头戴帷帽骑马出行的情景。帷帽就是在幂离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它的主体是用一种质地较硬的藤条或席片做骨架,上面绷上布帛,然后用一圈网纱缀在帽檐上,使网纱遮面的同时又不妨碍视线。

这位女俑手握缰绳,钻坐在马背上,身穿袒胸窄袖襦和绿底墨蓝花色长裤,脚蹬黑色短靴。她头上戴着的帷帽帽檐上缀着一段刚好遮住脸部的网纱。网纱轻盈柔软,似乎在随风飘荡,向我们展示了当时西域高昌女子高雅端庄的气质。

类似的帷帽也是当时唐朝长安非常流行的一种衣饰。到了唐朝中期特别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帷帽这种具有异域特色的女性头饰越来越受欢迎。宫中和民间到处都有女子佩戴,帷帽文化被注入了新的血液。

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罩的材料和样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明清时期流行于中原北方地区的眼纱就是在高昌眼罩的基础上改进的结果,这也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0 阅读:19

扶摇寰宇杂谈

简介:军武知识,科技生活,特色文化,精彩艺术,奇趣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