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3次存款降息!“低利率”时代来临,普通人如何守好财富?

小年的政经 2023-12-27 07:39:06

一夜之间,存款利率突遭下调。

12月22日,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发布公告称:1年及以下定期存款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1年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及以上。

柏年统计了一下,短短不到3年时间,存款利率这是第6次被下调。时间分别是21年7月、22年4月、8月,23年6月、9月和12月。

3年前,利率在3%以上的定期存款产品,随处可见,今天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特别是最近1年以来,存款降息的频率越来越快,“低利率”时代正在加速向我们走来。

作为老百姓,我们最关心2个问题:

一个是商业银行存款频繁降息的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逻辑?2024年,存款利率还会不会快速下降?

二是存款作为普通家庭最重要的财富储存工具。当存款收益越来越低,我们又该如何保卫好自己的财富?

今天,当存款利率又一次下调之后,柏年就给大家支支招。

一、存款利率为何要下调?

在柏年看来,这一次存款降息的背后,无外乎两个原因:

一个是宏观层面,经济已经出现了“类通缩”的信号,降息是稳定经济的必要之举。

关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柏年可以总结为8个大字“供给过剩、需求不足”——这和一直以来,地方政府过于关注供给端产能投资、而轻视需求端消费刺激,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

当然,讲述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柏年今天的重点。

只是这种模式,形成了两个结果。

一是在供给端,中国的产能总是过剩。

2014年、15年,我们是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今天,则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低端产能过剩。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了这一问题。

二是在需求端,中国的老百姓由于福利保障不足,长久以来轻视消费。好不容易买个房,也恨不得都是投资。

但是,随着房地产业进入“新周期”,“鼓励买房”这一传统的刺激消费手段,也失效了。

所以在当前的中国经济里,我们缺乏一种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供大于求”的格局一直维持,就会造成中国通胀的长期低迷。

根据统计局数据,11月中国CPI同比负增长0.5%,PPI同比负增长3.0%,“类通缩”格局已经出现。

甚至在过去3年里,面对着全球高通胀的环境,我们依然走出了一条通胀下行的曲线,让海外的观察家们都大跌眼镜。

中国CPI远低于海外

通胀水平实在是太低了,就会导致实体经济、企业面临的“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胀)偏高,不利于经济发展。

这个时候,降低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一切资金价格和融资成本,就是稳定经济的必要之举。

市场预测,2024年1月,贷款利率(LPR)价格也会全线下调。

在此期间降低存款利率,尽管可能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投资收益,但这也是顾全大局的无奈之举。

而展望2024年,只要中国经济“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格局不改变,降息的步伐就不会停止。

特别是我们还要考虑到,2024年美联储也要开启降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明年降息的空间可能会更大、步伐会更快。

存款降息的第二个原因,则是在产业层面。

2024年,金融业改革即将开始,存款利息作为金融业收入的重要部分,需要让渡给实体经济。

关于金融业改革,柏年上个月专门出过一篇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并回看。

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是:高层会议指出,未来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员工收入+税前利润)需要对标OECD平均水准,压缩在中国GDP中的比重。

这意味着,整个中国金融业的企业利润和员工收入,将在未来10年停止增长。

目前,在高层的指导方针下,各大金融机构都在拿出利润,贡献给实体经济。

例如根据央行的统计,2023年9月份,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值。

但是,金融机构们毕竟也是企业,它们也需要维持合理的利润,抵御经营风险和上缴财税。

利润压不动了怎么办?那就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成本端,存款利息正是资金成本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降低存款利率,也符合金融机构“降本增效”的大方针。

往后看,随着2024年金融业改革全面铺开,金融机构让利压力加大。

降低存款利率——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继续施行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还有可能加码。

所以总的来看,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从产业层面,2024年依旧是一个“降息大年”。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就摆在我们普通人的面前:

存款利率越来越低,我们该怎么办?

二、存款降息,普通人如何应对?

在这里,柏年给大家支3招:

第一招,对于任何像定期存款、养老保险这种锁定利率的投资产品,我们“尽早买、买长期”。

刚才柏年讲到,中国利率的长期下行,几乎已成定局。

在这种格局之下,我们如果需要存款,如果这笔钱在一段时间内都不动,建议尽早存定期。

即使刚刚存款利率经历过下调,现在存也不晚。毕竟按照2023年“1年3降息”的节奏,你保不准过几个月,利率又要下调。

同时,我们尽量存长期。

一方面,长期存款本身就比短期存款的利息要高。

另一方面,存款期限内,利率是锁定的。比如我买了一笔5年期定期存款,即使未来1、2年内,利率下行了,我的存款利息依然是当初签合同时的高利率。

当然对于一些观众来说,我们可能觉得定期存款利率还是太低了,怎么办呢?还有三个变通办法。

第一个,就是不要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存定期,找一些中小型的城商行、农商行。

目前,大家的工资卡一般都是国有大行或者股份行发行的,我们可能随手就存了。但是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存款利率,因为受到国家指导,一般较低。

我们可以找一些急需存款的城商行、农商行,这些银行的存款利率更加市场化,价格通常也更高。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小型银行可能存在经营风险。

即使我们的存款额度在50万以下,被国家存款保险覆盖。但是一旦出现像“河南村镇银行”类似的事件,尽管最后也给兑付了,过程还是挺闹心的。

所以,我们要在“高利息”和“低风险”之间,取一个平衡。

那么,哪些银行的风险比较低呢?

这里柏年给大家提供一个中国商业银行评级名单大全,放到评论区里了。如果银行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那么风险还是可控的。

如果评级在“A级”以下、乃至没有评级,可能意味着存在一定风险,不建议在这些银行存钱,尽管他们提供的利率看起来很诱人。

第二个变通方法,如果家庭有几十万的大额闲置资金,可以去购买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是商业银行为吸引大客户所提供的存款产品,利息一般比较高。

例如在这次降息之后,农业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2.35%,比普通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出0.4%。

如果家里有几十万的闲置资金,可以和你的银行经理聊一聊,看能不能存大额存单。

第三个,是我们可以去买长期国债。

每个月10号,银行柜台都有储蓄国债出售。

目前,国有大行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为2.0%,而5年期国债利率大约在2.7%左右,利息还是比较香的。

买国债没有风险,但是银行额度可能比较有限,需要抢。

如果有意购买,详情可以咨询你所在的银行柜台。

此外,除了定期存款,类似固定利率的产品还有养老保险等。

2023年6月份,在官方的指导下,中国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

根据媒体报道,此轮调整后,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产品的保费涨幅普遍在18%左右。

但是,上一轮保险利率的下调,肯定不是降息的终点。

还是那句话,保不齐什么时候又降息了,所以如果有购买商业型养老保险考虑的,现在买也不晚。

那么,以上这些关于存定期存款的变通方法,适合完全不能接受风险、并且闲置资金期限比较长的朋友,一般是中老年朋友居多。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年轻的时候用钱需求很多,买房买车结婚生娃,你让我存个3、5年的定期,拿不出来这样的钱。

同时,年轻人一般能稍微接受一些风险,那么柏年就给大家支第二招——去购买纯债型的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产品。

纯债型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投资的是债券类资产。例如它们也购买国债,或者一些由大型国央企发行的债券,风险通常比较低。

这一类产品的优势,有3个。

第一个就是收益略高一些。

刚才我讲到了,国债利率比定期存款要高,而这些产品又购买的国债,所以收益就是偏高一些。

目前,市场上纯债型产品的年收益率,通常能做到3%左右。

第二个优势,就是这类产品的流动性更好。

相比于定期存款,把资金一锁就是3、5年,纯债型产品通常只会要求3个月、6个月定期,或者可以每日申赎,更加匹配年轻人使用资金的习惯。

第三个优势,就是纯债型产品可以受益于降息。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每一次利率的下降,都对应着债券价格的上涨,也会增厚纯债型产品的资本收益。

所以在中国走向“低利率”的大趋势下,纯债型产品反而会长期受益。

但是这类产品,也存在一定风险。

一方面是,如果哪天中国反而要加息,那么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纯债型产品的收益回报会下降,甚至不排除亏损的可能。

另一方面是,部分纯债型产品的管理人,为了片面追求高收益,购买了一些风险高的垃圾债券。如果这些债券违约,亏损的就是投资人。

为了绕开这类产品,柏年强烈建议大家详细阅读银行理财的风险说明,我们购买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尽量控制在“R3”以下。

公募基金,没有类似的风险等级,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规模去判断。

某宝上可以直接看对应基金的产品规模,一般规模达到100亿以上的纯债型基金,风险管理水平都不会差。

而进一步对比“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这两个品种,柏年更加推荐公募基金。

尽管它们投资的都是债券类资产,公募基金因为享有法定的“免税优势”,免增值税、所得税,收益可能更高一些。

第三招,如果大家更够承受更高一些的风险的话,可以去关注股市里的“红利板块”。

一般人炒股票,是从股价的上涨中获益。

但是A股里也有不少的股票,收益主要靠股息分红。

例如能源、交运板块,公司经营很稳定、也没什么增长空间,但是股息率却能够达到5%甚至以上。

相对应的投资策略,则被称作“红利策略”,特点是收益主要靠分红,上涨、下跌相对可控。

在2周前的文章里,柏年给大家推荐过“中证民企红利”这个指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回看。从过去10年的长视角来看,收益回报还是不错的。

中证民企红利全收益指数

最后总结来看,面对着存款利率长期下行的大背景,普通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三个:

一、尽早、尽长期地存定期存款。并且在银行、产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有一些策略。

二、购买纯债型的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流动性更好,可以作为定期存款的替代。

三、关注股市中的红利板块,通过股息分红获取更高收益。

以上,就是柏年给大家支的三招,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大家。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并关注我。

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越来越近,后续柏年还会及时带来更多、与大家切身相关的经济解读。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

0 阅读:3

小年的政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