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要做智驾第一,华为能让吗?

汽车大观元 2024-11-28 10:32:38

小鹏“不装”了。在结束不久的三季报业绩会上,何小鹏再放豪言:小鹏智驾将从第一梯队做到第一。虽然没有提及华为,但要把谁挤下去的野心昭然若揭。毕竟要问谁是国内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厂商,很多人都会想到小鹏和华为。端到端大模型、GPT 和人工智能几乎成为每家车企都要提及的产品亮点,但这两家在智驾领域的实力,仍然是其从血海游到蓝海的杀手锏。

接下来,就是两个头部的铁王座之战?不说去年的AEB之争,今年的百人会论坛“叫嚣”,就从对于明年智驾进阶的表态中也可窥见一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靳玉志认为,2025年,华为智驾将达到L3级水平,在L3级水平持续三五年以后,才可能走向L4甚至更高的水平上去。相比于华为的保守看法,何小鹏直言,2025年,小鹏可在中国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此外,2026年小鹏将推出Robotaxi,也明显快于华为L4级水平的实现。核心技术团队频频“换血”,转舵端到端大模型、全面押注AI……小鹏汽车为打赢智驾这场战役,正不遗余力。但争的仅仅是智驾吗?毕竟深度融合AI后,小鹏已经不单纯是一家车企了,华为更不是。

下沉市场的较量

车企的智驾肉搏战已经打响,为了销量,各大车企不仅纷纷下调高阶智驾的选装价格,还将标配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何小鹏早就说过,小鹏将成为中国首个将高阶智驾带到10万-15万元A级车市场的车企。MONA,就扮演了这个角色。作为一台A级轿车,11.98万元起的小鹏MONA M03入门就标配了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包括ACC自适应巡航、LCC车道居中辅助、车道偏离提醒等功能,15.58万元的MAX版本支持高速NGP和城市XNGP功能,MONA M03 顶配版支持城市领航,采用端到端视觉智驾,售价15.58万元,也是价格最低的端到端智驾车型。

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逐渐成为影响用户决策的重要因素,离不开华为的入局,尤其是在 30 万元级别以上的车型,但华为也开始将价格下探至15万级别市场。

深蓝旗下的S07和L07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共用华为乾崑智能3.0高阶大模型,云端算力共用、算法网络共用、数据共用。

深蓝L07还亮出了普通版15.19万起,智驾版16.69万起这个针锋相对的价格,相比小鹏MONA M03唯一带有智驾的高配版仅1万多元的价差。两个智驾方案走的都是视觉路线,但从整体落地姿态来看,小鹏更像是顺势下探,而华为则是走低保高。但为的,都是拿下入门市场份额。

对决“端到端”

其实两家在智能驾驶的路线并不完全相同。小鹏汽车采取了以视觉感知为主的技术路线,通过高清摄像头和先进的算法,实现了高精度的环境感知和决策控制。这种技术路线不仅降低了硬件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华为智驾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路线,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对周围环境的全方位感知。这种技术路线虽然成本较高,但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环境信息,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更强的决策支持。所以华为在高阶智驾领域的核心产品——乾崑 ADS 3.0 中依旧会坚持采用激光雷达,覆盖到 25 万以上的价格段,赋能于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问界、智界、享界等品牌旗下车型。

两者谁更优,见仁见智。现在业内的共识是激光雷达是在极小范围的Corner Case中体现类似安全气囊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而在视觉路线的拥趸们看来,成本因素并非取消激光雷达的主要原因,而是数据干扰。反正高阶智驾真正的下一步,拼的是端到端。端到端是从数据输入端,直接到行车轨迹输出端,只用一个AI模型替代以往感知、决策、规控等多个模块。小鹏汽车的智驾负责人李力耘曾表示,端到端其实很容易走错方向,像我们之前提过,小鹏和华为的方向大致一致的,是正确的。华为、小鹏的端到端大模型技术方向基本相同,近似于模块化方案演变、融合后的结果。目前,小鹏是全球唯二、国内率先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华为端到端的ADS 3.0智驾系统在小鹏之后登场,特别地引入了本能安全网络,这是华为智驾区别于业界的一大不同点。所谓本能安全网络,类似于人类的手碰到火苗会本能地收回来,华为的端到端网络基于安全优先,在处理更复杂的路况的时候,安全的应急处理能力也极为迅速和及时,守住安全的下限。

端到端的真正实现,依赖于算力,需要芯片。何小鹏认为提升智驾的能力的关键在云端,为此,小鹏还准备了2.51EFLOPS算力来训练大模型,何小鹏形容,这是国内NO.1大的云端训练算力。小鹏汽车自研小鹏图灵AI芯片,也是为端到端大模型而定制的芯片,据说有效算力“一颗能顶三颗 OrinX”,能同时驱动智驾大模型和座舱大模型,既能节省芯片成本又能提升系统的集成度。明年小鹏会用10 EFLOPS的云端算力进行训练。

但和华为PK云端并不容易,毕竟家底儿摆在那里。华为早就有了自主研发的昇腾训练芯片,依靠自己家族的云端资源,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云端学习训练算力达到7.5 EFLOPS。更现实的是,技术是一方面,想要以智驾“称霸”市场,用户广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方程豹豹8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3.0,据36氪汽车报道,华为智驾最早落地的车型可能是新款坦克700 Hi4-T。

未来看的,不仅仅是汽车

随着消费者对智驾技术的认可,华为的“朋友圈”只会随之扩大。所以现在小鹏差的不是技术,而是市场。从小鹏的产品规划来看,未来将入局增程混动市场,这点确实有望进一步刺激品牌的销量增长,但是其销量体系要想追上影响力更高的特斯拉和鸿蒙智行,至少在短时间内并不可能追上。而且小鹏汽车也大概率要碰上特斯拉,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市场还没那么快,即便进入中国市场也需要时间进行本土化调整,但本就拥有雄厚智能驾驶技术家底的特斯拉,也不担心国内消费者不认可特斯拉FSD。如果,未来有很多个像大众汽车那样的企业认可小鹏的技术,让小鹏汽车做供应商,做个夸张的假设,小鹏有点像“理想+华为”的结合体,自己是热销智能电动汽车生产商,又是智能化供应商。到那个时候,与华为较量的故事将会完全不一样了。而且,未来小鹏也像特斯拉一样,绝非只想多卖车这么简单。小鹏明确将发力投入的4个AI方向——芯片、大模型、自动驾驶、机器人。比如与智能汽车产业链条颇为相似的机器人领域,小鹏AI机器人Iron以1:1类真人的姿态展现,所采用的多项技术与AI汽车同源,包括小鹏图灵AI芯片、端到端大模型以及小鹏天玑AIOS,使其具备自主思考、行走、对话等能力。

但同样是技术更扎实的华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蓝图也早已浮出,近期,由华为相关政府机构合作建立的“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并与乐聚机器人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在具身智能领域布局,前几年,华为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在机器人领域技术攻关、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合作。

在智能驾驶领域之外,双方的“缠斗”还会继续,这是一个比耐心、比实力、比财力、比运气,比很多项的综合的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对决,才有意义。

0 阅读:44

汽车大观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