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知劲草,乱世识英雄。在南昌起义的部队南下广东的路途上,迎来敌人的围追堵截。而正是这一残苦的战斗岁月,把意志坚定、经验丰富而又性格稳沉的的朱德,推到了风口浪尖。
三河坝革命烈士纪念碑
部队前进到瑞金附近的壬田,朱德已经完成了出赣入粤的先遣队任务。起义之后,之所以让朱德带领第九军打前站,是因为朱德作为滇军名将,需要他在前面带队穿过朱培德的赣省防区。在滇军赣东警备区杨如轩、会昌警备旅长韦杵等人的配合下,南下一路顺利。
但部队到达壬田的时候,就同前来迎击粤军队钱大钧部的一个团发生遭遇战。当时,后续部队还没上来,完成任务的朱德也没法撤下来。敌变我变,朱德便到现场勘查,他否定参谋处将九军“一条线”的摆法,选定了几个关键高地设立阵地,然后分兵把守,并将自己的指挥所就放在阵地前沿。
战斗非常激烈。根据参战的刘九峰回忆:“在壬田市,朱德同志亲自指挥参加战斗……他使用两只马枪,更换射击敌人。”在这次战斗中参谋长冉国平牺牲,朱德便直接指挥,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他身边的一个连始终坚守着阵地。
南下途中的宣传标语
粤军为了阻击起义军出赣入粤,几乎使出了看家本领,不仅动用了所有力量,也将大量部队前置。壬田的战斗刚刚结束,会昌的战斗马上打响。朱德除指挥第9军余部,指挥部又将20军的第3师划归给他,仗越打越大。
一股敌人突破前沿,直接向指挥所扑来,没见过这个阵式的学兵开始慌乱,其他指挥员也劝朱德赶快离开。“不要慌嘛,来了就打嘛!”朱德走到一个牺牲的战士旁边,捡起一支步枪,从容的拉开枪膛,压上子弹,把冲在前面的敌人一个一个放倒。
不愧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朱德把一支枪的子弹打完后,换了一支枪又打,终于把敌人打回头。刚才还惊慌失措的部队,完全被这个老兵的枪法和沉着惊呆,见敌人退下去之后,马上组织反击……
会昌城的攻坚之战
会昌之战打击敌军,伤亡达到800余人。但朱德所部的损失随着补充,基本上还是出发的人数,大家夸他“用兵真如神”。起义部队退回瑞金休整,朱德部队前卫使命基本完成。由于广东是农民领袖彭湃熟悉的地方,改由广东北江农军打先锋,朱德由先锋改后卫。
后来起取道上杭,起义军改名为“中华革命军”,并讨论了在三河坝分兵,20军和11军主力1万多人在周恩来、贺龙和叶挺的带领下,前往潮汕地区,第9军被安排在三河坝阻敌断后。这就是陈毅元帅后来称呼的“悲惨的决定”。
当时,起义部队面临着前堵后追。但向前走,粤军队加上桂系军队17个团,而我有15个团,如果指挥得当,仍有击破敌人之可能,但一分为二,让敌人牵制一部,再集中攻击一部,结果可想而知。
粤军准备阻击起义部队
但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部阻敌,指挥部拿出了战斗力强的叶挺25师打阻击战。最后让朱德指挥断后,是周恩来等人艰难下达这个命令。大家都知道敌人已经弄清了起义军的意图,正在蜂拥而至,断后就意味着牺牲。
周恩来不希望朱德这样优秀指挥员,以及3000将士去“见马克思”,但这样的艰苦任务唯有交给朱德他才能够放心。所以,在分别的时候双方的表情都特别凝重。“恩来,你放心。对付这一帮追兵,我还是有办法的。”朱德乐观的说。
“三天。”周恩来伸出三个指头:“把25师交给你三天。只需要坚守三天,大部队就应当到了潮汕。三天之后再把25师还给叶挺。一定要撤出来。”周恩来让朱德抵抗三天,然后带部队南下与主力会合,也把25师归制。
在场的人记得,当时周恩来还想说什么,朱德已经和他握手告别……新划拨来的25师,曾经是孙中山的卫队,北伐战争时候的铁军,是继承孙中山遗志的革命军,更是革命军中的精英。朱德似乎没有去想战斗有多危险,而是很高兴的接管这支部队。
当时的师长是周士第、党代表是李硕勋,都是大革命时期的党员,大多数的团长营长也是黄埔军校的骨干,前委把这支精锐之师临时“借”给朱德,实际上是明确这一次行动涉及大局,必须要完成任务。有部队就好,朱德的指挥习惯,就是作战之前看地形。
三河坝是梅州大埔镇汇城,梅江、韩江和汀江的交汇处,是通往潮汕地区的必经之路,三面群山陪伴着一座孤城。朱德带领部队领导看完地形之后,马上作出决定放弃守城,这样只能背水一战。
朱德让大家在三河坝对岸的东文部、笔枝尾山、龙虎坑和下村一带布防。他还利用有限的战前面时间,到几个渔村访贫问苦,了解当地的船只和气候。一面发动群众,一面检查修筑工事,专门等待敌人。
10月1日,敌军蜂拥而至。先是在河对岸修筑工事,形成两军对垒。战斗在下午打响。敌人携带了炮火和重武器,一开始就以猛烈的火力向起义部队射击,起义的部队虽然只有轻武器。由于事先进行了充分的隐蔽,敌军不知虚实,只能隔河而战,反遭到起义部队射杀。
第二天,敌人找来船只,开始渡河进攻。许多战士见敌人出现就盲目开枪。朱德静守河边:“不要着急哎,同志哥!仗要慢慢打,要节省子弹。让船到河中间再打,半渡而击才有效果。”大家听从这位老兵的指挥,果然把一船又一船的敌人打到了河水里。
有一批敌人好不容易登岸,就被73团组织反击,敌人炮火不好发挥,就被起义部队消灭在河岸。如夜,敌人停止进攻,开始埋锅造饭。朱德根据火光判断,先前到来的敌人大约是一个师,但第二天又增加了一个师,而且还有部队在陆续到来,看来恶仗还在后头。
果然,敌人在第二天组织的密集的进攻,他们拉长的渡河的防线,对三河坝进行迂回包围,朱德让25师把党员骨干派往阵地,建立战斗堡垒进行反击。官兵们在丛林中、草地上和芦苇荡里展开了剧烈的搏斗,每个阵地都是多次失而复得,数倍于我的敌人硬跨不过去。
根据后来的《新闻报》报道:
“韩江两岸,死尸遍野。野犬食人肉,彻夜嚎叫,如同鬼哭……潮汕湘子桥面一日捞起飘尸600具……韩江沿岸芦苇丛中未来及捞者高尚无可胜计也。潮州城中居民历来到韩江城外取水,自见浮尸之多,恐生疫病,近日改取井水。”
尸积如山,残阳如血,部队伤亡上千人。朱德一生打了无数次恶战险战,但这是中国共产党指挥的第一次残酷之战。许多团长营长连长,刚刚毕业的军校学员和参加起义父子兄弟等,都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包括他的副官、参谋长和警卫员也流尽的最后一滴血,这种场面是在历史上没有过的,也让他体会到什么叫为“主义”而战?
战至第3日晚,敌人分两路增援,而起义军孤守无望,而且还有被切断退路的可能。朱德来到设立在田氏祠堂的指挥所,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人分析情况,从时间上确定主力应到达潮汕之后,才决定脱离绝境。
“交替掩护、撤出战斗,寻找主力会合!”。朱德带领两支部队剩下来的余部2000多人,趁着夜雾掩护,甩掉追兵来到饶平。刚在一个小镇上宿营,就看见河滩上来了一队衣衫褴褛的散兵,大家正准备抄家伙,有人认出是20军队教导团的参谋长。
潮汕的主力部队怎么出现在这里?“完了,全部完了!”从前线溃散下来200来人的部队,见的朱军长的部队,大家哇哇直哭,半天才勉强弄清20军和11军进入潮汕失败的消息。突然而来的“炸雷”,让指战员都愣住了,主力失败,后卫部队受损。
朱德的大脑里在快速运转。现在不仅是弹尽粮竭,关键是和党组织失去联系,而敌人正在从四面八方追来。怎么办?一个多月前浩浩荡荡的的起义大军,转眼之间就剩一下一堆残兵败将。他们围绕着最高长官朱德,仿佛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通知部队,马上离开这里。我们穿山西进,反向而行,首先甩开敌人!”朱德在了解基本情况之后,第一反应是保存实力。一个身经百战斗的老兵,对成败得失已见太多,他最看重的是如何保持这些党的革命种子?所以,还在大家迷茫之时,马上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而正是这个正确的决定,保存了南昌起义部队最核心的一支队伍,后来就是以此为基础,锻造了一支所向披靡的钢铁红军!一个真正的军事家,不是只会指挥乘胜追击的千军万马,而是在困境之中作出正确的选项,带领部队看到真正的光亮和希望。此为朱德也!
仓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史选择了朱德,奠定了红军之父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