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悟克勤禅师
不知知,病也。——《道德经》
圆悟克勤禅师是宋朝临济宗的大德,他自幼天赋聪慧,过目不忘,有神童之称。以妙寂寺游玩机缘得览佛经,爱不释手,遂出家为僧。出家后开始云游四方,遍访各地禅门高僧,最后投到法演禅师的门下,克勤数年间精进不懈,但有所得便将诗偈呈法演禅师印证,勘验结果屡屡令其灰头土脸。
克勤的弯路克勤失望之余埋怨法演禅师:“师傅太不慈悲,不知道提携后学。”
法演禅师却笑着说:“等你得了一场大病就会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了。”
克勤后来又开始施展脚力,走访至金山寺期间染上了风寒,大病中的克勤这时想起了法演禅师的话,若有所悟,好了后就回到了法演禅师处继续当他的侍者。
克勤这若有所悟是感觉到什么了呢?
王阳明
王阳明有首偈: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法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人若是一病就容易思落叶归根,这个时候克勤念及法演禅师本身这件事就会跟落叶归根对上,所以等他病好后大概不自觉就回去了,定然也想要弄明白法演禅师的良苦用心到底是什么。
良苦用心就在王阳明的这首偈里,寻访云游长见识是必须的,但法演禅师看在眼里的是克勤的游历已经不再是通往真途之“法”,却成了为了云游而云游,本质已经变了,克勤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就是被他的“颠倒见”驱使的,要想反过来,病一场收收脚还是很必要的。
要说法演禅师为何不一开始就挑明了讲,在尝到滋味前什么道理都是白搭,更何况有的人尝到滋味也不见得会回头,更别忘了克勤可是神童,在道理上对那些“俗”的更不可能会服气。
但他见性后却俗得要命,一天晚间,克勤、慧勤、清远三位弟子陪着法演禅师在山上亭间说话,该回去的时候灯笼里的油尽,法演禅师要三人就当前情境下转语,另两位不是彩凤就是暗中之光明,俗人圆悟克勤禅师答道:“注意脚下。”听起来颇具庄子的“道在屎溺”感。
圆悟克勤禅师的见性机缘而他的见性机缘却尤为奇特,来自一首艳诗,之所以介绍这则公案,我也只为描述,像“艳诗”这种程度的机锋常人是不可能hold住的,一个不慎流于轻浮是必然,而人所有的轻浮都是在轻浮自己,就像拿着高明的章句互相倾轧,难道理的终极不是为了做人?一切扛着“老板”出来的就是在表明理于自身并未融入,却拿着自己的“不行”招摇过市。
克勤和法演
某日,有一位曾在朝廷任职的吏部提刑大人辞官返回蜀中,特来向法演禅师问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法演回答说:“提刑大人,你少年时代可曾读过一首艳诗?
一段风光画不成,洞房深处恼予情。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后面这两句和祖师西来意颇为相近。”
陈提刑听了,心解意会,口中频频称“诺”,满意地回去了。
声音
克勤刚从外面回来,恰巧听到这段对话,满脸疑惑地问道:“刚刚听到师父对提刑举一首艳诗,不知提刑会也不会?”
法演禅师回答说:“他识得声音。”
“他既然识得声音,却为什么不能见道呢?”
法演禅师遂迅雷不及掩耳地大喝一声:“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呢?”
克勤豁然开解,跑出室外,看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正在引颈啼鸣便笑道:“这不就是‘只要檀郎认得声’的‘声’嘛!”于是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一偈呈给师父。
因何见性那么,法演禅师到底做了什么?
克勤跟提举听到的是同样的话,只不过提举没有问克勤后面的那个问题,即“他识得声音”,却没有“为什么不能见道”这个问题。而法演禅师那一声吼正是要把这个问题给打回去,不要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的,法眼禅师更给出了答案——什么是庭前柏树子!那正是庭前柏树子,没有为什么,就是一棵树杵在那。
那这和那首艳诗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频呼小玉”这是“法”,但“法”并不是目的,所以是“元无事”,而“只要檀郎认得声”才是目的,只不过能让“檀郎认得声”的“法”却不止“频呼小玉”一法,还可以唱歌、呼小鸟、呼小猫,总之能让檀郎听到就行,这是“万法归一”,而克勤的这一问等于是说“既然提举已然万法归一,却为何没有见性”,要害正在此处。
何以见性那圆悟克勤禅师回应的又是什么呢?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偈云:
金鸭香炉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首先,克勤说“檀郎声”就是“鸡叫声”,虽然入处不同,但指的都是同一处,这是“法门看相应”,哪种适合自己就依哪种;
其次,克勤偈中“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所谓“独自知”,只能是“谁做谁知”,不做自不会风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是“一归何处”,谁扔了克勤见性前问的那个“为什么”就归谁处;
再次,以“艳诗”答“艳诗”,这自然是“外不住”,所答内涵之“万法归一”,这“万法”就是“内随顺”,已然“外不住,内随顺”哪里还有“为什么”?
没了这个“为什么”,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又从哪里入?
机锋对这个人有效,对那个人却无用。谈起禅悟头头是道,却惟恐是落入另一个法执。网上高手们,除开精神病人,谁修成正果了吱一声?老实念佛吧别误了大事。
乱七八糟的。
公鸡啼鸣犬声吠,驴吼马嘶不识真。万法从来由己出,己从何来无人知。
道在疑处不疑时
相对论谬误在逻辑前提。前提一所有地方v=s/t;前提二所有参考系平权,光速恒定,不以参考系的选择而改变。若定义光速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速的参考系是限定为真空的,光速恒定不变。 若光的参考系不限定,不同参考系光速就会不同。如:以真空为参考系时,光速为c;以光自身为参考系时,光速是零。又如:一束光从远方传来,奔向光线的人会比待在原地的人更早看到光,请问光速相同吗?所以,要光速不变,参考系不能变;参考系变,光速变。
只能如实说你解得嘛玩意?你要是未明心见性二关皆过,别碰圆悟克勤大师公案,在中土修行证种智人中屈指可数之一。说起大修行人得不得病,我倒是希望那些玩气脉明点的,玩啥啥轮开顶的,以及一念不生灵灵明明的,还有啥空如虚空同体的,世界大同的,诸如此类都能得一场大病,所证所悟全无,借不得半毫力,黑白无常来拘时所得所悟根本救不了他,然后知错忏悔,忏悔妄说法,妄语开悟,妄贪名闻供养,也许少遭无数大劫无间苦。还有那些浪费粮食一生讲外道法的,别活那么大岁数,搞得好像大成就者似的让人高推崇拜,效法追随的结果是浪费生命岁月,熏了无数的邪见法种带到未来世,使其未来生生世世不喜正知正见正法。
悬崖撒手,自肯承担。绝后复苏,欺君不得!
唵嘛呢叭咪吽
给我下来!
要说法演禅师为何不一开始就挑明了讲,在尝到滋味前什么道理都是白搭,更何况有的人尝到滋味也不见得会回头,更别忘了克勤可是神童,在道理上对那些“俗”的更不可能会服气。
道之道,只有道知道。佛之道,只有佛知道。我之道,只有我知道。
继续忽悠[呲牙笑]
还没悟。。。。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组织开展。明确除《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教,不得开展宗教教育培训、发布讲经讲道内容或者转发、链接相关内容,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不得直播或者录播宗教仪式。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以宗教名义开展募捐。
杨修,马谡
提刑从闻尔入,只是解悟,还得慢慢来,圆悟克勤从体悟而入。豁然通透。
我知道我知道,即是见见
你是就怕别人不知道你知道了你知道。。证明你还是不知道你要知道的。
闹半天是宋朝人用明朝人的感悟,直接讲:关公战秦琼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