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称林姑娘,薛宝钗却称宝姑娘,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小橘子述文化 2024-09-09 23:56:51

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宝姑娘” 和 “林姑娘” 这两个看似平常的称呼,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薛家和林家天悬地殊的家教,也折射出两个家族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对女子教育的深刻差异。

称呼差异的初现

林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初进贾府之时,便如一朵淡雅的芙蓉花,清新脱俗。贾府众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皆以 “林姑娘” 相称。这其实并非偶然,因为在古代时候,若是未出闺阁的千金小姐,名字流传了出去,是一件极其不合适的事。像林如海这样的书香门第,通常是严格遵循着豪门女子名字不外传的规矩。

林如海作为前科探花,饱读诗书,深知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在他的家中,对女子的教育肯定极为重视。林黛玉来到贾府之前,她的名字如同一个被珍藏的秘密,只在至亲之间流转。就连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也恭敬地询问:“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 这一问,不仅展现了贾宝玉的谦逊有礼,更凸显了林家对礼仪规范的重视。

薛宝钗一进贾府,就直接称她为 “宝丫头”,于是贾府人也顺理成章地称呼她为 “宝姑娘”。这种随意的称呼方式,与林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薛家作为皇商家族,虽富有财资,但在对女子名节的重视程度上,显然与林家有着天壤之别。这一小小的称呼差异,实则是两个家族家教理念的初次碰撞。

成长中的行为差异

随着故事的发展,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差异愈发明显,而这些差异也进一步反映出了两家家教的不同。例如林黛玉在与贾宝玉一起长大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懂得男女之防。她会教导自己的丫头紫鹃:

“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 不叫和你说笑,你瞧她近来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林黛玉自己也渐渐不再给贾宝玉做任何针线活,她的这种行为,体现了林家对女子端庄自持的教育理念。在林家的家教中,女子应懂得自尊自爱,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闲话。林黛玉的言行举止,无不透露出她所受的良好教育,她的优雅、矜持,是林家家教的生动写照。

而薛宝钗则与之相反,她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巴不得与贾宝玉拉近距离。她毫无顾忌地坐在贾宝玉床头,为贾宝玉绣肚兜。她的丫头莺儿也总是非常积极地配合贾宝玉,看到贾宝玉对自己说话没有顾忌,她不仅不恼,反而还告诉贾宝玉:

“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模样儿还在其次。”

这种行为显得较为随意,也缺乏应有的矜持,在薛家的教育中,似乎并没有像林家那样强调女子的自重。薛家或许更注重的是现实的利益,这使得薛宝钗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较为功利的倾向。

居所管理的差异

林黛玉的潇湘馆,在大观园中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问题。这里宁静祥和,秩序井然。林黛玉以自己的品德和智慧,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的丫头们也都谨遵主命,行事得体。潇湘馆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争。

这得益于林家的家教,林家注重培养女子的品德能力。林黛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自然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居所,如何约束下人,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而薛宝钗的蘅芜苑,则几乎三天两头闹出点不一样的动静。不是莺儿和贾府的婆子吵起来了,就是薛家的婆子吃酒打牌,还混成了头家。这种混乱的局面,也显示出薛宝钗在管理下人方面的不足。

薛家的家教在这方面,也似乎没有给予薛宝钗足够的指导。薛家虽然富有,但在对女子的教育上,更多地侧重于商业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对女子品德能力的培养。

薛家和林家家教之所以天悬地殊,其实有着深刻的根源。林家作为书香门第,以诗书传家,注重文化修养和道德规范。林如海作为探花,对子女的教育自然是以儒家的礼仪道德为核心,强调名节、端庄、自尊自爱。

而薛家作为皇商家族,商业利益至上,在教育子女时更注重现实的利益。这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在性格、行为、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

这种家教也对两人的命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黛玉的清高、矜持,使她在贾府中显得与众不同。她虽备受贾母疼爱,但却因不善于迎合世俗,最终在命运的挣扎中香消玉殒。

而薛宝钗的圆滑、世故,让她在贾府中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她虽如愿嫁给了贾宝玉,但却未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写到最后

“宝姑娘” 和 “林姑娘” 这两个称呼的背后,是薛家和林家天悬地殊的家教。它们不仅反映了两个家族的教育观,也预示了林黛玉和薛宝钗命运走向。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3 阅读:2397
评论列表
  • 2024-11-14 14:16

    最讨厌袭人,然后是薛宝钗,两个都是茶里茶气

  • 2024-10-28 21:05

    林黛玉绝美佳人,薛宝钗世故圆滑,,,,,

  • 2024-11-07 13:50

    嘟嘴的林黛玉软萌可爱

小橘子述文化

简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