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妈妈,我的另一只拖鞋哪去了”
“自己找,你的拖鞋能在我手里吗”
“我只是问问而已,你干嘛发那么大的脾气”
“哎,你这臭丫头,还不得了了,明明是你丢三落四,把拖鞋弄丢了,你现在还有理了啊”
…
这是来自一对母女争吵,争吵的理由也是因为“一只找不到的拖鞋”
女儿觉得拖鞋找不到了,求助妈妈会更容易找到
妈妈却觉得女儿总是那么毛躁,犯了错就该自己承担,还要借此让孩子多长长记性,避免以后在同一件事情上一错再错
而多年之后,等到女孩也为人母时,她不止一次惊讶地发现:“自己成为了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有一次,她的儿子也是找不到另一只鞋了
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下,她当时就情绪暴躁起来,对着儿子就是各种抱怨指责
直到看到缩在墙角瑟瑟发抖、连话都不敢说的儿子,她才猛然醒悟:不就是丢了一只鞋,至于发那么大脾气吗
这是什么?事实上,人与人之间贯穿的就是一个词:情绪
情绪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丧心悦目,情绪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是缺陷不足
成年人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不例外
想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那就要把一些能改变暴躁的话常挂在嘴边了
比如,以下情节的9句话,每天拿出来背背,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不会再那么紧张了:01
磨蹭时
问问孩子“小队长,什么时候能xx”
有位母亲问一位智者:“我该怎么整治孩子身上的磨蹭呀,你越催孩子越慢,我都快要被逼着崩溃了”
智者告诉母亲说:“很简单,你回去把自己的孩子当成队友就行了”
母亲刚开始还不明所以然,觉得智者根本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于是,在看不到教育成效后,她再次找到智者,并指责对方是徒有虚名
为了更好理解,智者就教会母亲一句通用对答:称呼+想法=成效
学习磨蹭时,问问孩子:“小队长,什么时候能把作业写完呀,大家都等着你这个队长来了,好给我们分菜分饭呢”
出门磨蹭时,问问孩子:“我的小队长,咱们什么时候能出发呀,隔着门窗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召唤,真是等不及了”
穿衣磨蹭时,也问问孩子:“报告队长,衣服穿好了,请问你什么时候能带领我们进行下一个阶段呀”
…
久而久之,当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队长之后,磨蹭也不治而愈了
这就是角色设定的情绪稳定
你让孩子从什么都不会的弱者,变成一个领导大家的队长头领,在期待、认可、和需求性下,孩子自然会信心倍增,努力朝更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02
讲题时
安慰孩子:“不着急,告诉我哪里不懂”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对父母双双博士却培养出学渣的视频
当时,评论区有个老师的点评很有感触
他说:
“学霸不要教学渣,因为学霸根本理解不了学渣的思维,我让班里倒数第二的,去教倒数第一的,很快就能理解,并且倒数第二的那个学生,还满脸成就感,觉得他很厉害呢”
仔细想想,事实还真是这么回事
特别是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彼此之间所贯穿的无非是“无法理解”
孩子理解不了父母讲解的意思
父母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听不明白,明明那么简单”
而这个时候,与其纠结孩子“为什么不懂”,倒不如对孩子安慰说:“不着急,告诉我哪里不懂”
这就是理解式安慰的情绪稳定
任何时候,只有先充分了解孩子的短板所在,然后再针对性辅导,才能帮助孩子真正克服困难
而我们的孩子也不笨,他们也不过是缺少了被理解的内心安全感、和情绪稳定罢了
03
疲惫时
告诉孩子:“歇歇吧,状态决定着效率”
和亲戚说起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称:
“现在的孩子学习太辛苦了,高考就是他们人生的分水岭,考上了,就前途有望,考不上,以后就只有干苦力活的命了”
“像我家女儿呀,每天晚上刷题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我让她早点休息,她都不听,还总害怕会被其他同学比下去了”
“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闺女还告诉说:妈妈,我好累”
“那一次,不管能不能考上好成绩,我毅然决定请假几天,然后带女儿去玩了一直不敢坐的摩天轮”
“就因为那件事,爸爸还指责我跟女儿一样胡闹,都要考试了,还整天惦记着玩”
“可事实,好的状态决定好的结果,女儿在那一次的放松下,也如愿考出理想成绩,并且比预估成绩还高出很多”
是呀,状态决定效率
这一点,走到哪里都是适用的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但也不要忘记了:我们都是凡躯肉体,该休息就要好好休息
任何时候,孩子的平安、健康也才是重中之重~
04
打架时
问问孩子:“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应对”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二胎家庭也不例外
朋友小丽,自从生了二胎之后就没有一天安生的日子
弟弟小的时候,哥哥为了争宠喜欢没事找事
弟弟长大后,那兄弟俩基本上就是一言不合就开战,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回到家就干仗
当父母的呢,每天也是审不完的案,拉不完的架,最关键的是“不管你如何做,总有一方会指责你偏心”
然而,另外一位妈妈听说了这件事情后,她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有次遇上了两个孩子打架时,她就急中生智地拿出一叠钱、和一盒药,摆在两个孩子面前
孩子当时就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
妈妈解释说:“这钱呢,等会如果你们谁把谁打伤了,是用作上医院治伤的钱,这药呢,是待会你们俩打架时,万一把我气得发病了,是用作我治病救命的药”
尽管这位妈妈的语言过于直白,但事实上比起“不能打架”的叮嘱,孩子更需要“为什么不能打架”的理由
而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无理取闹、更不是没事找事,他们只不过是在事发时缺少了应对策略而已
所以,想要改掉情绪暴躁,那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问问孩子:“你打算如何应对”
如此,孩子才能把更多思绪用在解决问题上,也就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制造焦虑了
05
犯错时
安慰孩子:“好样的,为你的勇敢点赞”
犯错是孩子的一种成长,允许孩子犯错,更是为人父母的成长
之前就说过,堂姐是我最羡慕的对象
她的童年没有斥责、没有阴影、更没有缺爱的自卑感
印象当中,堂姐每一次犯错时,大伯母都会安慰她:
“没事,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你现在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超越了很多人”
正因如此,堂姐从小就不惧犯错,哪怕是做错了事也能坦然面对,根本就不会受事情本身的影响和束缚
长大后也是一样,即便是她自己的女儿犯了错,也乐观地安慰孩子说:“好样的,为你勇敢承认错误的行为点赞”
在情绪正能量的影响下,她也似乎就从来没有坏情绪,一家人和和睦睦不说,还成为家里的开心果,随便几句话就哄得家人哈哈大笑
这就是情绪稳定的幸福感
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更不会让身边的亲人受到情绪的伤害
06
考砸时
告诉孩子:“相信你,下次能考得更好”
有一个男孩,因为考试考砸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
妈妈看到后着急不已,虽然很想知道孩子在房间内的情况,但也没有强行砸门、威胁孩子开门
想了想,妈妈最后写了一封信,然后从门缝里把这封信递进房内
当时,信上写着:
“儿子,妈妈要告诉你,一次考试失败,说不了什么,比起外面世界的海阔天空,考场只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许你现在考砸了,但不到最后一场考试,我们仍有机会冲出重围,现在的你最需要的也是调整好状态,我们一起加油、努力,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考得更好”
果然,在妈妈信中语言的鼓励下,男孩重拾信心,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也一次比一次出色
这就是鼓励孩子的情绪稳定
你让孩子相信“他可以”,那孩子带着信念成长只会朝好的方向越来越有奔头了
07
厌学时
问问孩子:“说说吧,你接下来想干什么”
亲戚的一个女儿,下半年就要读初三了
没想到,她却趁着放暑假时间,偷偷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了火龙果色
每天顶着一头红发出现在众人眼前,周围的街坊邻居也不免议论纷纷
大家最关心的也无非是“头发染成这样,还能去上学吗”
然而,女孩第一个就站出来表明态度说:“我不要上学了”
妈妈很生气,但她也保持理智问女孩:“那好吧,如果你实在不想读书了,那你接下来打算干什么”
女孩想都没想,直接夸下海口说:“我能上班,我还能挣很多很多钱,自己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过得很好”
为了如女孩愿,妈妈特意给孩子寻得一处服务员的工作
可她上班没到三天就开始喊爹喊妈,再坚持几天后,直接求饶说:“我不想上班了,我想回去上学”
是呀,有种强硬叫做:不撞南墙不回头
对于那些心心念念都是往外界跑的孩子,无需大道理连篇,在安全范围内尊重、也允许孩子的决定
若吃得了苦,也是一种历练
若吃不了苦,有了此番经历和教训后,孩子也定然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08
委屈时
安慰孩子:“别难过,你的努力看在眼里”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父母最残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怕你”
这个话题当时争议性蛮大的
从整体的风标来看,很多家长的看法明显是:毒鸡汤
事实上,如今的孩子都早熟,他们能言善语、有自己的思想主见,自然也更容易和父母持对立状态
有这样一个八岁小男孩,他在受委屈时被爸爸狠狠地批评一顿
在委屈大哭之际,他还不忘清晰地给爸爸上一课
爸爸问:“那你的意思,是以后都不要我管了吗”
男孩哽咽地回答说:
“我不是不要你管,你可以管我,只是你不要什么都管,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你们大人上完班回来都不想说话,我们小孩子放学回家也需要放松、也需要被理解,如果你总是拿我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作比较,那不管我如何努力、也永远都比不上”
是呀,孩子是需要被理解、被认可,也需要在放松状态下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如果孩子委屈了,那一定要耐心倾听、多一些理解
告诉孩子:“别着急,你慢慢说,我听着呢”
也告诉孩子:“别难过,你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如此,孩子才能感受到爱,并带着积极乐观的正能量成长
09
说“不”时
告诉孩子:“别害怕,不喜欢就礼貌拒绝
公园里,一位妈妈正在带女儿放风筝
另一位男孩看到后,赶紧上前问女孩:“你的风筝可以给我玩会吗”
说罢,就开始上手强夺
女孩吓得瑟瑟发抖,紧握着风筝线对旁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
妈妈也赶紧安慰说:“如果你不想分享的话,你可以拒绝的”
不曾想,男孩开始发脾气,嘴里还念叨着说:“我就要,我就要”
此时,男孩妈妈也指责说:“不就是个风筝吗,给我家儿子玩一会怎么了,真是小气”
女孩妈妈不认同,直接告知对方:“风筝是我的女儿的,她是没有义务必须要跟你的儿子分享,如果你们想让我女儿分享着一起玩,那在态度上是不是要客气些呢”
讲真的,我特别羡慕女孩有这样的妈妈撑腰
想想以前,每次遇到什么事时,家里面的老爸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指责,如果我没有跟小朋友分享,也大骂我小气、让他丢人了
至今为止,每每想到此处,都会心痛不已
所以,爱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有自己做主的权利
当孩子拒绝分享被别人指责时,也要及时告诉他们:“别害怕,如果你不想分享,就礼貌性拒绝吧”
如此,孩子才能在爱的庇佑下稳定情绪,并成为情绪的主人
那么,关于能改掉情绪暴躁的一些话,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